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秋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66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25,黄芩10~20,贯众10~20,重楼10~20,虎杖10~20,藿香10~20,香薷7~15,苦参10~20,仙鹤草10~20,桂枝7~15,桃仁10~20,枇杷叶10~20,三棱7~15,莪术7~15,硫磺10~20,氧化锌20~30,滑石粉25~35,诸药混合用冷水泡一小时,煮沸祛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或干燥成粉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痤疮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活血散淤,同时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和减小疤痕的产生,采用上述的内调外治综合疗法法可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的面部痤疮。本药具有治疗显效快,消疤效果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技术介绍
痤疮俗称"粉刺",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肺经风热,或肺胃积热,外感邪毒,血热郁滞 肌肤而致。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青春期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分泌亢进,皮脂 滞留形成粉刺,毛囊及粉刺内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引起毛囊周围炎,形成炎性面疹或脓 庖,近年来,由于化妆品因素和城市空气污染因素,痤疮的发病人群范围亦有所增加。现 有的痤疮药物其治疗显效较慢,复发率高,消疤痕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该药对轻、中、重度各种类型的痤疮治疗 效果均达到92.1%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 25,黄芩10 20,贯众10 20,重楼10 20,虎杖10 20,藿香10 20,香薷7 15,苦参10 20,仙鹤草10 20, 桂枝7 15,桃仁10 20,枇杷叶10 20,三棱7 15,莪术7 15,硫磺10 20,氧化锌 20 30,滑石粉25 35,诸药混合用冷水泡一小时,煮沸祛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或干燥成 粉状。用法将熬制成粘稠糊状的(本专利技术药物)消痤膜敷在面部,干后成膜可以撕下。每 3-7天敷一次,5-10次为一个疗程,视皮疹轻重而定。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经近千人的临床使用证明治疗效果良好,统计2001年至2009年2月止的 686例门诊日志登记的患者治疗情况,该药对轻、中、重度各种类型的痤疮治疗效果均达 到92. 1%以上。临床资料如下1.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686列,其中男310列,女 376列;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42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的7年。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l)初起 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溃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或黑头粉 刺,严重病列可形成硬结性囊肿。(2)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面部及胸背部,常有皮脂溢出。(3)3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5) 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3. 辨证分型(1)肺经风热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湿 热蕴结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痰 湿疑结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秘、尿黄、舌淡胖,苔薄,脉滑。4. 治疗方法4.1外治:面部做常规清洗消毒,用带紫外线的离子喷雾机喷雾面部15分钟,然后用手指挤压法或特制粉刺挤压器将开放性粉刺内容物和脓性容物进行彻底的清理,然后敷上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消痤膜) 一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甲硝唑注射液"涂擦面部,然后再凃 护肤品"粉刺调理霜"一日三次,平时用如此方法护理,但洁面用"硫磺香皂"或中草药皂,停用所有面部营养型和隔离霜之类化妆品。面部清理治疗每周1到2次视皮疹轻重选择,5次为一疗程,忌食辛辣厚味之食物,多饮水。4.2内治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对其辩证施治:肺经风热用枇杷清肺饮;湿热蕴结用茵陈 蒿汤;脾虚痰湿用参苓白术散;妇女月经不调用逍遥散,随症加减。5. 疗效判定标准及治疗结果治愈皮损消失,或留有轻度色素沉着,近期无复发。有效皮损大部分消失,病情 基本稳定。无效治疗四个疗程局部炎症及囊肿结节,色素沉着无明显改善。治疗结果治愈406例,有效226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92.1%。特殊病例1、 李某,男,17岁,学生,西双版纳人,患严重痤疮半年余,在当地州医院治疗一月未好转,转来我处就诊。查身体发育良好,体形偏瘦,面部有严重的红色丘疹、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是典型的聚合性痤疮皮疹,舌苔薄舌质红,脉细数,诊断为肺热血热型,经用上述消痤膜外治法,配合口服加味枇杷清肺饮,药用黄芩15克;枇杷叶15克; 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桑白皮15克;白癣皮25克;枳壳15克;焦山楂30克,三 棱12克一日一剂水煎服,通过内服外治调治一月余,患者皮疹明显好转,各种炎性丘疹基 本消除,皮肤转入基本正常表现。2、 李某,男,17岁,该病人是典型的聚合性痤疮皮疹,整个面部有严重的炎性丘疹、粉刺、疤痕、结节、囊肿、窦道。经我科用上述方法内调外治一月余,皮疹明显好转,各 种炎性丘疹基本消除,皮肤转入基本正常表现。3、 马某,女,17岁,学生,患面部痤疮3年余(寻常性痤疮),症状加重半年,2008 年U月11日就诊。查皮疹有明显的炎性红色丘疹,伴有粉刺、疤痕。用消痤膜治疗4次后皮 疹明显好转。4、 史某,男,20岁,在外上大学,患痤疮4年余,自行反复使用药店购买的痤疮膏无 效,2009年2月9号回家过春节由母亲欠其前来就诊,査面部有炎性丘疹、粉刺,并且有明 显的凹凸疤痕如,通过用本专利技术的综合疗法治疗3次后皮疹明显好转。本专利技术的痤疮膜中黄芩大黄清热解毒,贯众重楼硫磺清热解毒杀虫,仙鹤草收敛止血, 藿香香薷芳香化浊疗风水毒肿,桃仁活血散淤,三棱莪术破血祛淤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凑 解毒杀虫,活血祛瘀,同时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和减小疤痕的产生,采用上述的内调外治综 合疗法法可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的面部痤疮。本药具有治疗显效快,消疤效果好,复发率 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h配方和制法大黄20克,黄芩15克,贯众15克,重楼15克,重楼15克,藿香15克,香薷IO 克,苦参15克,仙鹤草15克,桂枝10克,桃仁15克,枇杷叶15克,三棱10克,莪术 10克,硫磺15克,氧化锌25克,滑石粉30克,诸药混合用冷水泡1小时左右,煮沸去 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即可。 _实施例2:配方和和制法大黄15克,黄芩10克,贯众10克,重楼10克,虎杖10克,藿香10克,香薷7克,苦参 IO克,仙鹤草10克,桂枝7克,桃仁10克,枇杷叶10克,三棱7克,莪术7克,硫磺10克, 氧化锌20克,滑石粉25克,诸药混合用冷水泡l小时左右,煮沸去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 然后干燥成粉即可(使用时用水调成糊状)。实施例3:配方和和制法大黄25克,黄芩20克,贯众20克,重楼20克,虎杖20克,藿香20克,香薷15克,苦参 20克,仙鹤草20克,桂枝15克,桃仁20克,枇杷叶2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硫磺20克, 氧化锌30克,滑石粉35克,诸药混合用冷水泡一小时,煮沸去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25,黄芩10~20,贯众10~20,重楼10~20,虎杖10~20,藿香10~20,香薷7~15,苦参10~20,仙鹤草10~20,桂枝7~15,桃仁10~20,枇杷叶10~20,三棱7~15,莪术7~15,硫磺10~20,氧化锌20~30,滑石粉25~35,诸药混合用冷水泡一小时,煮沸祛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或干燥成粉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20,黄芩15,贯众15,重楼15,重楼15,藿香15,香薷IO,苦参15,仙鹤草15,桂枝IO,桃仁15,枇杷叶15,三棱10,莪术IO,硫磺15,氧化锌25,滑石粉3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25,黄芩10~20,贯众1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25,黄芩10~20,贯众10~20,重楼10~20,虎杖10~20,藿香10~20,香薷7~15,苦参10~20,仙鹤草10~20,桂枝7~15,桃仁10~20,枇杷叶10~20,三棱7~15,莪术7~15,硫磺10~20,氧化锌20~30,滑石粉25~35,诸药混合用冷水泡一小时,煮沸祛渣将药液熬制成糊状或干燥成粉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