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70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公开了其具体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具有下述优点:(1)采用具有杀菌防虫功能的浸种液对红米种子预先浸种,有效的提高了红米种子本身的防虫性能;(2)采用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分别在红米不同的生长阶段与专用肥料混合,有效的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且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采用辣椒籽提取液、花椒水、除虫菊和大蒜酱,避免了使用农药带来的化学污染;(3)专用肥料中的草木灰和萤石粉也实现了红米防病虫害的功能,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的设置也实现了物理防虫的功能。实现了物理防虫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米种植
,具体为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米起源于中国,距今大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云南省元阳县、江西省井冈山、遂川、广西象州县均有种植。其中广西象州县红米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3世纪以前的宋代即有种植,广西象州县农科所技术人员黄日辉农艺师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红香米杂交稻—红香优3号,此后又培育了多种优良的红米品种。红米中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老少皆宜,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0003]在红米的种植过程中,红米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采用药物喷洒的方式对红米秧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喷洒时并不能完全兼顾到每一株秧苗秧叶,而有些秧苗上的病虫害等又具有沾染的性质,从而导致整个秧苗田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好,另外目前在人们对红米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在红米成长的前期和后期都统一采用相同的化学农药,在红米成长前期使用尚还可以,但是在红米成长后期仍然使用化学农药,就很容易使得后期生产出来的红米有农药残留,从而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0006](1)选取自然放置一定时间的土地作为幼苗培育区,将土地翻新,并均匀向地面上播撒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的混合肥,再通过旋耕机对土地旋耕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0007](2)选取质地饱满、抗病能力强的红米种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晒种处理,晒种完成后晒种完成后去除空秕杂粒,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8

33℃的稀释100倍的浸种液中浸种一定的时间后播种在步骤(1)整理好的土地上,并在种植区域布置大量的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其中,所述浸种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多菌灵20

30份、多效唑15

30份、甲壳素25

35份、硫酸铜15

25份、硫酸锌10

20份、氢氧化钾9

11份、S

诱抗素6

10份和白醋2

4份;
[0008](3)当红米种子生长为一定高度的秧苗时,将秧苗移栽到稻田;
[0009](4)红米苗开始分蘖时,追施一遍专用肥料,专用肥料的施加量为每亩80

100kg,并在专用肥料内添加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所述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粉虱净15

25份、高锰酸钾溶液10

20份、井冈霉素水剂5

10份、叶枯净10

18份和硫酸
铜溶液5

9份;
[0010](5)水稻苗开始灌浆时,追施一遍专用肥料,专用肥料的施加量为每亩60

80kg,并在专用肥料内添加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所述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辣椒籽提取液15

20份、花椒水5

10份、除虫菊10

16份和大蒜酱2

5份;
[0011](6)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
[0012]其中,步骤(4)和步骤(5)中的专用肥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氮磷钾复合肥25

35份、锌肥7

15份、草木灰6

8份、萤石粉3

5份、微生物菌种10

15份和防板结剂2

4份。
[0013]进一步地,步骤(2)中浸种液浸泡时间为10

12h。
[0014]进一步地,每亩红米的用种量为3

5kg,播种完成后用一层3

5cm的细土盖种,随后浇水、铺膜保温,定期进行浇水。
[0015]进一步地,步骤(4)中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和专用肥料的重量比为1:60。
[0016]进一步地,步骤(5)中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和专用肥料的重量比为1:50。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1:1。
[0018]优选地,所述浸种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多菌灵25份、多效唑22.5份、甲壳素30份、硫酸铜20份、硫酸锌15份、氢氧化钾10份、S

诱抗素8份和白醋3份。
[0019]优选地,所述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粉虱净20份、高锰酸钾溶液15份、井冈霉素水剂7.5份、叶枯净14份和硫酸铜溶液7份。
[0020]优选地,所述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辣椒籽提取液17.5份、花椒水7.5份、除虫菊13份和大蒜酱3.5份。
[0021]优选地,步骤(4)和步骤(5)中的专用肥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氮磷钾复合肥30份、锌肥11份、草木灰7份、萤石粉4份、微生物菌种12.5份和防板结剂3份。
[0022]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具有下述优点:
[0023](1)采用具有杀菌防虫功能的浸种液对红米种子预先浸种,有效的提高了红米种子本身的防虫性能;
[0024](2)采用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分别在红米不同的生长阶段与专用肥料混合,有效的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且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采用辣椒籽提取液、花椒水、除虫菊和大蒜酱,避免了使用农药带来的化学污染;
[0025](3)专用肥料中的草木灰和萤石粉也实现了红米防病虫害的功能,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的设置也实现了物理防虫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0029](1)选取自然放置一定时间的土地作为幼苗培育区,将土地翻新,并均匀向地面上
播撒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的混合肥,再通过旋耕机对土地旋耕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0030](2)选取质地饱满、抗病能力强的红米种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晒种处理,晒种完成后晒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红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选取自然放置一定时间的土地作为幼苗培育区,将土地翻新,并均匀向地面上播撒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的混合肥,再通过旋耕机对土地旋耕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2)选取质地饱满、抗病能力强的红米种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晒种处理,晒种完成后晒种完成后去除空秕杂粒,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8

33℃的稀释100倍的浸种液中浸种一定的时间后播种在步骤(1)整理好的土地上,并在种植区域布置大量的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其中,所述浸种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多菌灵20

30份、多效唑15

30份、甲壳素25

35份、硫酸铜15

25份、硫酸锌10

20份、氢氧化钾9

11份、S

诱抗素6

10份和白醋2

4份;(3)当红米种子生长为一定高度的秧苗时,将秧苗移栽到稻田;(4)红米苗开始分蘖时,追施一遍专用肥料,专用肥料的施加量为每亩80

100kg,并在专用肥料内添加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所述一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粉虱净15

25份、高锰酸钾溶液10

20份、井冈霉素水剂5

10份、叶枯净10

18份和硫酸铜溶液5

9份;(5)水稻苗开始灌浆时,追施一遍专用肥料,专用肥料的施加量为每亩60

80kg,并在专用肥料内添加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所述二期防病虫害复合液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辣椒籽提取液15

20份、花椒水5

10份、除虫菊10

16份和大蒜酱2

5份;(6)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其中,步骤(4)和步骤(5)中的专用肥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氮磷钾复合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坪沧江农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