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85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喂料研磨:将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粉末进行搅拌研磨获得喂料颗粒;步骤二,将喂料颗粒加入至压力成形机内,在加压和加温状态下挤压注入至模具中,并冷却形成第一坯体;步骤三,排胶脱脂:通过气流、介质、加热使得第一坯体形成第二坯体;步骤四,控制与压力烧结:对第二坯体进行高温脱脂和压力控制烧结,生成第三坯体;步骤五,冷加工,对第三坯体进行修饰抛光获得第四坯体;步骤六,钢化处理,对第四坯体进行加温、急冷钢化获得最终制品,该方法能够始快速有效的制作大量的模造硅酸盐制品并解决习用技术的困扰。习用技术的困扰。习用技术的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酸盐是以一种无机材料,广义的硅酸盐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包含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且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大多数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原料。提纯之后的硅酸盐制品和材料,也就是现市面上常用的各种玻璃,玻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业、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主要在于透明可视是其最大优点,对于潮湿、脏污、酸碱的抵抗更是各种材料中的翘楚。
[0003]现有硅酸盐材料产品的制程,可以大略分为两种,分别描述如下:
[0004]1、半熔融态加工制程,硅酸盐具有近高温熔点时软化,当高温熔化后仍具有高度的粘性之液体,随熔体的过热温度越高,熔体会降低粘度,因此在某个硅酸盐成分的熔点(Tm)之80%即可对其进行加工包含挤压、弯曲扭转与剪切等作业,如果使用适当的耐高温模具包含钢铁、石墨等,可以有效地进行塑型加工,在冷却到常温后进行后续的抛光处理,这是目前硅酸盐制品的主要方式,受到作业高温高的限制,模具寿命低,产品形状也不能太过于复杂。不过这项的作法只能加工比较低温的高杂质硅酸盐产品,对于高纯度的硅酸盐就无法制作太复杂的形状。
[0005]半熔融方式还有一种是吹气成形,也就是吹瓶方式,包含现代的有机玻璃也都是仿效古法硅酸盐材料的吹瓶工艺,将适当的熔融料坯放入模具中并予以吹气行成中空形状的最终制品。
[0006]2、固态冷加工制程,以硬质合金甚至是红宝石刀具直接以铣削方式进行减材加工,切割的工具必须以高速旋转的研磨方式移除硅酸盐材料,配合大量的水或是特别的冷却液来降温硅酸盐材料协助切削的进行。由于硅酸盐材料硬度很高容易碎裂,因此冷加工的效率是非常的缓慢。冷加工可以精准的控制产品尺寸,比较适合少量的材料移除。
[0007]基于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无法有效率的提升加工效率,高温制程容易损伤模具、硅酸盐的材料种类也因加工温度受到限制,冷加工容易损伤刀具,无法在短时间大量制造硅酸盐制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始快速有效的制作大量的模造硅酸盐制品并解决习用技术的困扰。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喂料研磨:将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粉末进行搅拌研磨获得喂料颗粒;
[0011]步骤二,加压成型:将喂料颗粒加入至压力成形机内,在加压和加温状态下挤压注
入至模具中,并冷却形成第一坯体;
[0012]步骤三,排胶脱脂:通过气流、介质、加热使得第一坯体形成第二坯体;
[0013]步骤四,控制与压力烧结:对第二坯体进行高温脱脂和压力控制烧结,生成第三坯体;
[0014]步骤五,冷加工,对第三坯体进行修饰抛光获得第四坯体;
[0015]步骤六,钢化处理,对第四坯体进行加温、急冷钢化获得制品。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有:
[0017]通过调控温度和搅拌使得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混合成喂料团;
[0018]将冷却后的喂料团粉碎成小块喂料;
[0019]对小块喂料进行滚动研磨、筛分获得球状的喂料颗粒。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数种粘结剂包括有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高温活化剂、骨架剂、捕粉填充剂、添加剂。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的重量占比为1%~5%;
[0022]所述高温活化剂的重量占比为1%~5%;
[0023]所述骨架剂的重量占比为5%~40%;
[0024]所述捕粉填充剂的重量占比为50%~93%;
[0025]所述添加剂的重量占比为0.2%~2%;
[0026]其中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高温活化剂、骨架剂、捕粉填充剂、添加剂的重量占比之和为100%。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复数种粘结剂体积占比为32%~65%;
[0028]所述硅酸盐粉末体积占比为68%~35%。
[002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控温度由110℃逐渐升温到不超过200℃,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30R.P.M。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有
[0031]将喂料颗粒放置于压力成形机内;
[0032]设定加压压力和加温温度;
[0033]使得挤压物通过毛细管,以每10分钟至少流出250g的速度注入至模具中。
[003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压力为21.6Kg,所述加温温度为190℃,所述毛细管的直径为2mm。
[003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有加入草酸加热至脱脂温度;
[0036]所述脱脂温度为90℃~200℃。
[003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有进行分段高温脱脂和压力控制烧结;
[0038]第一阶段为0℃~550℃以内的负压升温脱脂;
[0039]第二阶段为500℃~650℃以内的真空除碳;
[0040]第三阶段为600℃~1500℃可控分压烧结以及压力烧结。
[004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模造方式将硅酸盐粉末喂料与以注射成形后或得白坯,后经脱脂获得黄坯,然后在对黄坯进行烧结与压力去孔后获得透明坯,最终对透明坯进行后处理精整尺寸、研磨、抛光后,以钢化处理得到对应制品。
[0042]由此可以在同时制备多个制品,也可以根据模具的不同,也可以同时制备多个不同的制品,可操作性高,操作方便,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0043]由此可以快速有效的制作大量的模造硅酸盐制品并解决习用技术的困扰。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方法示意图;
[0045]图2为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7]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48]前期材料准备阶段,准备复数种粘结剂(液体、颗粒固体)与硅酸盐粉末(0.5~70μm固体)材料。
[0049]步骤一,喂料研磨:将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粉末通过搅拌研磨获得喂料颗粒;
[0050]步骤二,加压成型: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喂料研磨:将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粉末进行搅拌研磨获得喂料颗粒;步骤二,加压成型:将喂料颗粒加入至压力成形机内,在加压和加温状态下挤压注入至模具中,并冷却形成第一坯体;步骤三,排胶脱脂:通过气流、介质、加热使得第一坯体形成第二坯体;步骤四,控制与压力烧结:对第二坯体进行高温脱脂和压力控制烧结,生成第三坯体;步骤五,冷加工,对第三坯体进行修饰抛光获得第四坯体;步骤六,钢化处理,对第四坯体进行加温、急冷钢化获得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有:通过调控温度和搅拌使得复数种粘结剂和硅酸盐混合成喂料团;将冷却后的喂料团粉碎成小块喂料;对小块喂料进行滚动研磨、筛分获得球状的喂料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复数种粘结剂包括有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高温活化剂、骨架剂、捕粉填充剂、添加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造硅酸盐粉末制品成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的重量占比为1%~5%;所述高温活化剂的重量占比为1%~5%;所述骨架剂的重量占比为5%~40%;所述捕粉填充剂的重量占比为50%~93%;所述添加剂的重量占比为0.2%~2%;其中低熔点润滑剂与活化剂、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四立崔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元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