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能够跟着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收集杨絮,风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主要的组成部分: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撑轴,轴承1,轴承2,水箱。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一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连接轴与支撑轴上的轴承孔采用轴承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支撑轴与下侧的底座套筒同轴并使用轴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具有以下优点:收集器会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杨絮是杨树的种子,杨絮属于植物类花,杨树的果实将要成熟时会开裂,杨絮质量轻,会在空中四处飘散,造成环境污染,飘散的杨絮还是一种过敏源,导致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更大的危害还不只是过敏,还易燃,特别容易引起火灾,只要用打火机轻轻一点,立马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0003]CN 107913557 A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杨絮收集器,是通过风机将附着在滤网上的杨絮吹入收集瓶,从而达到收集杨絮的目的,但收集瓶中的杨絮容易随气流飘出杨絮收集器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太阳能为风机发电,在阴天不能起到很好的杨絮收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解决杨絮污染空气环境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原理,能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并收集杨絮,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主要由: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撑轴,轴承1,轴承2,水箱组成。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右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支撑轴与连接轴通过支撑轴上的轴承套轴承1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支撑轴与下部的水箱的底座套筒同轴使用轴承连接。
[0006]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喇叭口的进风口侧可放置一扇叶,扇叶、轴承套、纱网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轴承套通过轴承1与连接轴同轴心相连,支撑轴下侧与水箱的底座套筒通过2个轴承2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
[0007]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支撑轴、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为一整体。
[0008]扇叶与连接轴通过平键连接,纱网盘与连接轴也通过平键连接,。
[0009]风向标由风标、主杆、尾翼组成。风标位于风向标主杆左侧,尾翼位于风向标主杆右侧,风标与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尾翼与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
[0010]水箱内部中心延伸出底座套筒,底座套筒上下两端各过盈配合一个轴承2,轴承2与支撑轴过渡配合。支撑轴上的轴承套与轴承1过盈配合,连接轴与轴承1为过渡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工作原理,喇叭口能够始终顺应风向,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
[0013]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吹进喇叭口提供扇叶转动的动力,带动同轴的纱网盘,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左视图
[0016]图3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4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键连接局部图
[0018]图5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轴承连接局部图
[0019]图6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下侧水箱局部图
[0020]图号说明
[0021]1‑
壳体、2
‑
喇叭口、3
‑
扇叶、4
‑
轴承套、5
‑
纱网盘、6
‑
连接轴、7
‑
轴承1、8
‑
水箱、9
‑
轴承2、10
‑
支撑轴、11
‑
风向标、12
‑
平键、13
‑
风标、14
‑
风向标主杆、15
‑
尾翼、16
‑
底座套筒具体实施措施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原理,能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并收集杨絮,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主要由: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持轴,轴承1,轴承2,水箱组成。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右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如图3所示: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支撑轴与连接轴通过支撑轴上的轴承套采用轴承1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如图6所示:支撑轴与下部的水箱同轴使用轴承2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喇叭口的右侧有一扇叶,扇叶、轴承套、纱网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轴承套放置轴承1与连接轴同轴心相连,如图5所示。支撑轴下侧与水箱通过2个轴承2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支撑轴、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如图4所示:扇叶与连接轴通过平键连接,纱网盘与连接轴也通过平键连接。水箱内部中心延伸出底座套筒,底座套筒上下两端各过盈配合一个轴承2,轴承2与支撑轴过盈配合。支撑轴上的轴承套与轴承1过盈配合,连接轴与轴承1为过渡配合。
[0024]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为了减少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转动阻力,壳体、风向标、扇叶,连接轴和支撑轴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作,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采用连接轴与支撑轴采用深沟球轴承配合,以及支撑轴与水箱中的轴承套筒也采用深沟球轴承配合,极大的减小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随风转动的阻力。使得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喇叭口时刻能够始终顺应风向,提高杨絮收集的效率。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放置于较为空旷的风口处,底部水箱尽可能平放于地面或者一个平台。风夹杂着杨絮从风向自适应
杨絮收集器的喇叭口吹入,杨絮随风飘进喇叭口穿过扇叶随即落在纱网盘上,扇叶会随着气流转动,由于扇叶、纱网盘分别采用平键于与连接轴相连。因此扇叶转动会带动连接轴跟着转动,从而纱网盘也随着转动。纱网盘转动会将附着在纱网盘上的杨絮带入水箱,从而达到收集杨絮的目的。
[0025]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2),喇叭口进风口侧可放置一扇叶(3),扇叶(3)、轴承套(4)、纱网盘(5)套设在连接轴(6)上,轴承套(4)通过轴承1(7)与连接轴(6)同轴心相连,支撑轴(10)下侧与水箱(8)的底座套筒(16)通过2个轴承2(9)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1)、支撑轴(10)、风向标主杆(1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扇叶(3)与连接轴(6)通过平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加,陈强,于海群,袁湘月,赵祎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