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包括用于通过经股静脉进入右心室以将一个或多个导管穿引到右心室的心尖或底部的设备和技术。通过心脏的静脉侧或右侧刺入室间隔壁中进入以左心室,导管可以穿过以向上转弯,指向二尖瓣。从左心室中的这个进入点,可以缝合和栓系连枷状二尖瓣瓣叶,将它拉回到适当的位置,并用右心室中的接地锚重新附接,或者将锚嵌入间隔壁中。室间隔壁横穿技术可以包括同轴导管穿过第一进入导管,其中第一进入导管可以充当引导件,以将内部或第二同轴导管引向连枷状二尖瓣瓣叶。向连枷状二尖瓣瓣叶。向连枷状二尖瓣瓣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尖瓣瓣叶拴系
[0001]本申请为申请日2016年12月30日、申请号CN201680082601.9(PCT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69567)标题为“二尖瓣瓣叶拴系”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心脏治疗装置和技术,特别涉及用于二尖瓣修复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心脏包括四个心脏瓣膜,这些瓣膜允许血液在一个方向上通过心脏的四个心腔。这四个瓣膜是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四个心腔是右心房和左心房(上部心腔)以及右心室和左心室(下部心腔)。
[0004]二尖瓣由两个瓣叶形成,这两个瓣叶被称为前瓣和后瓣,它们响应于由心脏的泵送施加在瓣叶上的压力而打开和关闭。关于二尖瓣,存在几个可能发展或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二尖瓣返流(MR),其中二尖瓣瓣叶没有正确关闭,这可能导致二尖瓣泄漏。严重的二尖瓣返流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并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有几种技术旨在纠正二尖瓣返流,包括瓣膜置换、腱索缩短或置换和二尖瓣瓣环修复,瓣环修复也称为瓣环成形术。
[0005]纠正二尖瓣返流的现有技术包括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且患者正在体外循环时通过心脏直视手术修复二尖瓣。这种技术具有高度侵入性,具有固有的风险。希望提供一种用于修复二尖瓣的侵入性较小的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文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修复患者心脏的二尖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延伸穿过心脏的静脉侧或右侧的导管进入患者心脏的右心室以进入左心室,并且用导管固定二尖瓣瓣叶。
[0007]本文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腱索置换系统,其可以包括导管和腱索置换植入物。导管可以具有细长的柔性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导管可以被构造成经血管进入右心室,通过室间隔进入左心室。腱索置换植入物可以由导管可部署地携带。腱索置换植入物可以包括细长主体,该细长主体具有带有近侧组织锚的近端和带有二尖瓣瓣叶附接锚的远端。
[0008]本文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修复二尖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导管经血管进入右心室,并将导管延伸穿过室间隔并进入左心室,以及用导管部署腱索置换植入物。
附图说明
[0009]图1AA示出了左心室中正常的二尖瓣瓣叶连接部,包括从二尖瓣瓣叶的自由边缘到乳头肌的腱索附件。
[0010]图1A示出了断裂的腱索附件。
[0011]图1示出了用于通过经股静脉进入右心室以将一个或多个导管穿引到右心室的心尖或底部的技术。
[0012]图2示出了通过心脏的静脉侧或右侧刺入室间隔壁中以进入左心室的导管。
[0013]图3示出了第一和第二导管,这些导管可以被操纵以定位远侧末端,从而捕获二尖瓣瓣叶的边缘。
[0014]图4示出了可用于将两个导管的末端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磁体。
[0015]图4A示出了穿过二尖瓣瓣叶的缝合线环,其通过下导管栓系回,并在心尖或室间隔壁处附接到锚。
[0016]图5示出了接地插头。
[0017]图5A示出了分离左心室和右心室的组织壁或室间隔壁组织内的内部锚。
[0018]图5AA示出了间隔锚。
[0019]图5B示出了内部锚和心尖锚的实施例。
[0020]图6示出了位于心脏内的接地锚。
[0021]图7示出了螺旋锚。
[0022]图8示出了自颈静脉起的通路还将提供进入腔静脉和右心室的通路,和/或通过跨间隔穿刺进入左心房的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左心室中的正常二尖瓣瓣叶10连接部包括从二尖瓣瓣叶10的自由边缘到乳头肌14的腱索附件12,如图1AA所示。
[0024]通过将瓣叶重新附接到乳头肌,可以用缝合线以外科方式完成对连枷状瓣叶(图1A中所示的断裂腱索7)的修复和重新连接。另一种技术是类似于名为NeoChord的公司开发的技术的连枷状瓣叶的经心尖重新连接。
[0025]一种不同的技术是通过股静脉18进入右心室16,将一根或多根导管20穿引到右心室16的心尖或底部,如图1所示。入口将从腹股沟的股静脉18开始,向上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24,通过三尖瓣22到达右心室16的底部。通过心脏的静脉侧或右侧刺入室间隔壁19中以进入左心室26,导管20可以穿过以向上转弯,指向二尖瓣28,如图2所示。从左心室26中的这个进入点,可以缝合和栓系连枷状二尖瓣瓣叶,将它拉回到适当的位置,并用右心室16中的接地锚重新附接,或者将锚嵌入间隔壁中。室间隔壁横穿技术可以包括同轴导管30穿过第一进入导管20,其中第一进入导管20可以充当引导件,以将内部或第二同轴导管30引向连枷状二尖瓣瓣叶。如图3所示,第一导管20和第二导管30都可以被操纵以定位远侧末端方向来捕获二尖瓣瓣叶的边缘。穿针可以穿过以将缝合线穿引通过二尖瓣瓣叶,以便将瓣叶重新附接到心脏的下心腔,进入间隔壁或横过间隔壁并锚定在右心室中。将系绳穿过二尖瓣瓣叶并穿过第二内部导管30返回并附接到接地锚,瓣叶将被拉到合适的位置,复制可能已经失效或断裂的腱索附件。新缝合线与接地锚的附接可以通过打结、滑动单向止动器或其它手段来实现,以将锚和缝合线接合在一起。单线附接或多条线将允许在不同的力矢量中分担或拉动载荷,从而在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二尖瓣瓣叶的接地点。如图3所示,二次心房进入可以通过静脉系统通过经间隔穿刺到达二尖瓣上方来实现,以将附加导管32传递到
左心房中,用于定位在连枷状瓣叶上方。从上方和下方实现瓣叶的第二次固定将允许在回声和荧光透视下观察瓣叶边缘内的正确定位和缝合线附接。在每个导管的末端可以是磁体36、34,以将每个导管30、32的末端相对于彼此定位,如图4所示。磁体36、34可以具有通孔或中心管腔,以将丝、缝合线43或其它物品从一个末端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末端。缝合线环41将穿过二尖瓣瓣叶27,并通过下导管30栓系回,并在心尖或室间隔壁处附接到锚,如图4A所示。
[0026]接地插头或锚40可以类似于用于闭合ASD的Amplatz装置,或者类似于用于将力分配到较大区域的另一装置,该较大区域将载荷分配到右心室或室间隔壁内的较大表面区域上,如图5所示。将缝合线固定在右心室内的另一种方式是将缝合线附接到拭子(脱指棉)73或其它垫上,以将载荷分散在右心室内。一种替代技术是将内部锚42嵌入分离左心室和右心室的组织壁或室间隔壁组织内,如图5A所示。图5B和5AA的内部锚50可以从上方或者从左心房递送,通过间隔通路并穿过二尖瓣瓣叶,以将二尖瓣瓣叶连接到缝合线43并进入右心室和左心室之间的间隔壁,从而将它固定到诸如锚的内部结构,以在缝合线拉紧期间阻止移动。如图5A所示,内部锚可以包括倒钩80和缝合线夹持器82。也可能有利的是,将锚的一部分延伸到左心房中远离间隔壁处以将切点定位在二尖瓣瓣叶的附接点的正下方。这将提供到上方和下方附接点的直线,而没有围绕间隔壁入口的扭矩或力矩,并且不会干扰任何其它腱索结构或乳头肌。锚出口处的应变消除部也可以阻止由于缝合线的循环加载可能是应力集中的区域而引起的缝合线的微振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腱索置换系统,包括:导管,其具有细长的柔性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导管被构造成用于经血管进入右心室、穿过室间隔并进入左心室;由所述导管可部署地承载的腱索置换植入物,所述腱索置换植入物包括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具有带有近侧组织锚的近端和带有二尖瓣瓣叶附接锚的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腱索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组织锚包括用于接合心脏的心尖处的组织的螺旋组织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腱索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组织锚包括用于接合跨间隔横穿的右心室表面的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腱索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组织锚包括拭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腱索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腱索置换植入物承载在所述管状主体内。6.一种修复患者心脏的二尖瓣的方法,所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管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