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33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包括织带主体,织带主体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编织层,加强编织层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外护层;加强编织层包括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加强编织层通过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交错编织而成,组合经线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组合经线通过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缠绕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强编织层的设置,织带通过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编织而成,涤纶纤维的选用保证了织带的耐磨性,其中组合经线由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缠绕编织而成,金属纤维线保证了织带的牢固程度,其中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线和玻璃纤维线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线和玻璃纤维线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


[0001]本技术涉及织带
,特别是涉及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

技术介绍

[0002]织带是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0003]目前市场上的织带结构较为传统简单多通过棉麻丝线编织而成,整体强度一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损坏,且传统织带耐磨性较差,长期使用下容易受到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且传统织带不具有耐火防水的性能,因此设计一种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织带结构整体强度一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损坏,且传统织带耐磨性较差,长期使用下容易受到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且传统织带不具有耐火防水的性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编织层,所述加强编织层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外护层。
[0006]优选的,所述加强编织层包括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所述加强编织层通过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组合经线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所述组合经线通过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缠绕编织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耐磨外护层包括粘黏在所述加强编织层两侧外壁上的基层,所述基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壁上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编织层和基层的间隙连接处填充有胶水,所述胶水的内部填充有耐磨颗粒。
[0009]优选的,所述基层、防火层、防水层、耐腐蚀层和耐磨层的厚度均为0.1


[0010]优选的,所述耐磨外护层的外壁上分布开设有透气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加强编织层的设置,织带通过涤纶纤维纬线和组合经线编织而成,涤纶纤维的选用保证了织带的耐磨性,其中组合经线由金属纤维线、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缠绕编织而成,金属纤维线保证了织带的牢固程度,其中锦纶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
[0013]2、耐磨外护层的设置,织带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层,使织带具有耐高温防火性,防水层使织带具有良好的防性,利于织带的长期使用,耐腐蚀层使织带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层使织带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0014]3、在织带的加强编织层和基层的间隙连接处填充有胶水,胶水的内部填充有耐磨颗粒,是织带的表面会分布形成凸起,保证了织带抓握的摩擦力,也起到一定的耐磨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截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组合经线的截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耐磨外护层的截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织带主体;2、加强编织层;3、耐磨外护层;4、胶水;5、耐磨颗粒;
[0020]201、涤纶纤维纬线;202、组合经线;2021、金属纤维线;2022、锦纶纤维线;2023、玻璃纤维线;
[0021]301、基层;302、防火层;303、防水层;304、耐腐蚀层;30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包括织带主体1,织带主体1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编织层2,加强编织层2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外护层3;
[0025]如图1

3所示,加强编织层2包括涤纶纤维纬线201和组合经线202,加强编织层2通过涤纶纤维纬线201和组合经线202交错编织而成,组合经线20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线2021、锦纶纤维线2022和玻璃纤维线2023,组合经线202通过金属纤维线2021、锦纶纤维线2022和玻璃纤维线2023缠绕编织而成,该织带通过涤纶纤维纬线201和组合经线202编织而成,涤纶纤维的选用保证了织带的耐磨性,其中组合经线202由金属纤维线2021、锦纶纤维线2022和玻璃纤维线2023缠绕编织而成,金属纤维线2021保证了织带的牢固程度,其中锦纶纤维线2022和玻璃纤维线2023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
[0026]如图1和图4所示,耐磨外护层3包括粘黏在加强编织层2两侧外壁上的基层301,基层30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层302,防火层30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303,防水层303的外壁
上设置有耐腐蚀层304,耐腐蚀层304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305,织带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层302,为一种防火耐高温涂料,使织带具有耐高温防火性,防水层303采用绝缘阻水带绕包而成,使织带具有良好的防性,利于织带的长期使用,耐腐蚀层304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涂料,使织带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层305是用加了耐磨材料三氧化二铝的表层浸渍三聚氰胺树脂制成的涂料,使织带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0027]如图2所示,加强编织层2和基层301的间隙连接处填充有胶水4,胶水4的内部填充有耐磨颗粒5,是织带的表面会分布形成凸起,保证了织带抓握的摩擦力,也起到一定的耐磨作用。
[0028]如图4所示,基层301、防火层302、防水层303、耐腐蚀层304和耐磨层305的厚度均为0.1

,保证了织带弯折的柔软度。
[0029]如图1所示,耐磨外护层3的外壁上分布开设有透气孔,保证织带的透气性。
[0030]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该织带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包括织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1)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编织层(2),所述加强编织层(2)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外护层(3),所述耐磨外护层(3)包括粘黏在所述加强编织层(2)两侧外壁上的基层(301),所述基层(30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层(302),所述防火层(30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303),所述防水层(303)的外壁上设置有耐腐蚀层(304),所述耐腐蚀层(304)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3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的耐磨性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编织层(2)包括涤纶纤维纬线(201)和组合经线(202),所述加强编织层(2)通过涤纶纤维纬线(201)和组合经线(202)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组合经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誉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