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92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拆卸臂,两拆卸臂对称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每个所述的拆卸臂均包括旋转杆和主臂,在旋转杆和主臂之间设置加长杆。主臂为“Y”字形双层板结构,两主臂一侧通过圆环螺栓和花篮扣对称连接;主臂另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撬杆,把手和撬杆可旋转设置在双层板之间,把手与撬杆通过铁丝连接。并基于上述装置,提出一种低磨损拆卸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称的双层结构使得把手和撬杆均设置在中间,拆卸时两侧施力方向在对称面上,力矩经过重心,端盖与仓壁动态同轴,保证端盖与舱体无强烈磨损,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因为用力过大而拿不稳造成伤害。为用力过大而拿不稳造成伤害。为用力过大而拿不稳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密封舱拆卸
,涉及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下密封舱被应用于水下设备的诸多领域,由于在深海高压等情况下,耐压强度较大,对密封面的光洁度有较高要求,且密封舱舱盖和舱体之间间隙较小,所以拆卸密封舱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拆卸的动态过程中舱盖和舱体的平行度以及同轴度,以此保证舱盖和舱体之间没有磨损,不伤害密封面。
[0003]现阶段拆仓方式大体分三种:一种通过一字螺丝刀将舱盖撬开,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将一字螺丝刀砸入舱盖和舱体之间缝隙,第二步旋转一字螺丝刀使舱盖与舱体分离,此方法在砸入时的冲击载荷和旋转时的应力集中对密封舱有较大磨损并且此方法只能使舱盖与舱体分离一定距离,此距离受一字螺丝刀宽度限制,且撬开时无法保证舱盖和舱体同轴度,容易磨损舱体内壁和端盖。第二种方法为通过螺丝旋入舱盖的顶丝螺纹孔,通过顶舱体的反作用力使舱盖顶出,此方法中螺丝对舱体端面磨损较大,并且在一些薄仓壁密封舱中不适用,因为需要在端盖上与仓壁厚度相同的空间中打螺丝孔。第三种为通过充气阀向舱内充气,利用气压差控制舱盖弹出,此方法结构复杂,需要打气装置,且需要端盖上有对应的通气孔,需要保护装置防止端盖弹出时伤人,限制条件较多不适合所有密封舱。
[0004]因此设计了一种低磨损拆卸密封舱的装置及方法,使用过程中从对向两个角度施力,以此保证了拆卸过程中密封舱端盖和仓壁轴线的平行度,撬入舱盖和舱体缝隙过程中应力缓和无突变。在保证有足够的力同时,没有应力集中且使用简单。适用于舱盖与舱体配合间隙较小、舱盖与舱体材料不同,容易磨损密封面,导致漏水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及方法。
[0006]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拆卸臂,两拆卸臂对称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
[0007]每个所述的拆卸臂均包括旋转杆和主臂,旋转杆的一端与固定杆一端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与主臂连接;在旋转杆和主臂之间设置加长杆。
[0008]所述的主臂为“Y”字形双层板结构,主臂一端通过加长杆与旋转杆连接,在靠近旋转杆侧固定设置有圆环螺栓;对称设置的两拆卸臂上的圆环螺栓通过花篮扣连接;
[0009]所述的主臂远离旋转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撬杆,撬杆所在侧靠近另一拆卸臂,把手所在侧远离另一拆卸臂;
[0010]所述的把手和撬杆中部偏另一拆卸臂处可旋转设置在双层板之间,把手的一端作为操作端,把手的另一端通过铁丝与撬杆一端固定连接,撬杆的另一端作为拆卸端;操作端
和拆卸端均从双层板之间露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拆卸臂与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杆为两段通过固定柱和轴承可旋转连接的双层板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圆环螺栓通过固定柱与主臂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花篮扣和两个圆环螺栓正反螺纹连接,使用时正转使两个圆环螺栓距离减小带动旋转臂旋转,反转使圆环螺栓向分离方向移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撬杆包括上撬杆和下撬杆,上撬杆可旋转设置在双层板之间,上撬杆一端通过铁丝与把手的另一端固定,上撬杆的另一端为拆卸端;下撬杆固定设置在主臂上,位于上撬杆拆卸端下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撬杆通过固定柱和轴承可旋转设置在双层板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撬杆通过在主臂上开槽和螺钉配合固定在主臂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下撬杆的拆卸端与上撬杆的拆卸端主视方向的截面为对称设置的直角三角形。
[0019]采用上述装置有如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方法,具体为:将撬杆的拆卸端和密封舱仓壁和端盖之间位置对齐,旋转花篮扣使两个圆环螺栓互相靠近,带动旋转杆旋转、主臂互相靠近;使得两侧撬杆拆卸端互相靠近,挤入密封舱舱壁和端盖之间,随着撬杆拆卸端的深入,舱壁和端盖之间产生缝隙,使得端盖和密封舱舱壁相对小程度的分离。同时旋转两侧把手,带动撬杆拆卸端对端盖和密封舱舱壁施力,使得密封舱舱壁和端盖更大程度的分离。当分离距离超过密封面时,密封圈漏出,拆卸完成。
[0020]在拆卸过程只需要轻微旋转花篮扣使撬杆靠近或分离,即可避免磨损端盖或者脱离缝隙。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对称的双层结构使得把手和撬杆均设置在中间,拆卸时两侧施力方向在对称面上,力矩经过重心,端盖与仓壁动态同轴,保证端盖与舱体无强烈磨损,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因为用力过大而拿不稳造成伤害。主臂上通过固定柱和铁丝将撬杆和把手构成两个省力杠杆,使用时省力;撬杆和把手通过铁丝连接,将大位移转化成小位移,便于观察拆卸过程。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透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透视图;
[0024]图3为图1中旋转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中主臂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中圆环螺栓和花篮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1中把手和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
个拆卸臂,两拆卸臂对称设置在固定杆2

1的两端,与固定杆2

1通过螺钉固定。
[0031]每个拆卸臂均包括旋转杆1和主臂3,旋转杆1的一端与固定杆2

1一端连接,旋转杆1的另一端与主臂3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旋转杆1和主臂3之间设置加长杆2

2,延长拆卸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密封舱。
[003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杆1为两段通过固定柱和轴承可旋转连接的双层板结构,其中一段双层板结构与固定杆2

1连接作为固定端;另一段双层板结构与主臂连接(或通过加长杆与主臂连接),可沿安装点(圆柱连接件)旋转。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主臂3为“Y”字形双层板结构,主臂3一端与旋转杆1连接(或通过加长杆与旋转杆连接),在靠近旋转杆侧固定设置有圆环螺栓6,本实施例中圆环螺栓通过固定柱与主臂3固定;如图5所示,对称设置的两拆卸臂上的圆环螺栓通过花篮扣7连接,通过旋转花篮扣7可以调节两圆环螺栓的相对位置。
[0034]本实施例中花篮扣7和两个圆环螺栓6正反螺纹连接,使用时正转使两个圆环螺栓6距离减小带动旋转臂旋转,反转使圆环螺栓向分离方向移动。
[0035]主臂3远离旋转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5和撬杆4,撬杆4所在侧靠近另一拆卸臂,把手5所在侧远离另一拆卸臂。
[0036]如图6所示,把手5和撬杆4中部偏另一拆卸臂处通过固定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拆卸臂,两拆卸臂对称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每个所述的拆卸臂均包括旋转杆和主臂,旋转杆的一端与固定杆一端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与主臂连接;在旋转杆和主臂之间设置加长杆;所述的主臂为“Y”字形双层板结构,主臂一端通过加长杆与旋转杆连接,在靠近旋转杆侧固定设置有圆环螺栓;对称设置的两拆卸臂上的圆环螺栓通过花篮扣连接;所述的主臂远离旋转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撬杆,撬杆所在侧靠近另一拆卸臂,把手所在侧远离另一拆卸臂;所述的把手和撬杆中部偏另一拆卸臂处可旋转设置在双层板之间,把手的一端作为操作端,把手的另一端通过铁丝与撬杆一端固定连接,撬杆的另一端作为拆卸端;操作端和拆卸端均从双层板之间露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臂与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为两段通过固定柱和轴承可旋转连接的双层板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螺栓通过固定柱与主臂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全尺寸水下密封舱低磨损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篮扣和两个圆环螺栓正反螺纹连接,使用时正转使两个圆环螺栓距离减小带动旋转臂旋转,反转使圆环螺栓向分离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睿章雪挺刘敬彪韩佳峰张跃男滕慧俊鲍程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