一种电热炒茶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20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炒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热炒茶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箱,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炒锅,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撑板,所述外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使用时启动电热箱使其在底座的内部发热升高炒锅的温度,将通过两个螺杆贯穿支撑套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两端将固定板进行固定,达到适当温度后将茶叶放入炒锅的内部,并启动电机使转轴带动连接架与炒刷进行正反转,对茶叶进行自动翻炒,降低人工炒茶的工作强度,且支撑套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可对固定板以及电机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电机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电机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炒茶锅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炒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炒茶锅。

技术介绍

[0002]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

30度倾斜;现在的炒茶设备一般都是一改原始的态都改用滚筒式的大型炒茶设备。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462330U公开了一种电热炒茶锅,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方固定有一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上方设有一热筒;所述热筒表面安装有温度表和控制板;所述热筒内放置有一炒锅;所述发热装置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热筒内壁于炒锅外侧设置有隔温层。本技术的电热炒茶锅,使用时,将设备插上电源然后调节温度旋钮,观察温度表上的温度,若到达设定温度,即可开始炒茶,本设备体积小、使用方便、采用电能作为能源使得茶叶的炒制温度得以很好的掌控,并且其本身质量轻也方便移动;同时,在热筒内壁设置隔温层,使得热量能够保留,提高了炒茶时的效率,且节省了电能。
[0004]上述专利中具有很好的提高炒茶效率的效果,但是其炒茶锅不便于进行自动翻炒,易导致人工炒茶工作强度大,且不便于散发炒茶锅炒茶作业完成后的余热,因此需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炒茶锅,具有便于自动翻炒,降低人工炒茶工作强度,提升炒茶作业的便捷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热炒茶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箱,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炒锅,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撑板,所述外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炒刷。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启动电热箱使其在底座的内部发热升高炒锅的温度,将通过两个螺杆贯穿支撑套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两端将固定板进行固定,达到适当温度后将茶叶放入炒锅的内部,并启动电机使转轴带动连接架与炒刷进行正反转,对茶叶进行自动翻炒,降低人工炒茶的工作强度,且支撑套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可对固定板以及电机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炒刷与炒锅的接触位置,且便于对炒制完成后的茶叶进行收取。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均转设置有固定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连接套便于为伸缩杆提供底部支撑,且通过转
动固定杆贯穿连接套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伸缩杆的外表面,即可对升降完成后的伸缩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底座的一侧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储物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储物盒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面,从而便于为工作人员提供辅助储物空间,增加储存炒茶工具的便捷性。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滚轮安装在支撑座的底部,从而便于对底座以及炒锅进行移动,增加炒锅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灵活性。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背面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底座的内壁设置有通风网。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门对底座进行密封,从而便于在炒制完成后打开密封门,通过通风网增加气流的流通,加速底座内部的高温余热的散发。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门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门的背面均设置有隔温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密封门更便于工作人员将其打开与关闭,由于密封门具有活动开合作用,因此在密封门的背面设置隔温层在炒茶时增加密封门的密封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散发影响炒茶效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底座、电热箱、炒锅、外撑板、支撑板、连接套、伸缩杆、支撑套、螺杆、固定板、电机、转轴、连接架和炒刷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启动电热箱使其在底座的内部发热升高炒锅的温度,将通过两个螺杆贯穿支撑套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两端将固定板进行固定,达到适当温度后将茶叶放入炒锅的内部,并启动电机使转轴带动连接架与炒刷进行正反转,对茶叶进行自动翻炒,降低人工炒茶的工作强度,且支撑套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可对固定板以及电机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炒刷与炒锅的接触位置,且便于对炒制完成后的茶叶进行收取。
[0020]2、本技术,通过螺栓、储物盒、密封门、通风网和隔温层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储物盒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面,从而便于为工作人员提供辅助储物空间,增加储存炒茶工具的便捷性,通过密封门对底座进行密封,从而便于在炒制完成后打开密封门,通过通风网增加气流的流通,加速底座内部的高温余热的散发,通过两个密封门更便于工作人员将其打开与关闭,由于密封门具有活动开合作用,因此在密封门的背面设置隔温层在炒茶时增加密封门的密封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散发影响炒茶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炒刷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支撑套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2、炒锅;3、外撑板;4、支撑板;5、连接套;6、伸缩杆;7、支撑套;8、螺杆;9、固定板;10、电机;11、转轴;12、连接架;13、炒刷;14、固定杆;15、螺栓;16、储物盒;17、支撑座;18、滚轮;19、密封门;20、通风网;21、隔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图1

4,一种电热炒茶锅,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箱,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炒锅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撑板3,外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炒茶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箱,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炒锅(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撑板(3),所述外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5),所述连接套(5)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7),所述支撑套(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12),所述连接架(12)的外表面设置有炒刷(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炒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池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