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包括底部支架和茶叶烘斗,底部支架的内部开设有热风通道,热风通道上方的底部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导风管的顶部配设有导风口盖板,底部支架的顶部还平稳放置有烘箱,烘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焙平台,底部支架的尾部还固定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上安设有调风开关,茶叶烘斗的下部与导风管的上部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设的烘焙平台和烘箱,能够对茶叶量稍大时的茶叶进行烘焙作业,通过配设的茶叶烘斗,能够对茶叶量不是很大时的茶叶进行烘焙,能够使得该烘床茶叶机特别适合于茶叶量不是特别大的制茶作业,功能灵活多变,能够弥补大型茶叶机的不足。型茶叶机的不足。型茶叶机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
[0001]本技术属于烘床茶叶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
‑
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或烘焙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烘床茶叶机,市面上现有的烘床茶叶机虽然能够满足对茶叶的烘焙,但是其在使用时适合茶叶量较大的情况,当需要烘焙的茶凉量不是很大时,就会造成过量的能源消耗,增加制茶的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本技术为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包括底部支架和茶叶烘斗,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开设有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上方的底部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顶部配设有导风口盖板,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还平稳放置有烘箱,所述烘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焙平台,所述底部支架的尾部还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安设有调风开关,所述茶叶烘斗的下部与导风管的上部配合设置。
[0005]优选的,所述热风通道周侧的底部支架中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烘箱的内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0006]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内部的热风通道并排设置有两条,所述底部支架尾部的进风管也相应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进风管分别与两条所述热风通道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顶部的导风管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导风管并排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导风管分别与两条所述热风通道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烘焙平台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开设有通风小孔,所述烘焙平台的前端还设置有出茶端。
[0009]优选的,所述茶叶烘斗的内侧的茶叶盛放平台上也均匀开设有通风小孔,且茶叶烘斗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把手。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通过配设的烘焙平台和烘箱,能够对茶叶量稍大时的茶叶进行烘焙作业,通过配设的茶叶烘斗,能够对茶叶量不是很大时的茶叶进行烘焙,通过两种茶叶烘焙方式,能够使得该烘床茶叶机特别适合于茶叶量不是特别大的制茶作业,功能灵活多变,使用时也非常的方便,能够弥补大型茶叶机的不足,有效的减少制茶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的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使用茶叶烘斗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底部支架;2、热风通道;3、导风管;4、导风口盖板;5、烘焙平台;51、出茶端;6、烘箱;7、进风管;8、调风开关;9、保温层;10、茶叶烘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包括底部支架1和茶叶烘斗10,底部支架1的内部开设有热风通道2,热风通道2上方的底部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3,导风管3的顶部配设有导风口盖板4,底部支架1的顶部还平稳放置有烘箱6,热风通道2周侧的底部支架1中固定连接有保温层9,烘箱6的内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保温层9,通过设置的保温层9,能够提高热风通道2与烘箱6的保温能力,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更加的节能,烘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焙平台5,烘焙平台5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开设有通风小孔,烘焙平台5的前端还设置有出茶端51,底部支架1的尾部还固定连接有进风管7,进风管7上安设有调风开关8,通过设置的调风开关8能够对进风管7的风量进行调节。
[0021]使用该烘床茶叶机烘焙茶叶时主要是针对茶叶量稍大的茶叶进行烘干或者烘焙,首先将导风口盖板4从导风管3的顶部取下,接着通过进风管7向热风通道2的内部导入热风,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调风开关8对热风的风量进行调节,进入热风通道2中的热风能够通过导风管3向上进入烘箱6中,此时进入烘箱6中的热风能够通过烘焙平台5底部的通风小孔吹向烘焙平台5中的茶叶,对烘焙平台5中的茶叶进行烘干或者烘焙,待茶叶烘干结束后,可将烘焙平台5中的茶叶从出茶端51处导出。
[0022]进一步地,茶叶烘斗10的下部与导风管3的上部配合设置,茶叶烘斗10的内侧的茶叶盛放平台上也均匀开设有通风小孔,且茶叶烘斗10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把手,底部支架1内部的热风通道2并排设置有两条,底部支架1尾部的进风管7也相应设置有两处,两处进风管7分别与两条热风通道2配合,通过设置的两条热风通道2,底部支架1顶部的导风管3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八个,八个导风管3并排分为两组,两组导风管3分别与两条热风通道2连通,两条热风通道2的设置,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性通入单条热风通道2或者两条热风通道2同时通入热风,还能够在某个导风管3不需要打开时,通过导风口盖板4进行封盖,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
[0023]在使用该烘床茶叶机烘焙茶叶时茶叶量不是很大时,可将烘箱6连同烘焙平台5一
同从底部支架1的顶部取下,并根据茶叶量将一定数量的茶叶烘斗10放置在导风管3上,将未放置茶叶烘斗10的导风管3的顶部利用导风口盖板4进行封盖,接着可通过进风管7向热风通道2的内部通入热风,进入热风通道2中的热风能够通过导风管3进入茶叶烘斗10的底部,并通过茶叶烘斗10上的通风小孔进入茶叶烘斗10中,对茶叶烘斗10中的茶叶进行烘焙,在此过程中,当茶叶烘斗10的使用数量为四个时,可单独选择对单条热风通道2中进行通入热风,更加的灵活和节能。
[00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包括底部支架(1)和茶叶烘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内部开设有热风通道(2),所述热风通道(2)上方的底部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3),所述导风管(3)的顶部配设有导风口盖板(4),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部还平稳放置有烘箱(6),所述烘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焙平台(5),所述底部支架(1)的尾部还固定连接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上安设有调风开关(8),所述茶叶烘斗(10)的下部与导风管(3)的上部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通道(2)周侧的底部支架(1)中固定连接有保温层(9),所述烘箱(6)的内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保温层(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烘床茶叶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均,陈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双木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