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15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涉及行走式喷灌机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压板、下滑轮、上滑轮架、上滑轮、去泥装置支架、去泥装置、编码器、信号检测系统、八型架、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下滑轮轴、联轴器、编码器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滑轮、上滑轮和去泥装置把PE管固定在一条垄间,保护作物生长和去除PE管携带的泥泞泥土,同时减小PE管与地面的摩擦力,通过编码器检测PE管的移动速度。该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减少对农作物的破坏,降低了劳动强度,对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具有重要意义。要意义。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式喷灌机
,特指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喷灌机主要包括大型中心支轴式喷灌机、中型卷盘式喷灌机和轻小型喷管机组。大型中心支轴式喷灌机主要应用于美国,中型卷盘式喷灌机主要应用于欧洲、我国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中型卷盘式喷灌机一直存在自动化层度不高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卷盘式喷灌机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0003]移动喷灌机适用于长方形地块,大面积灌溉,土地利用率高,灌水覆盖面积可达,洒水均匀,节省能耗,降低运行成本。中国专利CN103931471A公布了一种“自走式卷盘喷灌机”,它主要实现了卷盘式喷灌机自行走的功能,但是采用的是牵引方式实现喷灌机的行走,其结构复杂且未实现智能控制。同时,采用卷盘式喷灌机,存在移动喷灌体积大、笨重,水压大等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移动喷灌的生产成本。
[0004]由于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携带卷盘行驶,PE管的移动速度、每一层排列的PE管区间大于每列的作物间距,同时灌溉后的泥土较泥泞,回收PE管时携带大量泥土。为了解决PE管的移动速度、PE管直线排列和去除泥土的问题,为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设计了辅助装置,农业机械学报“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2009年第11期)对折射式喷头和软管灌溉的析架式卷盘喷灌机的灌溉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灌水器的行走速率是影响机组水量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的PE管移动速度实时检测对于高地隙车身行驶速度与卷盘放管线速度配合具有重要意义。经检索,关于PE管直线排列和去除泥土的问题暂无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的辅助装置,解决了卷盘放PE管时横向移动破坏农作物的问题,同时还具有去除泥泞的泥土、检测PE管的移动速度和减小PE管摩擦力的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压板、下滑轮、编码器、信号检测系统、八型架、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下滑轮轴、联轴器、编码器架,所述八型架包括两个相连的杆件,所述杆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滑轮两侧形成八型架的头部,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所述压板;每个所述压板上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用于与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相连,所述八型架按长度分成三等分,在等分点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将两个所述杆件相连,用于保持所述辅助装置结构的稳定;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一端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二孔位,通过所述下滑轮轴依次穿过一个所述杆件的第二孔位、下滑轮的中心孔位和另一所述杆件的第二孔位,将两个所述杆件连接于所述下滑轮两侧;所述下滑轮轴穿过所述杆件后与所述联轴器
连接,所述联轴器套在所述编码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编码器通过标准螺栓连接所述编码器架,所述编码器架焊接在所述八型架上,所述信号检测系统与编码器连接,用于显示PE管的移动速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连接有上滑轮架,所述上滑轮架上连接有上滑轮,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相对。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轮架呈U型,所述U型上滑轮架开口的两个端部分别和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上滑轮套在呈U型的所述上滑轮架的底座中间。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滑轮架上通过去泥装置支架连接有去泥装置,所述去泥装置呈圆筒型并在贯穿的边口有圆形刀口,用于去除泥泞的泥土。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滑轮、上滑轮和去泥装置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上滑轮架与所述八型架保持80度的外侧倾斜角,把PE管压紧在所述下滑轮上,所述去泥装置与所述上滑轮架保持90度外侧倾斜角,使PE管穿过所述去泥装置的孔位和所述下滑轮与上滑轮的间隙后向下倾斜。
[00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杆件间的间距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递增。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下滑轮、上滑轮和去泥装置把PE管固定在一条垄间,保护作物生长和去除PE管携带的泥泞泥土,同时减小PE管与地面的摩擦力,通过编码器检测PE管的移动速度。该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减少对农作物的破坏,降低了劳动强度,对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具有重要意义。
[0014]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主视图;
[0017]图2为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俯视图。
[0018]图中,1、压板;2、杆件;3、下滑轮;4、上滑轮架;5、上滑轮;6、去泥装置支架;7、去泥装置;8、编码器;9、信号检测系统;10、八型架;11、第一支撑;12、第二支撑;13、下滑轮轴;14、联轴器;15、编码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
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请参阅图1

2,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压板1、下滑轮3、上滑轮架4、上滑轮5、去泥装置支架6、去泥装置7、编码器8、信号检测系统9、八型架10、第一支撑11、第二支撑12、下滑轮轴13、联轴器14、编码器架15,所述八型架10包括两个相连的杆件2,所述杆件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杆件2间的间距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递增;两个所述杆件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滑轮3的两侧形成八型架10的头部,两个所述杆件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所述压板1,每个所述压板1分别有两个贯穿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用于与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相连,把所述八型架10按长度分成三等分,在等分点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11和所述第二支撑12将两个所述杆件2相连,用于保持所述辅助装置结构的稳定,所述八型架10关于中心轴对称,两个所述杆件2的第一端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二孔位,通过所述下滑轮轴13依次穿过一个所述杆件2的第二孔位、下滑轮3的中心孔位和另一所述杆件2的第二孔位,将两个所述杆件2连接于所述下滑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压板、下滑轮、编码器、信号检测系统、八型架、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下滑轮轴、联轴器、编码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型架包括两个相连的杆件,所述杆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滑轮两侧形成八型架的头部,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所述压板;每个所述压板上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用于与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相连,所述八型架按长度分成三等分,在等分点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将两个所述杆件相连,用于保持所述辅助装置结构的稳定;两个所述杆件的第一端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二孔位,通过所述下滑轮轴依次穿过一个所述杆件的第二孔位、下滑轮的中心孔位和另一所述杆件的第二孔位,将两个所述杆件连接于所述下滑轮两侧;所述下滑轮轴穿过所述杆件后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套在所述编码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编码器通过标准螺栓连接所述编码器架,所述编码器架焊接在所述八型架上,所述信号检测系统与编码器连接,用于显示PE管的移动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隙行走式喷灌机辅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跃潘绪伟李红曹璞钰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流体机械温岭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