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14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出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连接器套件包含母座组件及公头组件。母座组件包含第一绝缘座、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一环状弹性件。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第一绝缘座中,第一环状弹性件被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一绝缘座挤压而弹性变形。公头组件包含第二绝缘座、第二导电构件及第二环状弹性件。第二导电构件设置于第二绝缘座。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第二绝缘座与第一绝缘座相互卡合,且第二环状弹性件被第一绝缘座及第二绝缘座抵压而弹性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套件放置于绝缘冷却液中时,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的传输仍可不受影响。传输仍可不受影响。传输仍可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可以设置于绝缘冷却液中的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部分的电子装置,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会将整个电子装置放在绝缘冷却液中,并通过绝缘冷却液的相关循环设备,由此,让电子装置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快速地被绝缘冷却液带走。
[0003]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子装置浸泡于绝缘冷却液中时,容易发生绝缘冷却液进入连接器内部,造成连接组件内部受冷却液影响而产生传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主要用以改善公知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组件,在电子装置浸泡于绝缘冷却液中时,绝缘冷却液容易进入连接器内部,从而导致连接组件的传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套件,其包含:一母座组件,其包含:一第一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一容槽、至少一第一抵顶结构,第一绝缘座于第一容槽的一第一底部包含一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容槽相互连通;第一底部相反于第一容槽的一侧包含一环状凸部;一第一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槽及一第一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环绕插接槽设置;一第一环状弹性件,其设置于第一环状凹槽中;一辅助导电构件,辅助导电构件设置于插接槽中;其中,第一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槽中,插接槽及第一贯穿孔相互连通,第一抵顶结构抵顶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端,而位于第一环状凹槽及第一底部之间的第一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一公头组件,其包含:一第二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二容槽、至少一第二抵顶结构,第二绝缘座于第二容槽的一第二底部包含一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与第二容槽相互连通;一第二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柱;一第二环状弹性件;其中,第二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槽中,第二抵顶结构抵顶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端,插接柱穿过第二贯穿孔设置,且形成第二贯穿孔的侧壁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弹性件设置于第二环状凹槽;其中,第一导电构件的另一端及第二导电构件的另一端的其中一个是用以设置于一电路板,另一个则是与一扁平电缆连接;其中,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插接柱是插设于插接槽中,环状凸部是抵压第二环状弹性件,而位于环状凸部及第二环状凹槽中的第二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
[0006]优选地,第一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一卡合结构,及第二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二卡合结构;当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扣合时,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固定。
[0007]优选地,第一卡合结构相反于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的一端能被按压,以使第一卡合结构不再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
[0008]优选地,第一绝缘座还包含一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绝缘座还包含一第二限位结构,
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互卡合;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的其中一个为一穿孔,另一个则能穿设于穿孔。
[0009]优选地,辅助导电构件还包含一弹性片体及多个弹性接触结构,各个弹性接触结构的一端与弹性片体相连接,各个弹性接触结构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导电构件还包含一卡合槽,插接槽是由卡合槽的底部内凹形成;第一导电构件的第一底部还包含一环状卡合部;环状卡合部与卡合槽相互卡合;第一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槽中时,环状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且环状卡合部的一部分能抵顶辅助导电构件;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辅助导电件位于插接柱及插接槽之间,且各个弹性接触结构受压而弹性变性。
[0010]优选地,环状卡合部的高度大于第一环状凹槽的深度。
[0011]优选地,第一导电构件相反于包含插接槽的一端包含多个第一针脚,多个第一针脚能可拆卸地与扁平电缆连接;第二导电构件相反于包含插接柱的一端包含多个第二针脚,多个第二针脚能可拆卸地与扁平电缆连接。
[0012]优选地,第二导电构件包含一座体、一环型凸部及插接柱,环型凸部及插接柱设置于座体的一侧,环型凸部环绕插接柱设置;当座体设置于第二容槽时,环型凸部位于第二贯穿孔,且环型凸部、座体及形成第二贯穿孔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二环状凹槽。
[0013]优选地,第一环状弹性件及第二环状弹性件的压缩余量在20%~40%之间。
[0014]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能设置于一绝缘冷却液中,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一壳体;至少一个电路板,其固定设置于壳体中;至少一个扁平电缆。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设置于绝缘冷却液中时,绝缘冷却液将会被第一弹性环状件及第二弹性环状件所阻挡,而不容易进入插接柱及插接槽之间,由此,可以让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彼此间信号传递效果,不受绝缘冷却液影响。
[0016]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沿剖线II

II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0]图4及图5分别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母座组件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6为图3沿剖线VI

VI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公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8为图3沿剖线VIII

VIII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其中一个连接器套件的公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附图或是如特定附图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出现于该特定附图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附图。
[00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沿剖线I

I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100包含一母座组件1及一公头组件2。母座组件1可以是与一扁平电缆X连接。公头组件2可以是安装于一电路板Y上,而母座组件1及公头组件2两者之间是可插拔地相互连接。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母座组件1安装于电路板Y上,而公头组件2与扁平电缆X连接。
[0028]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图4及图5分别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母座组件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套件的母座组件的剖面示意图。母座组件1包含一第一绝缘座11、一第一导电构件12、一辅助导电构件13及一第一环状弹性件14。
[0029]第一绝缘座11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套件包含:一母座组件,其包含:一第一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一容槽、至少一第一抵顶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座于所述第一容槽的一第一底部包含一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一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底部相反于所述第一容槽的一侧包含一环状凸部;一第一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槽及一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环绕所述插接槽设置;一第一环状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状凹槽中;一辅助导电构件,所述辅助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槽中;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容槽中,所述插接槽及所述第一贯穿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抵顶结构抵顶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端,而位于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及所述第一底部之间的所述第一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一公头组件,其包含:一第二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二容槽、至少一第二抵顶结构,所述第二绝缘座于所述第二容槽的一第二底部包含一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容槽相互连通;一第二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柱;一第二环状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容槽中,所述第二抵顶结构抵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端,所述插接柱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设置,且形成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侧壁及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另一端的其中一个是用以设置于一电路板,另一个则是与一扁平电缆连接;其中,当所述母座组件与所述公头组件相连接时,所述插接柱是插设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环状凸部是抵压所述第二环状弹性件,而位于所述环状凸部及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中的所述第二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一卡合结构,及所述第二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二卡合结构;当所述第一绝缘座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扣合时,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固定。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相反于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的一端能被按压,以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不再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米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