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迁学院专利>正文

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08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m(x)等于单位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1(x)乘以实际模数m的平方,即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外啮合齿轮泵/马达的
,具体涉及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啮合齿轮泵/马达,简称泵/马达,为一对原理相反结构基本一致的液压元件,其核心部件的齿轮副一般有两个同尺寸渐开线齿轮组成,虽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但也均存在着因重合度大于1带来最大困油压力所引发液压冲击、最小困油压力所引发的空化等困油现象,极大影响着泵/马达的使用寿命,制约着泵/马达的进一步发展,尤其高速化发展,重合度越大,困油现象越严重。其中,齿轮副的齿廓形状及其尺寸大小直接决定了困油性能的好坏。正如圆表示形状、直径反映尺寸大小一样,齿数、压力角、啮合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变位系数,甚至齿宽系数只是反映齿轮的形状,统称为齿形参数,唯有模数才是真正体现尺寸大小的齿轮参数,称之为尺寸参数。泵/马达按特定目标设计后的齿形参数是确定的,如CN109372743B、CN213117359U、CN111442074A的轻量化齿形参数,CN111520454B、CN111079269A的低脉动齿形参数等。在齿形参数确定的基础上,通常采用不同的模数结合齿轮宽度的调整来满足产品实际的工况要求,比如泵的排量要求等。目前,采用齿轮副中心线为对称线的双卸荷槽设置是困油现象最有效的缓解措施,如CN111502986B、CN209164073U,CN209164074U等,缓解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困油压力计算及其极值评估与控制,而困油压力的精确计算,完全取决于卸荷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如CN114704460A等。虽可通过扫过面积法进行卸荷面积的计算,但所涉因素多,计算量大,尤其根切时的计算误差更大,极不利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所运用。
[0003]当下,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都已掌握了三维软件的使用,基于卸荷面积三维特征的面测量,不失为一个高效快捷的获取方法。即便如此,针对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卸荷面积的逐一测量,效率仍然不高。由此,有必要探索出同齿形参数下卸荷面积与模数的内在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m(x)等于单位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1(x)乘以实际模数m的平方。为泵/马达的困油现象,更好地实现极值困油压力的精准评估与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控制,及利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所运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所述齿轮泵/马达包括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所述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包括主动渐开线齿轮、从动渐开线齿轮和齿轮副两侧的前端浮动侧板、后端浮动侧板四部分,所述主动渐开线
齿轮和从动渐开线齿轮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和后端浮动侧板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和后端浮动侧板在与齿轮副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由齿轮副啮合过程确定困油区间及其位置变量:
[0008]在齿轮副的周期性啮合过程中因齿轮副重合度ε大于1的传动需要,所以其存在一个由双齿啮合和两端浮动侧板围成的困油腔及其困油过程,设F为节点P到双齿啮合中先进入啮合点N1间的啮合线长度,x=2F/Pb为一能反映困油过程的无量纲位置变量,其中,Pb为基圆节距,等于N1到后进入啮合点N2之间的啮合线长度,由此得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和大侧隙渐开线齿轮副下困油过程的压缩区间为
[0009]2‑
ε≤x≤1(1)和困油过程的膨胀区间为
[0010]1≤x≤ε(2)
[0011]步骤二、同齿形参数单位模数下卸荷面积拟合多项式的创建步骤为:
[0012]步骤1、绘制出同齿轮参数单位模数下齿轮副的三维模型;
[0013]步骤2、绘制出啮合线和卸荷槽槽口线,并投影出围成卸荷面积区域的主动渐开线齿轮和从动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
[0014]步骤3、拉伸出围成卸荷面积区域的三维模型;
[0015]步骤4、测量出单位模数下困油压缩区间8等分困油位置下的9个卸荷面积值;
[0016]步骤5、由步骤4测得的9个卸荷面积值,得出单位模数下困油压缩区间内卸荷面积A1(x)的拟合多项式;
[0017]其中,同齿形参数单位模数下困油膨胀区间内的卸荷面积由A1(x)关于x=1.0对称得到;
[0018]步骤三、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计算:
[0019]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m(x)等于单位模数下的卸荷面积A1(x)乘以实际模数m的平方,即
[0020]A
m
(x)=m2A1(x)(2-ε≤x≤1)(3)
[0021]其中,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困油膨胀区间内的卸荷面积由Am(x)关于x=1.0对称得到。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使用的绘制软件为UGNX/GC工具箱。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由单位模数下卸荷面积三维特征的面测量值,乘以实际模数的平方,就可得到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方法高效快捷,从而为泵/马达后续困油压力的精确计算及其极值评估,以及设计中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卸荷面积数据。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齿轮副和浮动侧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困油压缩区间及其位置变量示意图;
[0027]图3为同齿形参数和1、1.5、2不同模数下卸荷面积测量值的对比示意图;
[0028]其中:1、主动渐开线齿轮,2、从动渐开线齿轮,3、前端浮动侧板,4、后端浮动侧板,5、对称双矩形卸荷槽,6、大侧隙,7、大侧隙困油腔,8、卸荷面积区域,O1、主动渐开线齿轮中
心,O2、从动渐开线齿轮中心,N1、双齿啮合中先进入啮合点,N2、双齿啮合中后进入啮合点,P、节点,F为PN1间的啮合线长度,x、困油过程的无量纲位置变量,A
m
、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的卸荷面积,B、对称双矩形卸荷槽的设置尺寸,α

、啮合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0]如图1~3所示,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所述齿轮泵/马达包括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所述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包括主动渐开线齿轮1、从动渐开线齿轮2和齿轮副两侧的前端浮动侧板3、后端浮动侧板4四部分,所述主动渐开线齿轮1和从动渐开线齿2轮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3和后端浮动侧板4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和3后端浮动侧板4在与齿轮副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对称双矩形卸荷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齿形参数不同模数下齿轮泵/马达困油卸荷面积的快速求解方法,所述齿轮泵/马达包括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所述齿轮副和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包括主动渐开线齿轮、从动渐开线齿轮和齿轮副两侧的前端浮动侧板、后端浮动侧板四部分,所述主动渐开线齿轮和从动渐开线齿轮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和后端浮动侧板完全相同,所述前端浮动侧板和后端浮动侧板在与齿轮副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由齿轮副啮合过程确定困油区间及其位置变量:在齿轮副的周期性啮合过程中因齿轮副重合度ε大于1的传动需要,所以其存在一个由双齿啮合和两端浮动侧板围成的困油腔及其困油过程,设F为节点P到双齿啮合中先进入啮合点N1间的啮合线长度,x=2F/Pb为一能反映困油过程的无量纲位置变量,其中,Pb为基圆节距,等于N1到后进入啮合点N2之间的啮合线长度,由此得对称双矩形卸荷槽和大侧隙渐开线齿轮副下困油过程的压缩区间为2

ε≤x≤1(1)和困油过程的膨胀区间为1≤x≤ε(2)步骤二、同齿形参数单位模数下卸荷面积拟合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