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444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其特征是:a.在准备种植茯苓地块旁选地势平坦处,挖深为40cm~50cm的坑,在坑内均匀喷洒浓度为0.5~2%的茶籽饼液对昆虫进行驱避;b.选用直径为1~3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5~10cm长;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12cm,原种的每层厚度2~3cm,松木条共铺四层,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15cm;d.地温稳定在8~20℃,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推进茯苓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方法一般由松木屑或松木片装入瓶或袋装,并经过灭菌处 理后接入原种生产而成。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在室内进行,并需要配备灭菌设备,前期投资较 大,生产过程复杂,要求的技术较高,并且制作和转移菌种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由此生产 成本较高,给规模化生产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存在投资较大、技术复杂和生产成 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投资少,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的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a.在准备种植茯苳地块旁选地势平坦处,挖深为40cm 50cm的坑,在坑内均匀喷 洒浓度为0. 5 2%的茶籽饼液对昆虫进行驱避。 b.选用直径为1 3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5 10cm长。 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松木屑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 12cm,松木屑原种的每层厚度2 3cm,松木条共铺四层,松木屑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 15cm。 d.地温稳定在8 20°C , 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 本专利技术茯苳栽培种是在种植茯苳地块旁生产,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茯苳栽培种的生产成本,可以推进茯苓的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a.在准备种植茯苳的野外林地选地势平坦处,挖一个长宽高40cm 50cm的坑,在 坑内均匀喷洒浓度为1%的茶籽饼液0. 1L来对昆虫进行驱避。 b.选用直径为2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8cm长。 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松木屑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cm,松木屑原种的每层厚度2cm,松木条共铺四层,松木屑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cm。 d.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地温稳定在8 2(TC,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接种时把长满菌丝的松枝条放进用斧子砍好空隙的菌材即可。权利要求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其特征是a.在准备种植茯苓地块旁选地势平坦处,挖深为40cm~50cm的坑,在坑内均匀喷洒浓度为0.5~2%的茶籽饼液对昆虫进行驱避;b.选用直径为1~3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5~10cm长;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松木屑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12cm,松木屑原种的每层厚度2~3cm,松木条共铺四层,松木屑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15cm;d.地温稳定在8~20℃,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其特征是a.在准备种植茯苓地块旁选地势平坦处,挖深为40cm~50cm的坑,在坑内均匀喷洒浓度为0.5~2%的茶籽饼液对昆虫进行驱避;b.选用直径为1~3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5~10cm长;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12cm,原种的每层厚度2~3cm,松木条共铺四层,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15cm;d.地温稳定在8~20℃,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推进茯苓的规模化生产。文档编号A01G1/04GK101695256SQ20091009508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侯志江, 徐中志, 戚淑威, 王泽清, 程远辉, 赵琪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茯苓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其特征是:    a.在准备种植茯苓地块旁选地势平坦处,挖深为40cm~50cm的坑,在坑内均匀喷洒浓度为0.5~2%的茶籽饼液对昆虫进行驱避;    b.选用直径为1~3cm新鲜偏干松木侧枝,截成5~10cm长;c.坑内底部和四周贴防水塑料布,加工好的松木条和松木屑原种从下往上依次顺序按层铺放在坑内,松木条每层厚度为10~12cm,松木屑原种的每层厚度2~3cm,松木条共铺四层,松木屑原种共撒三层,铺完后上层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盖土,盖土厚度10~15cm;    d.地温稳定在8~20℃,一个月后松木条长满菌丝即可取出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志侯志江程远辉戚淑威赵琪王泽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