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12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属于水面船舶电子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由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及根据拦截弹毁伤半径和间隔距离确定的作用范围远界处所需拦截弹的数量;由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任一布放距离、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拦截弹毁伤半径、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及拦截弹弹阵中相邻两弹的间隔距离确定不同布放距离处所需拦截弹的数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确定作用范围内不同布放距离条件下的拦截弹数量,提高拦截弹布阵效率和灵活性,支持悬浮式拦截弹使用和效能分析研究,为水面船舶反鱼雷武器系统设计和能力评估提供支撑。雷武器系统设计和能力评估提供支撑。雷武器系统设计和能力评估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面船舶电子信息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计算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适用于悬浮式拦截弹的使用研究和水下防御效能评估。

技术介绍

[0002]悬浮式拦截弹作为被动拦截水下高速小目标的防御性武器,主要作用原理是在拦截目标前行航路上布放一定数量的拦截弹,形成弹阵对目标进行拦截。其拦截效果不仅受到目标探测数据处理,火控数据解算、武器发射控制、弹药落点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拦截弹的布放数量有很大的关系。拦截弹布放数量决定了拦截弹弹阵的布阵宽度,也决定了对来袭目标的拦截区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对来袭目标航路的覆盖宽度及对来袭鱼雷的防御效果。
[0003]目前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仅计算了在最大作用范围远界距离条件下所需的最少弹药数量。该数量主要依据经验值进行估算,支撑装备研制的论证,其数量估算相对较粗,不能随着作用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即在不同作用范围距离上布放弹阵时,其典型使用弹药量均为固定的最大作用范围远界距离条件下所需的最少弹药数量。一方面准确性较低,对于较近距离的目标,弹阵宽度超出所需宽度过大,相对降低了武器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灵活性较差,难以在不同作用距离上选取合适的弹药数量,特别在弹药量稍有欠缺,难以满足典型使用数量时,不能对目标实施有效的防御。
[0004]因此,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计算需要结合弹阵作用距离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计算,支撑系统使用研究和系统效能的分析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用弹数量进行灵活调整。根据装备状态,实现防御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提升水下装备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了不同布放距离条件下拦截弹的布放数量,确保弹阵宽度满足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弹药使用的灵活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包括:
[0007]由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及拦截弹毁伤半径和相邻拦截弹间间隔距离确定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拦截弹数量;
[0008]以拦截弹弹阵宽度能够覆盖目标航迹可能的范围,确保目标能够经过拦截弹弹阵为目标,在拦截过程中弹阵所需的覆盖角度保持定值的前提下,由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任一布放距离、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拦截弹毁伤半径、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及拦截弹弹阵中相邻两弹的间隔距离确定不同布放距离处所需拦截弹数量;
[0009]典型态势条件下,在本舰来袭目标报警时,来袭目标正对准本舰所处位置航行,在来袭目标正前方,选择弹药发射基准与报警声纳探测基准一致条件下按照所需拦截弹数量发射悬浮式拦截弹进行布阵。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由n=(L

2r)/d+1确定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拦截弹数量n,其中,L为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r为拦截弹毁伤半径,d为相邻两弹间的间隔距离。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由m=(LDi

2rD)/(D
×
d)+1确定不同布放距离处所需拦截弹数量m,其中,D为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Di为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任一布放距离,L为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r为拦截弹毁伤半径,d为相邻两弹间的间隔距离。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当计算所得的m值为非整数时,需对m值进行向上取整。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4]可以在计算的拦截弹数量上适当增加10%~20%的数量作为最终需要布放的拦截弹数量。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6]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确定作用范围内不同布放距离条件下的拦截弹数量,提高拦截弹布阵效率和灵活性,支持悬浮式拦截弹使用和效能分析研究,为水面船舶反鱼雷武器系统设计和能力评估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示例提供的一种拦截弹布放数量与弹阵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示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9]典型态势条件下,本舰来袭目标报警时,来袭目标正对准本舰所处位置航行,在来袭目标正前方,选择弹药发射基准与报警声纳探测基准一致条件下发射悬浮式拦截弹进行布阵。
[0020]如图1所示,参数定义如下:D: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Di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任一布放距离;L: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Li: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于Di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r:拦截弹毁伤半径;d:相邻两弹间的间隔距离;σ:拦截弹弹阵所需覆盖来袭目标航路范围所对应的区域范围角度。
[0021]以小口径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计算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1)参数设定:设r=14m,d=28m;当D=1200m时,需求论证得出对应的L=280m。
[0023](2)计算在不同布放距离条件下的拦截弹数量,具体包括:
[0024]1)布放远界距离处所需弹药数量:由图1所示可知,n枚拦截弹按照一定间隔距离布放,形成弹阵的宽度为:(n

1)
×
d+2r=L,则:
[0025]n=(L

2r)/d+1
ꢀꢀꢀꢀꢀꢀꢀꢀꢀꢀꢀꢀꢀꢀꢀꢀꢀꢀꢀꢀꢀ
(1)
[0026]由公式(1)可得,在布放远界D=1200m时,所需弹药数量为:n=(L

2r)/d+1=
(280
‑2×
14)
÷
28+1=10(枚);
[0027]2)布放近界距离所需弹药数量:设布放距离近距Di=600m时,由Li=L
×
Di/D可得,对应的布放宽度为:Li=L
×
Di/D=280
×
600
÷
1200=140(m);
[0028]又由m=(LDi

2rD)/(D
×
d)+1可得,对应的弹药数量为:m=(LDi

2rD)/(D
×
d)+1=(280
×
600
‑2×
14
×
1200)
÷
(1200
×
28)+1=5(枚)。
[0029]3)布放范围内任一距离所需弹药数量:根据拦截弹布阵使用的特性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悬浮式拦截弹布放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及拦截弹毁伤半径和相邻拦截弹间隔距离确定作用远界处所需拦截弹数量;以拦截弹弹阵宽度能够覆盖目标航迹可能的范围,确保目标能够经过拦截弹弹阵为目标,在拦截过程中弹阵所需的覆盖角度保持定值的前提下,由拦截弹作用范围内任一布放距离、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距离处所需的布阵宽度、拦截弹毁伤半径、拦截弹作用范围远界及拦截弹弹阵中相邻两弹的间隔距离确定不同布放距离处所需拦截弹数量;典型态势条件下,在本舰来袭目标报警时,来袭目标正对准本舰所处位置航行,在来袭目标正前方,选择弹药发射基准与报警声纳探测基准一致条件下按照所需拦截弹数量发射悬浮式拦截弹进行布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n=(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刚陈德喜蔡华杰谢红胜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