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管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44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描述了一种装配到流体系统的塑料管的管件装置(100),该装置包括管件主体(1),管件主体(1)具有与系统的部件联接的联接部(2)和构造成容纳塑料管的端部(4)的管状部(3)。管件主体(1)是一体获得的,或者是通过联接部(2)和管状部(3)之间的永久型连接获得的。该装置还包括套管元件(14),套管元件(14)设置在管状部(3)中并且构造成当被插入管状部(4)中时被塑料管的端部(4)包围。管件主体(1)的管状部(3)是可塑性变形的,以在压力作用下减少其径向延伸并将塑料管端部(4)压到套管元件(14)上。伸并将塑料管端部(4)压到套管元件(14)上。伸并将塑料管端部(4)压到套管元件(14)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接管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接管件(press fittings),其用于联接到可用于管道系统或用于运输气体燃料的类型的塑料材料(例如多层型)的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已知若干类型的压接管件用于塑料管道,它们虽然具有不同的构造,但都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图1的压接管件包括管件主体200,管件主体200包括用于连接到管道系统的部件的联接部201(具有阳螺纹)和插入部202。
[0003]插入部202用于插入待连接的管道(未示出)内部,并且金属套管203通过用合适的钳口获得的冷变形压紧在该管道上。插入部202设置有密封环204,该密封环204接触套在插入部202上的管。此外,还设置有匹配构件205,其用于正确定位金属套管203的压紧钳口。
[0004]图1中的压接管件为“直”型,但也可采用其他构造(例如,弯曲成45
°
、90
°
或T形)。已知类型的压接管件的一些可能构造显示在本申请人的2020年10月的产品目录中,并且涉及RM系列多销压接管件:https://static.giacomini.com/giacomini.com/catalog/technical_documen tation/patent/RM

FITTINGS.pdf.
[0005]申请人注意到,在如图1所示的压接管件中,插入部202的内径明显小于其插入的管道的直径。此外,这种类型的管件的安装流程通常在将管道端部装配到插入部202之前需要对管道端部进行准备工作(扩口和校准),这是非常繁重的。
[0006]此外,在安装过程中使用润滑剂或者选择环形垫圈204要插入的凹槽的特定形状或垫圈本身的特定形状都不能消除在管道装配期间切割到这种垫圈的风险。对垫圈204的损坏可导致流体泄漏到外部。
[0007]文献US

A

6866302描述了安装在用于输送氢气、空调制冷剂或汽车燃料的软管上的金属管件。该软管具有由波纹金属管和橡胶或树脂层形成的主体管。
[0008]文献DE

A

20212772U1描述了一种包括管件的可压连接,在该管件上具有套管形式的第一可压部分和第二可压部分。在这些可压部分之间设置有在其中插了密封环的轴环。
[0009]文献US

A

2250286涉及一种管件,该管件用于织物、橡胶和可能具有金属衬里的管道,并且描述了用于围绕管道并具有轴环的套管,该轴环容纳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申请人注意到,用于塑料管(单层或多层)的传统压接管件在流体流量和流体向外泄漏的安全性方面具有局限性。
[0011]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的压接类型的管件装置,该管件装置至少部分克服了已知类型的管件在管件中的流体流量方面和流体向外泄漏的安全性方面的限制。
[001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管件装置以及由从属权利要
求2

14所描述的其特定实施例。
[0013]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15所限定的流体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16和17所限定的其特定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可以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被更好地理解,在该详细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表示一些优选和非限制形式的实施例,其中:
[0015]‑
图1显示了已知类型的压接管件的纵向截面;
[0016]‑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件装置的示例的纵向截面;
[0017]‑
图3显示了类似于图2的管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8]‑
图4显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有关的管件装置的示例的纵向截面;
[0019]‑
图5显示了类似于图4的管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0]‑
图6显示了已组装的图4所示装置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说明书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各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
[0022]图2和图3显示了装配到塑料管的管件装置100的示例。管件装置100是“压接”类型,并且可用于流体系统,如典型的管道系统(例如,冷却水、加热水和生活用水)或气体燃料输送系统,以将塑料管的一端4与系统的另一部件(未示出)机械连接和流体连接。
[0023]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塑料管”是指由一层或多层塑料材料(例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制成的管,层之间可选地设置有胶层或粘合剂层,以及由多层塑料(例如,交联聚乙烯)、一层或多层金属材料(例如铝)和粘合层(例如胶层)形成的多层塑料管。特别地,多层管具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外层。此外,在这种管中,最内层,即与流体接触的层,由塑料材料制成。在多层塑料管中,可以使用的金属层位于塑料层内部。用于塑料管的材料类型的一些例子有:PEX(交联聚乙烯);PEX

Al

PEX(具有铝层的交联聚乙烯);PB(聚丁烯);PER

T(多层聚乙烯)。优选地,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塑料管是光滑型的,即不是波纹型的。
[0024]回到管件装置100,其包括具有联接部2和管状部3的管件主体1。联接部2构造成与系统的部件(未示出)机械联接,同时还允许与所述部件流体联接。例如,这种部件可以是另一个联接装置、金属管、泵或锅炉的入口或出口、截止阀等。
[0025]根据所示的示例,联接部2具有阳联接的轮廓,包括成形区7和插入部8,成形区7通常是多边形的,用于提供适合于容纳工具(通常是扳手)的支撑平面,插入部8在其内部限定第一导管6并且具有外螺纹5(即,阳螺纹)。
[0026]与联接部2流体连通的管状部3构造成容纳(特别是在第二导管9中)塑料管的端部4。优选地,第一导管6和第二导管9具有基本相等的直径,并且根据一个示例,沿着相关的纵向轴线A

A对准。第一导管6通过中间通道10通向第二导管9,中间通道10的直径例如小于第一导管6的直径。
[0027]根据图中的示例,多边形区7的最大外径大于管状部3的外径,并且通过环形槽11连接到管状部3。管状部3设置有用于塑料管的端部4的插入口12。
[0028]此外,管件主体1的管状部3在由合适的施压工具(例如钳口)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可
塑性变形(特别是冷变形),并且围绕管的端部4的外壁13。
[0029]注意,根据第一实施形式(参见图2),管件主体1(包括联接部2和管状部3)是一体制造的。在这种情况下,联接部2和管状部3由相同材料制成。管件主体1的制造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金属合金,例如钢或不锈钢、铜及其合金(例如黄铜)、青铜、白铜。
[0030]例如,一体式管件主体1通过以下制造工艺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成型(例如,注入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装配到塑料管的管件装置(100),包括:管件主体(1),其具有联接到流体系统的部件的联接部(2)和构造成容纳塑料管端部(4)的管状部(3),所述管件主体(1)一体制成或通过所述联接部(2)和所述管状部(3)之间的永久型连接获得;套管元件(14),其设置在所述管状部(3)中并且构造成当被插入所述管状部(3)中时被所述塑料管端部(4)包围;其中:所述管件主体(1)的管状部(3)是可塑性变形的,以在压力作用下减小其径向延伸并将所述塑料管端部(4)压到所述套管元件(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一体的管件主体(1)由选自以下组的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钢、不锈钢、铜、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所述联接部(2)和所述管状部(3)是永久连接的;

所述联接部(2)由选自以下组的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钢或不锈钢、铜合金、黄铜、塑料材料;

所述管状部(3)由选自以下组的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所述管件主体(1)通过所述联接部(2)和所述管状部(3)之间的永久连接获得,所述永久连接由以下技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焊接、钎焊、硬焊、冷变形技术、磁成形。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所述管件主体(1)在一体时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制造工艺获得:冲压、切屑去除、铸造、冷加工、轧制、深拉、液压成形、焊接;所述联接部(2)在永久连接到所述管状部(3)时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制造工艺获得:冲压、切屑去除、铸造、冷加工、轧制、拉制、液压成形、磁成型、注入成型;所述管状部(3)在连接到所述联接部(2)时由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工艺获得:冷加工或变形、焊接、钎焊、焊接/钎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所述套管元件(14)由选自以下组的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铜、铜合金、黄铜、钢、不锈钢、塑料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

所述联接部(2)限定用于在所述系统中循环的流体的第一导管(6);

所述管状部(3)限定与所述第一导管(6)连通的第二导管(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置(100),其中所述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嘉科米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