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包括边坡岩体,边坡岩体表面间隔凹设有多组钻孔,钻孔靠近边坡岩体表面的一端高于钻孔另一端,每一组钻孔内均设置有木条一,木条一的外端伸出钻孔,边坡岩体表面间隔设置有多组木条二,木条二的左右两端各自与横向相邻的一组木条一的外端固定连接,边坡岩体表面还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木条二远离边坡岩体表面的一侧,边坡表面还设置有喷播基材层,喷播基材层内设置有植生种,通过钻孔、木条二和防护网实现对边坡岩体表面的喷播基材层的有效稳固避免滑塌,提高了喷播基材层中植生种的存活率,增强了对边坡的防护效果。增强了对边坡的防护效果。增强了对边坡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
,具体为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山区的部分建设项目存在山体开挖,形成岩质边坡,裸露的岩质边坡对城市环境的美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需对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现有技术中对于裸露岩质边坡的修复多采用攀缘植物覆盖或者生态基材等进行喷播,攀缘植物覆盖一般周期长,效果不明显;由于岩质边坡坡面多数平直、光滑,对喷播材质的附着力很小,在雨水冲刷下,容易造成喷播层的整体滑塌,同时干旱天气缺少水分,容易造成植被干枯,成活率低,造成喷播绿化失败,修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喷播层易滑塌且喷播植被易干枯的问题,本技术特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
[0004]为此,本实验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包括
[0006]边坡岩体,边坡岩体表面间隔凹设有多组钻孔,钻孔靠近边坡岩体表面的一端高于钻孔另一端,每一组钻孔内均设置有木条一,木条一的外端伸出钻孔,边坡岩体表面间隔设置有多组木条二,木条二的左右两端各自与横向相邻的一组木条一的外端固定连接,边坡岩体表面还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木条二远离边坡岩体表面的一侧,边坡表面还设置有喷播基材层,喷播基材层内设置有植生种。
[0007]优选的,所述钻孔深度为1~2m,钻孔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
°
,钻孔直径为45~55mm,利于植生种充分将根系生长到钻孔中,可以吸收岩体内水分且加强对边坡的防护强度,倾斜设置的钻孔有利于储存水分以及防止木条一滑落和土壤流失。
[0008]优选的,所述木条一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保证木条与钻孔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植生中根系进入钻孔,木条一的长度大于钻孔深度45~55mm,避免木条一长度过长导致外露过多影响美观。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包括阵列布置的多组防锈铁丝网,保证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防锈铁丝网呈正方形,防锈铁丝网的边长为2.5~3.5m,便于安装运输。
[0010]优选的,还包括锚杆,锚杆设置为多组并间隔布置,锚杆穿过防锈铁丝网并与边坡岩体固定连接,便于安装,防止防锈铁丝网滑落,防锈铁丝网与边坡表面之间距离为8~10cm,预留喷播基质层的空间,对喷播基质层进行有效阻挡,避免滑塌。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位于喷播基材层内并将喷播基材层分为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的表面高于防护网2~3cm,喷播基材层内还设置有植生土、营养物以及粘接剂,提高植生种的存活率,第一喷播基材层与第二喷播基材层分两次进行喷播,保证喷播基材层与边坡的粘接强度,避免滑塌。
[0012]优选的,所述木条二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孔,木条一的外端设有与通孔配装的螺纹孔,木条二通过螺栓与木条一连接固定,避免木条二滑落,增强对喷播基材层的稳固性。
[00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设置有多组木条一以及木条二,木条一设置在倾斜的钻孔中,木条一的外端伸出钻孔,木条二的左右两端各自与横向相邻的一组木条一的外端固定连接,防护网位于木条二远离边坡岩体表面的一侧,通过钻孔、木条二和防护网实现对边坡岩体表面的喷播基材层的有效稳固避免滑塌,提高了喷播基材层中植生种的存活率,增强了对边坡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20]其中:边坡岩体1、钻孔101、木条一2、螺纹孔201、木条二3、防锈铁丝网4、锚杆5、喷播基材层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
[0023]边坡岩体1,边坡岩体1表面间隔凹设有多组钻孔101,钻孔101靠近边坡岩体1表面的一端高于钻孔101另一端,每一组钻孔101内均设置有木条一2,木条一2的外端伸出钻孔101,边坡岩体1表面间隔设置有多组木条二3,木条二3的左右两端各自与横向相邻的一组木条一2的外端固定连接,边坡岩体1表面还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木条二3远离边坡岩体1表面的一侧,边坡表面还设置有喷播基材层6,喷播基材层6内设置有植生种。
[002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孔101深度为1~2m,钻孔101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
°
,钻孔101直径为45~55mm,利于植生种充分将根系生长到钻孔101中,可以吸收岩体内水分且加强对边坡的防护强度,倾斜设置的钻孔101有利于储存水分以及防止木条一2滑落和土壤流失。
[0025]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木条一2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保证木条与钻孔101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植生中根系进入钻孔101,木条一2的长度大于钻孔101深度45~55mm,避免木条一2长度过长导致外露过多影响美观。
[002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包括阵列布置的多组防锈铁丝网4,保证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防锈铁丝网4呈正方形,防锈铁丝网4边长为2.5~3.5m,便于安装运输。
[002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锚杆5,锚杆5设置为多组并间隔布置,锚杆5穿过防锈铁丝网4并与边坡岩体1固定连接,便于安装,防止防锈铁丝网4滑落,防锈铁丝网4与边坡表面之间距离为8~10cm,预留喷播基质层的空间,对喷播基质层进行有效阻挡,避免滑塌。
[002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位于喷播基材层6内并将喷播基材层6分为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的表面高于防护网2~3cm,喷播基材层6内还设置有植生土、营养物以及粘接剂,提高植生种的存活率,第一喷播基材层6与第二喷播基材层6分两次进行喷播,保证喷播基材层6与边坡的粘接强度,避免滑塌。
[0029]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木条二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孔,木条一2的外端设有与通孔配装的螺纹孔201,木条二3通过螺栓与木条一2连接固定,避免木条二3滑落,增强对喷播基材层6的稳固性。
[0030]当进行边坡修复作业时,边坡表面设置有喷播基材层6,喷播基材层6内设置有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岩体,边坡岩体表面间隔凹设有多组钻孔,钻孔靠近边坡岩体表面的一端高于钻孔另一端,每一组钻孔内均设置有木条一,木条一的外端伸出钻孔,边坡岩体表面间隔设置有多组木条二,木条二的左右两端各自与横向相邻的一组木条一的外端固定连接,边坡岩体表面还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木条二远离边坡岩体表面的一侧,边坡表面还设置有喷播基材层,喷播基材层内设置有植生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深度为1~2m,钻孔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
°
,钻孔直径为45~5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喷播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一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木条一的长度大于钻孔深度45~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凡,何旭东,李军,贺太红,王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