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09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壳体形成有吸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吸风口和排风口形成吸油烟风道,在吸油烟风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壳体的前侧设有面板,面板上设长形的吸风口,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挡板,灶具平台上至少设置一第一加热灶具,第一加热灶具燃烧燃气形成上升的热对流,从侧挡板的下缘与灶具平台之间的流入的侧向空气补充上升的热对流,形成旋转的捕集气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在周围空气补充到热对流中时,热对流会形成一个气旋,裹挟着燃气与氧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空气向吸风口流动,避免燃气与氧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向周围扩散。生的污染物向周围扩散。生的污染物向周围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用户在厨房进行烹饪作业时,食材与油在高温的环境下混合会发出大量的污染空气,这些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污物如果被用户长期吸入,会影响用户的健康。吸油烟机就是在烹饪过程中抽吸烹饪过程中产生污染空气的设备,在用户进行烹饪作业时,吸油烟机启动,吸油烟机的吸风口处会产生一个负压区,在负压的作用下,烹饪过程产生的污染空气会被吸入吸油烟机内并被排出,可以起到清洁烹饪环境的空气,降低用户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的作用;但是在污染空气从炊具内产生并向吸油烟机的吸风口上升的过程中,污染空气会受烹饪环境中气流的影响向外逃逸,逃逸处的污染空气远离吸油烟机形成的负压区域,吸油烟机对其的抽吸力度变小,这部分污染空气会向下扩散,并在扩散到用户的口鼻对应的吸气范围内时被用户呼吸时吸入,一样会对用户的健康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设置在灶具平台上,包括壳体,壳体形成有吸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吸风口和排风口形成吸油烟风道,在吸油烟风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壳体的前侧设有面板,面板上设长形的吸风口,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挡板,侧挡板的下缘距离灶具平台的间距为5至25厘米,灶具平台上至少设置一第一加热灶具,第一加热灶具燃烧燃气形成上升的热对流,从侧挡板的下缘与灶具平台之间的流入的侧向空气补充上升的热对流,形成旋转捕集气旋。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排烟风机在吸风口处形成负压区,吸油烟机的正面的凉空气被吸引并与热对流混合后上升,进入负压区从而被排烟风机加压排出,吸风口设置在面板上,面板具有后倾倾角,后倾倾角的角度范围是25
°
至60
°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加热灶具为燃气灶,燃气灶引入燃气与周围空气中的氧气燃烧形成上升的热对流,热对流与侧向空气和吸油烟机的正面的凉空气从外部混合,形成旋转捕集气旋。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加热灶具产生的火焰为大致圆锥形,并产生由圆锥形外侧面向外散逸的污染空气,旋转捕集气旋旋转向上进入负压区从而被排烟风机加压排出。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具有第二加热灶具,在第二加热灶具与第一加热灶具之间存在间隙,吸油烟机的正面的凉空气通过间隙分别进入第一加热灶具和第二加热灶具并形成的上升气流,从而加大旋转捕集气旋的气流量和增加气流的转速。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风幕组件,风幕组件包括设于面板的上底
面的长条型诱导风口,诱导风口与吸风口平行设置,诱导风口为左右两段,其宽度小于吸风口的宽度,诱导风口的长度的总和为吸风口的长度的30%至90%。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风幕组件还包括诱导风机,诱导风机具有格栅形成向下排风的诱导出风口,并形成向下排出的诱导风,诱导风到达旋转捕集气旋的尾段,诱导风口出风速度范围为1.5米至12米每秒。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排烟风机为直流变频风机,排烟风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内设置有比较模块,根据其当前运行状况,以及与预设的该状况对应的空气质量目标值与实际检测的空气质量值进行对比,从而调节排烟风机的转速。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吸油烟机还具有PM2.5检测装置,PM2.5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烹饪环境的空气中的PM2.5,将PM2.5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用于与空气质量的目标值进行对比,以使控制器调节排烟风机的转速。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目标值由小到大依次包括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当PM2.5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大于第一值时,开启吸油烟机;当PM2.5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大于第二值时,调整排烟风机的转速的加权值,当PM2.5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大于第三值时,则排烟风机按照最高档运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在燃气燃烧消耗周围空气中的氧气时,第一加热灶具周围的空气会向第一加热灶具周围补充,并混入热对流中和热对流一起向吸风口处移动,在周围空气补充到热对流中时,热对流会形成一个气旋,同时由于地球转动等外部因素,上升的热对流会发生一定的转动,在气旋转动着向吸风口处流动时,燃气与氧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空气会在被周围空气裹挟着混入气旋并随气旋一起向吸风口流动,避免燃气与氧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向周围扩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的剖面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的壳体的爆炸图;
[0018]图中:1.壳体、11.面板、111.吸风口、112.诱导风口、12.侧挡板、13.电控腔、2.排烟风机、3.诱导风机
[0019]本技术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
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公开了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设置在灶具平台上,包括壳体1,壳体1形成由吸风口111和排风口,连通吸风口111和排风口形成吸油烟风道,在吸油烟风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2,壳体1的前侧设有面板11,面板11上设长形的吸风口111,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设置在灶具平台上,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有吸风口(111)和排风口,连通所述吸风口(111)和所述排风口形成吸油烟风道,在所述吸油烟风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有面板(11),所述面板(11)上设长形的所述吸风口(111),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挡板(12),所述侧挡板(12)的下缘距离灶具平台的间距为5至25厘米,所述灶具平台上至少设置一第一加热灶具,所述第一加热灶具燃烧燃气形成上升的热对流,从所述侧挡板(12)的下缘与所述灶具平台之间的流入的侧向空气补充所述上升的热对流,形成旋转捕集气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风机(2)在所述吸风口(111)处形成负压区,所述吸风口(111)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面板(11)具有后倾倾角,所述后倾倾角的角度范围是25
°
至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灶具为燃气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加热灶具,在所述第二加热灶具与所述第一加热灶具之间存在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捕集气旋的吸油烟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陈余恩岑振宙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澄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