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82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H型支柱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在H型支柱上呈上下排布;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弧形垫块及弹性压板,弹性压板呈逗号形状,弹性压板一侧与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顶面相切,另一侧与弧形垫块相切;弧形垫块外侧为平面,内侧为弧面,弧形垫块的弧面半径与弹性压板外侧弧面一致,弹性压板与弧形垫块构成组合,通过调整弹性压板的角度适应不同的夹持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弹性压板和弧面垫块,既提供了足够的夹紧力,又能适应各种H型支柱的不同翼板厚度,且简洁美观,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太阳能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板支架用于支撑太阳能板,同时使其产生一定的倾角,以便于更好的吸收阳光,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电气化铁路沿线布置了很多用于监测系统状态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绝缘子等,这些智能装备均需要电源供应,太阳能板以其功率大、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重要的电源设备。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850382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便于安装和调节的太阳能板支架;该支架在使用时,通过工作人员将太阳能板固定在支架主体上,然后再推动转把通过锥齿轮驱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通过和活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活动块进行移动,活动块在进行移动的同时将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支撑杆进行移动,此时支架主体将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进行移动,自身角度发生改变,即实现对支架主体倾斜角度的调整;由于该支架未设置对太阳能板进行夹紧的部件,在对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很容易对太阳能板造成损坏,另外该支架长宽方向不能调整,仅适用于尺寸固定的太阳能板。
[0004]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18562754 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H型钢柱固定卡座,该卡座包括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前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转动板,焊接板左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栓,转动板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板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结构虽然解决了适用于不同截面H型钢柱的问题,单机构过于复杂,且刚度不足,容易滑落。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既能夹紧不同长宽的太阳能板,又能避免其损伤,角度可调,且适用于电气化铁路H型钢柱的太阳能板支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H型支柱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在H型支柱上呈上下排布;
[0008]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弧形垫块及弹性压板,弹性压板呈逗号形状,弹性压板一侧与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顶面相切,另一侧与弧形垫块相切;弧形垫块外侧为平面,内侧为弧面,弧形垫块的弧面半径与弹性压板外侧弧面一致,弹性压板与弧形垫块构成组合,通过调整弹性压板的角度适应不同的夹持厚度;
[0009]所述第一固定杆上铰接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上安装
双耳调角块,端部为双耳,双耳调角块在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上位置可调;
[001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双耳调角块、第二固定杆铰接。
[0011]还包括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之间。
[0012]所述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采用C型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方头螺栓安装Z形压块,所述Z形压块实现对夹紧固定太阳能板的夹紧固定。
[0013]所述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上设置等间距固定孔,通过方头螺栓和安装杆连接固定。
[0014]所述弧形垫块外侧为平面结构,所述调整机构通过方头螺栓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平面结构使方头螺栓轴向力垂直于紧固面,防止受弯破坏。
[0015]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单耳,与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的双耳构成铰接结构,采用销钉为铰接轴。
[0016]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两个双耳,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单耳构成铰接结构,采用销钉为铰接轴。
[0017]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带孔单耳。
[0018]所述双耳调角块端部为双耳。
[0019]所述双耳调角块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位置可调,调整支架角度。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压板和弧面垫块,既提供了足够的夹紧力,又能适应各种H型支柱的不同翼板厚度,且简洁美观,施工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杆采用C型结构,可以灵活调整,适应不同长宽的太阳能板;采用Z形压块多点固定,防止损伤太阳能板;双耳调角块在固定杆中位置可调,带动支撑杆角度,实现了太阳板角度可调,提高功效。
附图说明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将太阳能板在H型钢柱上安装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的角度姿态调整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的角度姿态调整示意图;
[0027]图5是第一固定杆和H型钢柱以及与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局部连接详图;
[0028]图6是第二固定杆和H型钢柱以及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局部连接详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双耳调节块安装详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在不同翼板厚度H型钢柱上安装调整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在不同翼板厚度H型钢柱上安装调整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的两端均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H型支柱(19)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在H型支柱(19)上呈上下排布;
[0036]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弧形垫块(11)及弹性压板(10),弹性压板(10)呈逗号形状,弹性压板一侧与第一固定杆(1)或第二固定杆(2)顶面相切,另一侧与弧形垫块相切;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的两端均通过调整机构安装在H型支柱(19)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在H型支柱(19)上呈上下排布;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弧形垫块(11)及弹性压板(10),弹性压板(10)呈逗号形状,弹性压板一侧与第一固定杆(1)或第二固定杆(2)顶面相切,另一侧与弧形垫块相切;弧形垫块外侧为平面,内侧为弧面,弧形垫块的弧面半径与弹性压板外侧弧面一致,弹性压板与弧形垫块构成组合,通过调整弹性压板的角度适应不同的夹持厚度;所述第一固定杆(1)上铰接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上安装双耳调角块(13),端部为双耳(13a),双耳调角块(13)在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上位置可调;还包括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的两端分别与双耳调角块(13)、第二固定杆(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智能装备用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采用C型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杆(3)、第四固定杆(4)的两端通过方头螺栓安装Z形压块(12),所述Z形压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凌青何常红古晓东王国梁王圣昆罗健邓洪周敏晋壮壮陈伟张琦王建东李方安郭晓霏李文豪王蓓杨凡刘浅李丹丹邓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