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2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包括换热器主体、循环盘管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内置有循环盘管机构,循环盘管机构包括U形管、折流板,U形管上套设有折流板;所述U形管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U形管的出水端连接排水管,进水管、排水管分别与换热器主体的上下两端连接,换热器主体连接流体入管、流体出管,进水管的顶端连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盒、过滤网筒和集污盒。本方案在高温循环结构的入水口处增设有过滤机构,使其能够对进入高温循环结构中的水源进行过滤,并通过定期对过滤机构进行清理,能够极大的延长过滤机构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机构的过滤效率和质量,保障高温循环结构功能的正常使用。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
[0003]现有的热泵换热器大多采用管式换热器,此类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流体通过管体流进壳体内部时,大多是通过在入口处增加过滤组件对流体中的杂质进行清理,但是过滤组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流体中的杂质越积越多,导致进水管的进水量逐渐减少,严重影响着换热器功能的正常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高温循环结构采用的过滤组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清理,导致进水管的进水量容易降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包括换热器主体、循环盘管机构和过滤机构;<br/>[0007]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内置有循环盘管机构,循环盘管机构包括U形管、折流板,U形管上套设有折流板;所述U形管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U形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进水管、排水管分别与换热器主体的上下两端连接,换热器主体上还连接有流体入管、流体出管;
[0008]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盒、过滤网筒和集污盒,过滤盒的进水口与流体源连接,过滤盒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连接有多组相互套接的过滤网筒,过滤网筒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集污盒,集污盒的底端固定在过滤盒的底端,集污盒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放水管,放水管上连接有控制阀。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前盖板和分流隔板,所述前盖板与壳体的前端连接,壳体与前盖板的连接处连接有管板,前盖板的内部连接有分流隔板。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
流隔板固定在管板的中部,将管板分为上下两部分,U形管的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管板的上、下半部分连接,前盖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水管、排水管连接,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流体入管、流体出管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过渡管,过渡管共有两组,两组过渡管分别与过滤盒的上下两端连接,上下两组过渡管远离过滤盒的一端分别与流体源、进水管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网筒的顶端与过滤盒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集污盒的顶端开设有网筒插槽,过滤网筒固定在网筒插槽内,过滤网筒的网孔大小由内至外依次递减,方便对流体进行层层过滤。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网筒的顶端内腔壁上连接有清理刮板,清理刮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杆与过滤网筒连接,使其能够在集污盒拆卸的过程中对过滤网筒进行同步清理。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提出的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本方案针对现有的高温循环结构存在的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在高温循环结构的入水口处增设有过滤机构,使其能够对进入高温循环结构中的水源进行过滤,并通过定期对过滤机构进行清理,能够极大的延长过滤机构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机构的过滤效率和质量,保障高温循环结构功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盘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集污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
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6]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包括换热器主体100、循环盘管机构200和过滤机构300;
[0029]所述换热器主体100的内部内置有循环盘管机构200,循环盘管机构200包括U形管201、折流板202,U形管201上套设有折流板202;所述U形管201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203,U形管201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204,进水管203、排水管204分别与换热器主体100的上下两端连接,换热器主体100上还连接有流体入管205、流体出管206;
[0030]所述进水管203的顶端连接过滤机构300,所述换热器主体100包括壳体101、前盖板102和分流隔板103,所述前盖板102与壳体101的前端连接,壳体101与前盖板102的连接处连接有管板104,前盖板102的内部连接有分流隔板103。
[0031]所述分流隔板103固定在管板104的中部,将管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主体(100)、循环盘管机构(200)和过滤机构(300);所述换热器主体(100)的内部内置有循环盘管机构(200),所述循环盘管机构(200)包括U形管(201)、折流板(202),所述U形管(201)上套设有折流板(202);所述U形管(201)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203),所述U形管(201)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204),所述进水管(203)、排水管(204)分别与换热器主体(100)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100)上还连接有流体入管(205)、流体出管(206);所述进水管(203)的顶端连接过滤机构(300),所述过滤机构(300)包括过滤盒(301)、过滤网筒(302)和集污盒(303),所述过滤盒(301)的进水口与流体源连接,所述过滤盒(301)的出水口与进水管(203)连接;所述过滤盒(301)的内部连接有多组相互套接的过滤网筒(302),所述过滤网筒(302)的底端连接有集污盒(303),所述集污盒(303)的底端固定在过滤盒(301)的底端,所述集污盒(30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放水管(3032),所述放水管(3032)上连接有控制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00)包括壳体(101)、前盖板(102)和分流隔板(1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冬齐正荣刘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杰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