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排水沟和两个沿所述路基层中线对称设置的排水结构;排水沟位于所述路基层的侧边缘,并沿所述路基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水沟的沟底开设有过滤孔;每个排水结构均包括若干个横向排水盲沟和一个纵向排水盲沟;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内嵌于所述路基层的下部,并靠近所述排水沟沟底;所述纵向排水盲沟设于所述排水沟的下方,并贴合所述排水沟的沟底,所述纵向排水盲沟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路基结构,在路基层的下方设置横向排水盲沟,在排水沟的下方设置纵向排水盲沟,保证了路基层处于干燥或者中湿状态,避免路基层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水破坏,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城镇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加,路基作为道路主要承重结构,不仅承受其自身岩土重力,还要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其中路基排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解决地下水侵入路基的主要办法有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加高路堤等。
[0003]不过城镇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道路建设中经常由于规划等原因,道路高程受限,在道路纵断高程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使路面结构层基层及底基层的含水率不断增多,常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进水后,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从而使道路发生病害,不仅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加速了路面病害的发展,为后期养护增加了技术难题和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修建道路时,道路路面结构层受地下水发生毛细现象产生破坏,导致含水率增多,影响行车安全和后期道路养护,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路基结构,包括:
[0006]路基层,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上拱起,且拱起位置处于所述路基层的中线处;
[0007]排水沟,位于所述路基层的侧边缘,并沿所述路基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水沟的沟底开设有过滤孔;以及
[0008]两个沿所述路基层的中线对称设置的排水结构,每个排水结构均包括若干个横向排水盲沟和一个纵向排水盲沟;
[0009]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内嵌于所述路基层的下部,并靠近所述排水沟沟底;
[0010]所述纵向排水盲沟设于所述排水沟的下方,并贴合所述排水沟的沟底,所述横向排水盲沟的外端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渗透导通,所述纵向排水盲沟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孔连通。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包括第一透水管和第一透水材料,所述第一透水管设于所述路基层下方,所述第一透水管的外周包裹有反滤土工布,所述第一透水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透水管和所述反滤土工布之间;
[0012]所述第一透水管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透水材料的填充长度,所述第一透水材料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渗透导通。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包括第二透水管和第二透水材料,所述第二透水管设于所述排水沟下方,所述第二透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孔连接,所述第二透水管外周包裹有反滤土工布,所述第二透水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二透水管和所述反滤
土工布之间;
[0014]所述第二透水管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透水材料的填充长度,所述第二透水材料与所述第一透水材料渗透导通。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单向阀。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水管的出水端设有过滤罩。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和所述路基层的中线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90
°
。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基层上表面沿其延伸方向具有朝向两侧的斜坡,同一列的所述横向排水盲沟以所述路基层的最高点为对称点沿所述路基层的长度方向对称排列。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排水结构中的所述横向排水盲沟的内端互不连通。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基层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衔接设置的沥青面层、底基层以及级配碎石垫层,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内嵌于所述级配碎石垫层。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8cm,所述级配碎石垫层具有排水缝隙。
[0022]本技术提供的路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路基层内设置横向排水盲沟,在排水沟的下方设置纵向排水盲沟,地下水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形成水流,水流沿横向排水盲沟流入纵向排水盲沟,再从纵向排水盲沟经过过滤孔排入排水沟内,实现将水流排出路基层,保证了路基层处于干燥或者中湿状态,避免路基层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水破坏,减少了道路病害发生几率,解决了后期道路养护的技术难题,节约了养护成本,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横向排水盲沟的截面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纵向排水盲沟的截面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沥青面层的正视结构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沥青面层的侧视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路基层;11、沥青面层;12、底基层;13、级配碎石垫层;
[0032]2、排水结构;21、横向排水盲沟;211、第一透水管;212、第一透水材料;22、纵向排水盲沟;221、第二透水管;222、第二透水材料;
[0033]3、反滤土工布;
[0034]4、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37]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层,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上拱起,且拱起位置处于所述路基层的中线处;排水沟,位于所述路基层的侧边缘,并沿所述路基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水沟的沟底开设有过滤孔;以及两个沿所述路基层的中线对称设置的排水结构,每个排水结构均包括若干个横向排水盲沟和一个纵向排水盲沟;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内嵌于所述路基层的下部,并靠近所述排水沟沟底;所述纵向排水盲沟设于所述排水沟的下方,并贴合所述排水沟的沟底,所述横向排水盲沟的外端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渗透导通,所述纵向排水盲沟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包括第一透水管和第一透水材料,所述第一透水管设于所述路基层下方,所述第一透水管的外周包裹有反滤土工布,所述第一透水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透水管和所述反滤土工布之间;所述第一透水管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透水材料的填充长度,所述第一透水材料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渗透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包括第二透水管和第二透水材料,所述第二透水管设于所述排水沟下方,所述第二透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孔连接,所述第二透水管外周包裹有反滤土工布,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力宁,霍朋钦,张力英,张俊志,尚林菁,陈盼,于东歌,李梦琦,杨晓卡,马明,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