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90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芯、包覆电池芯的多层套管结构、和用于将电池芯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导线束,多层套管结构至少包括:第1层套管;两个第1绝缘板;第2层套管;两个第2绝缘板;第3层套管,导线束被设置在电池芯的侧面,其至少一部分位于第1层套管与第3层套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电池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特定的多层套管结构能够确保可靠的防水性能。套管结构能够确保可靠的防水性能。套管结构能够确保可靠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电池组,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套管结构的防水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游戏机等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作为其电源的二次电池及其电池组的需求日益高涨,正在开发适合各种不同用途的电池组。
[0003]因应用场景不同,对电池组有不同的防水等级要求,现有技术中,当对电池组有较高的防水性和刚性的要求时,如图6所示,一般采用超声波焊接将硬质塑料管(1

)与位于电池芯(2)的端面处的端盖(3

)的边缘焊接在一起,导线束(4)从设置于端盖(3

)上的导线孔(5)穿出,然后再用胶水等密封材料对导线孔(5)进行密封,形成防水结构。在这种防水结构中,部件的设计复杂且材料成本较高,组装困难,并且组装而成的电池组的尺寸不稳定,偏差也大。此外,因电池结构的特殊性(例如尺寸太小等),有时常规的超声波焊接无法实施。
[0004]当对电池组的刚性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时,可以采用热缩套管替代硬质塑料管对电池芯进行密封。热缩套管在套上电池芯之前的尺寸(长度和直径)大于电池芯的尺寸,热缩后适度收缩而紧密贴合在电池芯的侧面,两端过长的部分被敛缝而包覆在电池芯的端面上,此时,可进一步采用防水胶对电池芯的两个端面进行密封,从而达到电池组整体的防水效果。
[0005]与采用塑料管和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相比,采用热缩套管的方式中的材料成本降低,不需开模,也无需进行超声波焊接,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有时不能达到很好的防水性能。
[0006]为了确保采用热缩套管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在热缩套管的内侧设置衬垫,在热缩套管的首端和尾端设置防水衬垫;专利文献2中报道了在热缩套管的内侧设置绝缘层,在电池芯的端面处设置绝缘板,在绝缘板上设置用于引出导线的孔,并用密封圈对孔的四周和热缩套管与绝缘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此外,专利文献3中报道了采用防水泡棉来代替流淌型防水胶。但这些现有技术均无法充分保证电池组的防水性能,有时无法避免由于单层热缩套管的破损而导致的防水失效。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CN211858747U
[0010]专利文献2:CN217956020U
[0011]专利文献3:CN217589195U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套管结构的防
水电池组,能够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确保可靠的防水性能。
[0013]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池芯、包覆所述电池芯的多层套管结构、和用于将所述电池芯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导线束,
[0014]所述多层套管结构至少包括:
[0015]第1层套管,其覆盖所述电池芯的整个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电池芯的两个电池端面上,形成第1敛缝部;
[0016]两个第1绝缘板,其分别覆盖所述电池芯的两个电池端面和所述第1敛缝部的表面;
[0017]第2层套管,其为分体结构,分别覆盖所述第1层套管的上下端部的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第1绝缘板的表面上,形成第2敛缝部;
[0018]两个第2绝缘板,其分别覆盖所述第1绝缘板和所述第2敛缝部的表面;
[0019]第3层套管,其覆盖所述第1层套管和所述第2层套管的整个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第2绝缘板的表面上,形成第3敛缝部,
[0020]所述导线束被设置在所述电池芯的侧面,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1层套管与所述第3层套管之间。
[0021]优选地,所述导线束至少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分别通过正极导板和负极导板与所述电池芯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另一端构成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导出端。
[0022]优选地,所述导出端从所述第2层套管与所述第3层套管之间延伸至外部。
[0023]优选地,所述正极导板和所述负极导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1绝缘板与所述第1敛缝部之间,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1层套管与所述第2层套管之间。
[0024]优选地,所述导线束还包括PTC热敏元件,所述PTC热敏元件与所述正极导板或所述负极导板相邻地设置,位于所述第1层套管与所述第2层套管之间。
[0025]优选地,所述第1绝缘板和所述第2绝缘板上均未设置贯通孔。
[0026]优选地,所述第1绝缘板和所述第2绝缘板为低吸湿率的PC绝缘板。
[0027]优选地,所述第1层套管、所述第2层套管和所述第3层套管为PVC热缩套管。
[0028]优选地,所述电池芯包括多节串联或并联的单电池。
[0029]优选地,所述单电池为镍氢二次电池或锂二次电池。
[0030]技术效果
[0031]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通过将以往的硬质塑料管替换为价格低廉的多层热缩套管和低吸湿率的绝缘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特定的多层套管结构能够确保电池组可靠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3]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中的电池芯套上第1层套管的状态示意图。
[0034]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中的导线束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0035]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中的电池芯套上第2层套管的状态示意图。
[0036]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中的电池芯套上第3层套管的状态示意图。
[0037]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防水电池组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的具体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0039]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4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水电池组具备电池芯(2)、包覆电池芯(2)的多层套管结构(1)、和用于将电池芯(2)与外部设备(未图示)电连接的导线束(4),所述多层套管结构(1)至少包括:第1层套管(11)、第2层套管(12)、第3层套管(13)、两个第1绝缘板(31)、和两个第2绝缘板(32)。
[0041]其中,第1层套管(11)覆盖电池芯(2)的整个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电池芯(2)的两个电池端面上,形成第1敛缝部(11a);两个第1绝缘板(31)分别覆盖电池芯(2)的两个电池端面和第1敛缝部(11a)的表面;第2层套管(12)为分体结构,分别覆盖第1层套管(11)的两个端部(即上下端部)的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第1绝缘板(31)的表面上,形成第2敛缝部(12a);两个第2绝缘板(32)分别覆盖两个第1绝缘板(31)和第2敛缝部(12a)的表面;第3层套管(13)覆盖第1层套管(11)和第2层套管(12)的整个侧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芯、包覆所述电池芯的多层套管结构、和用于将所述电池芯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导线束,所述多层套管结构至少包括:第1层套管,其覆盖所述电池芯的整个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电池芯的两个电池端面上,形成第1敛缝部;两个第1绝缘板,其分别覆盖所述电池芯的两个电池端面和所述第1敛缝部的表面;第2层套管,其为分体结构,分别覆盖所述第1层套管的上下端部的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第1绝缘板的表面上,形成第2敛缝部;两个第2绝缘板,其分别覆盖所述第1绝缘板和所述第2敛缝部的表面;第3层套管,其覆盖所述第1层套管和所述第2层套管的整个侧面,其两端分别敛缝在所述第2绝缘板的表面上,形成第3敛缝部,所述导线束被设置在所述电池芯的侧面,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1层套管与所述第3层套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束至少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分别通过正极导板和负极导板与所述电池芯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另一端构成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导出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增成王珊张琴戴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新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