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47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涉及到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伴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和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将低压的氮气过滤、增压后送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将增压后的氮气加热,加热后的氮气先送至各个伴热用户,后返回过滤增压系统的进口实现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不仅能够防止伴热管线泄漏,使装置平稳安全地生产,同时该伴热系统使用前不需要排凝暖管,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伴热
,尤其涉及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各大石油加工或化工生产装置中,由于环境温度和装置生产工艺介质的影响,管道伴热是各类生产装置必不可少的辅助部分。
[0003]现有的生产装置大部分直接使用装置内自产蒸汽或者凝结水作为伴热介质,使伴热介质经过伴热管线给各易冻凝的管道设备及仪表提供热量从而防止发生冻凝。但是装置内自产蒸汽和凝结水在一定程度上水质较差,而伴热管线又比较细小,随着伴热管线长时间使用,极易使伴热管线产生腐蚀,进而引发伴热管线的泄漏,造成易冻管道设备及仪表冻凝,危害装置平稳安全操作和生产,增加装置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自产蒸汽和凝结水作为伴热介质容易使伴热管线泄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不仅能够防止伴热管线泄漏,使装置平稳安全地生产,同时该伴热系统使用前不需要排凝暖管,效率更高。
[0005]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包括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和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将低压的氮气过滤、增压后送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将增压后的氮气加热,加热后的氮气先送至各个伴热用户,后返回过滤增压系统的进口实现循环。
[0007]优选的,所述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包括过滤器和气体增压阀;气体增压阀设置在过滤器的出气管上;低压的氮气先进入过滤器中过滤,再通过气体增压阀增压后进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不仅能够将氮气中的杂质过滤,同时通过给氮气增压实现供给氮气压力稳定并提供氮气循环所需的动力。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进气管上还设有止回阀,用于防止氮气回流。
[0009]优选的,所述氮气过滤增压系统还包括视窗和密闭排凝线,视窗设置在过滤器的出气管上,用于观察过滤后的氮气是否带液;密闭排凝线与过滤器内腔连通,用于排出液体。
[0010]优选的,所述氮气过滤增压系统还包括密闭放空线,密闭放空线与过滤器的内腔连通,用于泄压或置换过滤器内的气体。
[0011]优选的,所述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热媒介质;所述热媒介质为生产装置的自产蒸汽或自产凝结水;热媒介质通过管线进入换热器的热媒进口,再从换热器的热媒出口返回生产装置;增压后的氮气进入换热器与热媒介质换热后进入各伴热用户,各伴热用户使用后返回氮气过滤增压系统的进口实现循环;通过利用生产装置自产的蒸汽或凝
结水作为换热器的热媒介质,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进而节省能源。
[0012]优选的,所述氮气换热循环系统还包括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换热器与各伴热用户之间,并与换热器出口以及各伴热用户连接,过滤器的出口通过旁路管线与加热器连接;当换热器无法正常使用时,可直接通过加热器对氮气进行加热。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使用氮气作为伴热介质,通过给氮气过滤、增压,以及加热,给各大石油加工或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各个设备提供热量,防止其发生冻凝;相较于传统的使用生产装置自产的蒸汽或冷凝水作为伴热介质的方式,本技术可直接向管线内加入氮气,不需要提前排凝暖管,能够节省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伴热效率;同时,不易使管线腐蚀,从而防止管线泄漏,使伴热系统使用更加安全平稳,能够节省维修成本。
[0015](2)为进一步有效利用资源,本技术使用完的氮气可直接返回至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实现氮气的回收再利用;同时,本技术还将生产装置自身产生的蒸汽或者凝结水作为热媒介质,对氮气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进而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氮气;2、止回阀;3、密闭放空线;4、过滤器;5、视窗;6、密闭排凝线;7、气体增压阀;8、伴热用户线;9、循环管线;10、加热器;11、热媒介质;12、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包括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和氮气换热循环系统。
[0019]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包括过滤器4、气体增压阀7、止回阀2、视窗5、密闭排凝线6以及密闭放空线3;气体增压阀7设置在过滤器4的出气管上;止回阀2优选为旋启式止回阀,其设置在过滤器4的进气管上,用于防止氮气1回流;视窗5为玻璃视窗,其设置在过滤器4的的出气管上,用于观察过滤后的氮气1是否带液;密闭排凝线6设置在过滤器4底部,并与过滤器4内腔连通,用于排出液体;密闭放空线3设置在过滤器顶部,并与过滤器4的内腔连通,用于泄压或置换过滤器4内的气体。
[0020]低压的氮气1经过旋启式止回阀2进入过滤器4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氮气1从出气管流经视窗5,操作者可通过视窗5观察氮气1的状态,若氮气带液,则打开密闭排凝线6将液体排出;若需要泄压或者置换气体,则打开密闭放空线3;经过视窗5后的氮气1通过气体增压阀7增压后进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将氮气1中的杂质过滤,同时通过给氮气1增压实现供给氮气压力稳定并提供氮气循环所需的动力。
[0021]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12、热媒介质11和加热器10;换热器12优选为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器10优选为电加热器,加热器10的进口通过第一旁路管线连接过滤器4的出气管,加热器10的出口通过伴热用户线8连接各个伴热用户;换热器12的冷媒进口连接过滤器4的出气管,换热器12的冷媒出口通过第二旁路管线连接伴热用户线8;热媒介质11为生产装置的自产蒸汽或自产凝结水,通过利用装置自产的蒸汽或凝结水作为热媒介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进而节省能源;热媒介质11通过管线进入换热器12的热媒进口,再从换热器
12的热媒出口返回生产装置;经过氮气过滤增压系统过滤、增压后的氮气1经过换热器12的冷媒进口进入换热器12内与热媒介质11换热,换热后的氮气经过第二旁路管线连接伴热用户线8,从而给各伴热用户提供热量,各伴热用户使用后的氮气1再通过循环管线9返回氮气过滤增压系统的进口实现循环。
[0022]若列管式换热器12出现故障或者其他需要切出的情况时,经过氮气过滤增压系统过滤增压的氮气1可从第一旁路管线直接进入加热器10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氮气1再通过伴热用户线8给各伴热用户提供热量。换热器12与加热器10二者均可单独工作为伴热用户提供热量,二者互为备用关系,使用伴热系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其一,能够提高伴热系统的使用稳定性。
[0023]相较于传统的使用生产装置自产的蒸汽或冷凝水作为伴热介质的伴热系统,本实施例可直接向管线内加入氮气,不需要提前排凝暖管,能够节省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伴热效率;同时,使用氮气不易使管线腐蚀,从而防止管线泄漏,使伴热系统使用更加安全平稳,能够节省维修成本;而且使用完的氮气可直接返回至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实现氮气的回收再利用,可进一步节省能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和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将低压的氮气(1)过滤、增压后送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氮气换热循环系统将增压后的氮气(1)加热,加热后的氮气(1)先送至各个伴热用户,后返回过滤增压系统的进口实现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过滤增压系统包括过滤器(4)和气体增压阀(7);气体增压阀(7)设置在过滤器(4)的出气管上;低压的氮气(1)先进入过滤器(4)中过滤,再通过气体增压阀(7)增压后进入氮气换热循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的进气管上还设有止回阀(2),用于防止氮气(1)回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伴热管线泄漏高效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过滤增压系统还包括视窗(5)和密闭排凝线(6),视窗(5)设置在过滤器(4)的出气管上,用于观察过滤后的氮气(1)是否带液;密闭排凝线(6)与过滤器(4)内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来刘捷刘祖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