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07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消能器的安装于悬臂混凝土墙内;悬臂混凝土墙外侧设置填充墙;包括:柔性填充层、覆盖层;柔性填充层内嵌于填充墙和悬臂混凝土墙之间,且柔性填充层厚度不小于100mm;覆盖层盖设于消能器的安装孔端面上;悬臂混凝土墙外侧壁、柔性填充层外侧壁、消能器与填充墙处于同一平面内。通过将悬臂混凝土墙、消能器、柔性填充与填充墙设置于同一平面内,实现不影响消能器在地震下消耗地震能量,同时采用了常见的建筑材料,造价成本低;该结构施工方便,工程质量易控制。双层钢丝网能增加砂浆抹面层的附着能力,不会在消能器附近产生裂缝,在运用墙式连接消能器进行减震设计的建筑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应用
,特别是一种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减震隔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国家鼓励在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中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提高抗震性能”。
[0003]建筑工程中使用墙式连接消能器以实现减震设计的建筑越来越多,但现有消能器处的装修方式往往不合理。
[0004]施工现场中有的直接用砂浆将整个消能器包裹起来,但这样限制了消能器的运动、变形,影响消能器发挥耗能作用,难以达到设计的减震效果。而有的装修方式则用木板覆盖于消能器表面,再在木板外侧抹灰,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板会发生收缩、翘曲等变形,抹灰层会开裂、脱落,同时模板表面光滑,抹灰层难以附着,抹灰效果往往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消能器安装后砂浆包裹限制消能器的运动、变形;木板覆盖后期木板变形脱落难以保护消能器长期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消能器的安装于悬臂混凝土墙内;悬臂混凝土墙外侧设置填充墙;包括:柔性填充层、覆盖层;柔性填充层内嵌于填充墙和悬臂混凝土墙之间,且柔性填充层厚度不小于100mm;
[0007]覆盖层盖设于消能器的安装孔端面上;悬臂混凝土墙外侧壁、柔性填充层外侧壁、消能器与填充墙处于同一平面内;
[0008]覆盖层通过覆盖层组成部分聚四氟乙烯板固定于悬臂混凝土墙上。
[0009]优选地,覆盖层包括:聚四氟乙烯板、双层钢丝网、砂浆抹面层;聚四氟乙烯板顶面上设置双层钢丝网;双层钢丝网顶面上设置砂浆抹面层。
[0010]优选地,柔性填充层为防火岩棉层。
[0011]优选地,柔性填充层外表面上设置双层钢丝网;双层钢丝网外表面上设置砂浆抹面层。
[0012]优选地,消能器安装孔开设于悬臂混凝土墙中部。
[0013]优选地,消能器的安装孔相对端面开设于悬臂混凝土墙端面上;覆盖层分别盖设于悬臂混凝土墙两端的开口上。
[0014]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5]1)本申请所提供的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通过将容纳设置消能器的悬臂
混凝土墙表面设置覆盖层、聚四氟乙烯板、双层钢丝网、砂浆抹面层、柔性填充实现对消能器的保护,并将悬臂混凝土墙、消能器、柔性填充与填充墙设置于同一平面内,实现不影响消能器在地震下消耗地震能量,同时采用了常见的建筑材料,造价成本低;该结构施工方便,工程质量容易控制。双层钢丝网能增加砂浆抹面层的附着能力,不会再消能器附近产生裂缝,在运用墙式连接消能器进行减震设计的建筑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0016]2)本申请所提供的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通过设置覆盖层起到了隔绝空间的作用,同时起到了隔音、防潮、防湿的功能。柔性填充层能避免悬臂墙和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挤压、碰撞,不会影响消能器在地震作用下发挥耗能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安装状态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B

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C

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D

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覆盖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填充墙;2、悬臂混凝土墙;3、消能器;4、覆盖层;5、聚四氟乙烯板;6、双层钢丝网抹灰层;7、砂浆抹面层;8、柔性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申请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0028]参见图1~6,本申请提供的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消能器3的安装于悬臂混凝土墙2内;悬臂混凝土墙2外侧设置填充墙1;包括:柔性填充层8、覆盖层4;柔性填充层8内嵌于填充墙1和悬臂混凝土墙2之间,且柔性填充层8厚度不小于100mm;
[0029]覆盖层4盖设于消能器3的安装孔端面上;悬臂混凝土墙2外侧壁、柔性填充层8外侧壁、消能器3与填充墙1处于同一平面内;
[0030]覆盖层4通过覆盖层4组成部分聚四氟乙烯板5固定于悬臂混凝土墙2上。
[0031]按此设置能实现对消能器3的有效遮挡和保护,同时安装方便且不会在使用中发生变形,不会限制效能器的正常运动,在保护消能器3的同时保护效能器功能的正常发挥。
[0032]优选地,覆盖层4包括:聚四氟乙烯板5、双层钢丝网、砂浆抹面层7;聚四氟乙烯板5顶面上设置双层钢丝网;双层钢丝网顶面上设置砂浆抹面层7。
[0033]优选地,柔性填充层8为防火岩棉层。
[0034]优选地,柔性填充层8外表面上设置双层钢丝网;双层钢丝网外表面上设置砂浆抹面层7。按此设置能实现对柔性填充层8的有效保护。
[0035]优选地,消能器3的安装孔开设于悬臂混凝土墙2中部。
[0036]优选地,消能器3的安装孔相对端面开设于悬臂混凝土墙2端面上;覆盖层4分别盖设于悬臂混凝土墙2两端的开口上。按此设置能实现对消能器3的全面保护。
[003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消能器(3)的安装于悬臂混凝土墙(2)内;悬臂混凝土墙(2)外侧设置填充墙(1);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填充层(8)、覆盖层(4);柔性填充层(8)内嵌于填充墙(1)和悬臂混凝土墙(2)之间,且柔性填充层(8)厚度不小于100mm;覆盖层(4)盖设于消能器(3)的安装孔端面上;悬臂混凝土墙(2)外侧壁、柔性填充层(8)外侧壁、消能器(3)与填充墙(1)处于同一平面内;覆盖层(4)通过覆盖层(4)组成部分聚四氟乙烯板(5)固定于悬臂混凝土墙(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连接消能器安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覆盖层(4)包括:聚四氟乙烯板(5)、双层钢丝网、砂浆抹面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雄王博梁佶赵耀张岩岩钟蓉陈勇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