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675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药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包括0.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药物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能通过从吞噬体中逃逸、阻止溶酶体和吞噬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颠覆细胞自噬等多种特定的生存策略在胞内生存并增殖,建立继发性感染病灶,导致感染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目前,临床上对于胞内S.aureus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是,常规的抗菌药物多难以透过细胞膜屏障进入细胞起到高效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且细胞内保留和稳定性差。除此之外,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日益严重。因此,亟需新的策略用于治疗胞内S.aureus。
[0003]分选酶A(Sortase A,SrtA)是S.aureus感染过程中最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它可以将S.aureus多种表面蛋白锚定在细胞壁上,在S.aureus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报道,已经发现了多种能够抑制SrtA的分子,包括有机小分子、肽类似物和天然产物。天然药物以其安全性,稳定性好,较强的SrtA抑制作用等特点被广泛研究。但是,一般而言,SrtA抑制剂对S.aureus抗菌活性较弱,无法杀灭胞内S.aureus。因此,SrtA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有效地减少胞内S.aureus的数量。研究表明,天然药物具有副作用少、残留低、抗药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抗生素替代疗法。然而,天然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低、溶解性差等缺点,极大程度上限制其药效发挥和临床推广应用。因此,抑制S.aureus内化和胞内的繁殖两者联用,对实现高效的抑制胞内S.aureus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增强天然活性分子(天然药物)抗胞内S.aureus的活性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解决天然活性分子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一种自组装纳米粒,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包括0.17

0.24%的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
[0007]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包括天然活性分子A和天然活性分子B;
[0008]所述天然活性分子A为圣草酚、紫杉叶素和查尔酮中的一种;所述天然活性分子B为熊果酸、紫檀芪和齐墩果酸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为紫杉叶素和齐墩果酸的组合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为紫杉叶素和齐墩果酸质量比3.8

15.2:22.8的组合物。
[0011]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自组装纳米粒由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0.17

0.24%、稳定剂1.5

2.25%、溶媒25%和余量水组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醇、泊洛沙姆188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溶媒为甲醇、二甲基亚砜、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
[0014]按照上述配方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的自组装效率最佳,齐墩果酸的自组装率为90.82%

99.00%,紫杉叶素的自组装率为34.78%

55.61%。高于或者低于上述记载的参数范围均会影响自组装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一种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天然活性分子A和天然活性分子B溶解于溶媒中得到溶液A,将所述溶液A滴加到稳定剂水溶液中,超声处理后搅拌,得到所述自组装纳米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滴加具体为:在400

800r/min的搅拌速度下以1.0

2.0mL/min滴定速度进行滴加;所述超声处理具体为:180

360W功率超声处理2

5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6

18h。
[0018]按照上述制备方法的参数范围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的粒径均匀度最佳,粒径在424.7

604.3nm,分散指数在0.281

0.333。分散指数均小于0.5,表明制备自组装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均一。高于或者低于上述参数范围均会影响自组装纳米粒的粒径均匀度。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三,一种上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在制备治疗胞内细菌感染药物、减轻或调节细菌感染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大型专业设备,成本低。
[002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不仅能够抑制S.aureus入侵宿主细胞,而且增加天然药物的胞内浓度,从而减少胞内S.aureus的数量,有效地解决了胞内S.aureus的治疗难题。此外,自组装纳米粒改善天然药物溶解性,拓展其临床应用。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基于天然活性分子的自组装纳米粒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效的缓解炎症的发展,有助于消退炎症和组织修复。此外,自组装纳米粒的抗炎效果优于硫酸头孢喹肟乳房灌注剂。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实施例1中不同有机试剂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1

4的扫描电镜图。
[0025]图2为实施例1中不同稳定剂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3、5、6的扫描电镜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组装纳米粒10(OA

TAX NPs)对SrtA的抑制作用。。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组装纳米粒10对S.aureus的侵袭的抑制作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重大显著。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组装纳米粒10处理后的胞内S.aureus的涂布平板的照片。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组装纳米粒10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A表示Western blot检测OA

TAX NPs对S.aureus诱导的CD86和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B表示ELISA检测OA

TAX NPs对S.aureus诱导的炎性因子的变化水平;图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重大显著。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治疗组乳腺组织的载菌量;图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重大显著。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治疗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包括0.17

0.24%的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包括天然活性分子A和天然活性分子B;所述天然活性分子A为圣草酚、紫杉叶素和查尔酮中的一种;所述天然活性分子B为熊果酸、紫檀芪和齐墩果酸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为紫杉叶素和齐墩果酸的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为紫杉叶素和齐墩果酸质量比3.8

15.2:22.8的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自组装纳米粒由天然活性分子组合物0.17

0.24%、稳定剂1.5

2.25%、溶媒25%和余量水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醇、泊洛沙姆188和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书宇杨钮钮陈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