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近年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导致煤矿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煤炭的开采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一环。
[0003]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需通过提前预测工作面内部异常构造,制定合理的采煤方案,以保证安全高效的生产。目前常用的煤层构造探测方法有地震勘探法和矿井探地雷达勘探法。其中地震勘探法具有横向分辨率高、信噪比高等优势,有利于确定煤矿结构,探测工作面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复杂构造,但对于一些微小构造信息(如断层、塌陷等)不能很好地解释,且在复杂地貌下可能形成目标的偏移;矿井探地雷达勘探法的探测效率高、精度高、便携性好,并且能够准确探测微小构造,但探测深度较浅,无法对工作面进行全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融合了地震数据、矿井雷达数据“静
‑
动”信息,能够高效率、高精度地在不同深度下精确探测矿井煤层构造,特别是一些微小构造信息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包括地震数据库、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管理解释中心;所述地震数据库为矿井三维地震解释数据,用于对煤层的整体构造形成初步的解释成果;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为使用矿井雷达对煤层结构信息进行探测,并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形成对比验证;所述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用于对地震勘探数据与矿井雷达数据结合进行互相比对及融合分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地震数据库是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初步构建矿井煤层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是在综合了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线性增强相干体技术,获得地震多属性分析预测结果,构建地震勘探区内构造的高精度地质模型。
[0007]进一步的,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雷达天线、雷达主机、移动装置和供电装置;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跟踪探测煤层构造信息,采集的数据将在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用于修正、补充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的煤层构造信息;其中:所述雷达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雷达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为300MHz;所述雷达主机与雷达天线相连,通过雷达发射天线向煤层发射电磁波、由雷达接
收天线接收煤层构造相关数据,并通过主机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显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载物平台和四个移动车轮,移动车轮分别位于载物平台四角,用于矿井雷达的移动,通过智能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操控实现对煤层进行跟踪探测;雷达主机、雷达天线被固定于载物平台上;所述供电装置为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供电。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为长宽高150mm
×
100mm
×
95mm的可充电电瓶,电瓶型号为12V14AH/20HR,使用绝缘塑料外壳封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由多个主机控制终端组成,用于将矿井雷达数据与地震勘探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对二者进行相互验证及对比分析,利用矿井雷达跟踪探测的动态结果,对研究区内初步解释的构造结果进行标定,对煤层构造进行跟踪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更新预报,打破地震勘探以最终解释“静态结论”的局限,为地震勘探的精细化反演与解释提供基础。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包含了可对煤层整体构造形成初步的解释成果的地震数据库,使用矿井雷达对煤层结构信息进行探测并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形成对比验证的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将地震勘探数据与矿井雷达数据结合进行互相比对及融合分析的数据管理解释中心。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智能高效,使用地震勘探法和探地雷达勘探法相互配合勘探,通过反复彼此验证以增强解释的准确性,既融合了地震勘探法勘探深度深、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又融合了矿井探地雷达勘探法工作效率高、浅层勘探精度高的优势,能够克服单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局限性及无对比验证情况下解释的多解性,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地在不同深度下精确探测矿井煤层构造,特别是一些微小构造信息。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如下:1
‑
地震数据库,2
‑
数据管理解释中心,3
‑
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4
‑
雷达天线,5
‑
雷达主机,6
‑
供电装置,7
‑
移动车轮,8
‑
载物平台,9
‑
巷道顶板,10
‑
巷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包括地震数据库1、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3、数据管理解释中心2;所述地震数据库1为矿井三维地震解释数据,用于对煤层的整体构造形成初步的解释成果;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为使用矿井雷达对煤层结构信息进行探测,并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形成对比验证;所述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用于对地震勘探数据与矿井雷达数据结合进行互相比对及融合分析。所述地震数据库2是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初步构建矿井煤层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是在综合了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线性增强相干体技术,获得地震多属性分析预测结果,构建地震勘探区内构造的高精度地质模型。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3包括雷达天线4、雷达主机5、移动装置和供电装置6;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跟踪探测煤层构造信息,采集的数据将在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用于修正、补充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的煤层构造信息;其中:所述雷达天线4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雷达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为300MHz;所述雷达主机5与雷达天线4相连,通过雷达发射天线向煤层发射电磁波、由雷达接收天线接收煤层构造相关数据,并通过主机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显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载物平台8和四个移动车轮7,移动车轮7分别位于载物平台8四角,用于矿井雷达的移动,通过智能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操控实现对煤层进行跟踪探测;雷达主机5、雷达天线4被固定于载物平台8上;所述供电装置6为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供电,所述供电装置为长宽高150mm
×
100mm
×
95mm的可充电电瓶,电瓶型号为12V14AH/20HR,使用绝缘塑料外壳封装。
[0016]所述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数据库(1)、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3)、数据管理解释中心(2);所述地震数据库(1)为矿井三维地震解释数据,用于对煤层的整体构造形成初步的解释成果;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3)为使用矿井雷达对煤层结构信息进行探测,并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形成对比验证;所述数据管理解释中心(2)用于对地震勘探数据与矿井雷达数据结合进行互相比对及融合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库(1)是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初步构建矿井煤层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是在综合了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线性增强相干体技术,获得地震多属性分析预测结果,构建地震勘探区内构造的高精度地质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震
‑
雷达的煤层构造综合预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3)包括雷达天线(4)、雷达主机(5)、移动装置和供电装置(6);矿井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跟踪探测煤层构造信息,采集的数据将在数据管理解释中心用于修正、补充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的煤层构造信息;其中:所述雷达天线(4)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雷达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和,王大龙,崔凡,胡兵,殷裁云,顾雷雨,王海军,李义朝,曹睿,曹运飞,杨雷雷,廖留雄,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