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7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其包括:内饰件基材;设置于内饰件基材表面的热熔树脂薄膜;粘附于热熔树脂薄膜表面的PO泡棉;设置于PO泡棉表面的增强纤维布层;发泡成型于增强纤维布层表面的PU发泡板;以及粘附于PU发泡板表面的表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内饰件基材表面依次设置热熔树脂薄膜、PO泡棉、增强纤维布层、PU发泡板、及表皮,成型出汽车内饰件主体结构,减震吸音,同时不易收缩变形,增强了产品的成型性。增强了产品的成型性。增强了产品的成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前汽车内饰件的感官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关注,汽车行业的内饰件开始由原来的硬质塑料件转变为包覆内饰件。
[0003]目前传统汽车内饰件多为ABS或者PVC材料注塑成型,然后表面再包覆一层外表皮进行装饰。当车身震动过大,或者车内温度过高时,内饰件材料会产生收缩变形,时间一旦过长,该种变形会越发严重,导致异响,严重影响驾乘体验。
[0004]因此,一种不易收缩变形,且产品成型性好,一致性好的汽车内饰件结构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用于避免以往汽车内饰件容易收缩变形,产品一致性较差,成型性不好的麻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其包括:内饰件基材;设置于内饰件基材表面的热熔树脂薄膜;粘附于热熔树脂薄膜表面的PO泡棉;设置于PO泡棉表面的增强纤维布层;发泡成型于增强纤维布层表面的PU发泡板;以及粘附于PU发泡板表面的表皮。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增强纤维布层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共混成型。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饰件基材选自PVC或ABS。
[0009]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模具,通过注塑成型出内饰件基材;步骤b.围绕内饰件基材表明利用热风枪贴附热熔树脂薄膜;步骤c.裁剪PO泡棉,用烘枪进行局部胶水激活,然后沿着内饰件基材边缘进行粘附;步骤d.涂覆聚氨酯胶于增强纤维布层,然后将增强纤维布层沿着PO泡棉的线槽位置贴附;步骤e.通过发泡工艺在内饰件基材表面成型出PU发泡板;
步骤f.在PU发泡板表面喷涂水性聚氨酯胶,烘干后,利用热风枪贴附表皮,并裁切修剪边缘。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步骤b和步骤f中热风枪温度不高于35℃。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表皮厚度为1.2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内饰件基材表面依次设置热熔树脂薄膜、PO泡棉、增强纤维布层、PU发泡板、及表皮,成型出汽车内饰件主体结构,减震吸音,同时不易收缩变形,增强了产品的成型性。
[0013]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
[0015]内饰件基材10,热熔树脂薄膜20,PO泡棉30,增强纤维布层40,PU发泡板50,表皮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7]请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示意图。
[0018]如图所示,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其包括:内饰件基材10;设置于内饰件基材10表面的热熔树脂薄膜20;粘附于热熔树脂薄膜20表面的PO泡棉30;设置于PO泡棉30表面的增强纤维布层40;发泡成型于增强纤维布层40表面的PU发泡板50;以及粘附于PU发泡板50表面的表皮60。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内饰件基材10根据不同模具注塑成型之后,检验无质量问题后,在其表面粘附一层热熔树脂薄膜20,用于贴附PO泡棉30,提供一定的抗压减震效果,同时增强吸音性,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增强纤维布层40粘附在PO泡棉30的表面,用于过渡连接PU发泡板50,可以增强PU发泡板50的抗拉性,另外也能增强PU发泡板50的成型性,收缩变形的风险极大降低,产品的一致性更好。表皮60则选自真皮,耐磨性强,美观性好。进一步地,表皮60厚度为1.2mm。
[0020]优选一实施方式中,增强纤维布层40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共混成型,抗拉性好,耐用性高。
[0021]内饰件基材10选自PVC或ABS,选自广泛,轻量化耐用。
[002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模具,通过注塑成型出内饰件基材10;
步骤b.围绕内饰件基材10表明利用热风枪贴附热熔树脂薄膜20;步骤c.裁剪PO泡棉30,用烘枪进行局部胶水激活,然后沿着内饰件基材10边缘进行粘附;步骤d.涂覆聚氨酯胶于增强纤维布层40,然后将增强纤维布层40沿着PO泡棉30的线槽位置贴附;步骤e.通过发泡工艺在内饰件基材10表面成型出PU发泡板50;步骤f.在PU发泡板50表面喷涂水性聚氨酯胶,烘干后,利用热风枪贴附表皮60,并裁切修剪边缘。
[0023]其中,步骤b和步骤f中热风枪温度不高于35℃,避免胶水激活过渡,影响胶粘性。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饰件基材10表面依次设置热熔树脂薄膜20、PO泡棉30、增强纤维布层40、PU发泡板50、及表皮60,成型出汽车内饰件主体结构,减震吸音,同时不易收缩变形,增强了产品的成型性。
[0025]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件基材;设置于所述内饰件基材表面的热熔树脂薄膜;粘附于所述热熔树脂薄膜表面的PO泡棉;设置于所述PO泡棉表面的增强纤维布层;发泡成型于所述增强纤维布层表面的PU发泡板;以及粘附于所述PU发泡板表面的表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布层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共混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饰件基材选自PVC或ABS。4.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性好且不易收缩的汽车内饰件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模具,通过注塑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林赵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泉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