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43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属于水电站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置会导致杂物随着水流从拦污栅上下的间隙流入水电站,以及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地对拦污栅进行清理等技术问题。本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箱和综合箱,第一驱动箱和综合箱之间设置有滤网,第一驱动箱内靠近滤网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四个第一传动辊和四个第二传动辊,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驱动箱旋转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流入水电站的水中的杂物进行拦截,同时,自动对滤网进行定时清理以及集中储存清理出的杂物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电站水处理
,涉及一种拦污装置,特别是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力发电站,是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通常,中、小型水力发电站的拦水坝因地势而建造,因水道较窄,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水中漂浮的污物、杂物,如树枝、树叶、杂草,乃至生活垃圾常常威胁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为此,需要在大坝进水口前设置拦污装置。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申请号:201610232312.4;公开号:CN 105735217 A】。这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拦污栅支撑杆、拦污栅,其中,拦污栅采用单元组合结构,每一个拦污栅由拦污网、“回”型拦污支架、卡勾组成,拦污网固定连接于“回”型拦污支架构成的内框里,卡勾固定连接于“回”型拦污支架上;拦污栅支撑杆设有与卡勾相匹配的卡槽。该专利技术装置可对每一个独立的拦污栅进行更换,能够根据水位变化自由调节拦污栅的高度,并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拦污栅上附着的垃圾,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虽然根据水位变化自由调节拦污栅的高度,方便维修和更换,且能够实时感应和检测拦污栅拦截垃圾物的数量,以便及时清理,解决了需要人工现场检测的问题,但是,该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拦污栅,将拦污栅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来阻挡杂物,当拦污栅上附着了杂物之后,水流过拦污栅的阻力变大,从而会导致大部分杂物随着水流从拦污栅上下的间隙流入水电站,并且没有杂物收集装置,当水质较差时,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地对拦污栅进行清理,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流入水电站的水中的杂物进行拦截,同时,自动对滤网进行定时清理以及集中储存清理出的杂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箱和综合箱,第一驱动箱和综合箱之间设置有滤网,第一驱动箱内靠近滤网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四个第一传动辊和四个第二传动辊,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驱动箱旋转连接,第二齿轮与位于右上角的第一传动辊固定连接,第三齿轮啮合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位于左上角的第二传动辊固定连接,四个第一传动辊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四个第二传动辊上设置
有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清扫组件,第二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通孔组件,通孔组件所在的水平位置高于清扫组件,综合箱内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综合箱分隔为集污箱和第二驱动箱,集污箱内设置有集污组件,集污组件与清扫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箱内靠近滤网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四个第三传动辊和四个第四传动辊,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啮合有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第六齿轮与位于右上角的第三传动辊固定连接,第七齿轮啮合有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位于左上角的第四传动辊固定连接,四个第三传动辊上设置有第三传送带,四个第四传动辊上设置有第四传送带,第三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与清扫组件连接,第四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与通孔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箱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与清扫组件连接,第二限位机构与通孔组件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水道中,并使得装置两侧与水道两侧抵触,使得水只能流经滤网并使得水面低于滤网最高点,随后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位于右上角的第一传动辊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第一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清扫组件逆时针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位于右上角的第二传动辊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第二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带动通孔组件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五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顺时针转动,第六齿轮带动位于左上角的第三传动辊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第三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清扫组件顺时针转动,当清扫组件与滤网抵触时,运动方向为向上,第七齿轮带动第八齿轮逆时针转动,第八齿轮带动位于左上角的第四传动辊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第四传送带通过连接组件带动通孔组件逆时针转动,当通孔组件与滤网抵触时,运动方向与清扫组件同步向上,第一限位机构使得清扫组件保持竖直状态,第二限位机构使得通孔组件保持竖直状态,当通孔组件移动到滤网下端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停止,通过通孔组件对滤孔进行清理,将滤孔中卡住的石子等垃圾顶到滤网外侧,随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再次带动清扫组件和通孔组件向上移动,移动时清扫组件将滤网外侧吸附的垃圾以及刚刚通孔组件顶出的垃圾清扫到滤网组件内进行暂时储存,同时通孔组件移动到滤网下一个未进行通孔处理的区域,对下一个区域进行同样的通孔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对滤网从下往上进行全面地通孔及清扫处理,保证滤网的通畅,当清扫组件移动到滤网最上端时,通过集污组件将清扫盒内暂时贮储存的杂物储存到集污组件内,随后便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清理作业,工作人员可定期对集污组件内储存的杂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工作人员清理杂物的频率,减少了工作量。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四个磁铁和四个旋转座,四个磁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其中两个旋转座与清扫组件连接,另外两个旋转座与通孔组件连接,四个旋转座上均设置有滚轮,滚轮为金属材质,综合箱和第一驱动箱靠近滤网一侧均开设有滚轮槽,滚轮位于滚轮槽内,第一驱动箱和第二驱动箱内部靠近滤网一侧均开设有磁铁槽,磁铁端部均位于磁铁槽内,第一驱动箱、综合箱和隔板等均为塑料材质。
[0009]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分别带
动四个磁铁旋转,通过磁铁带动滚轮移动,从而带动清扫组件和通孔组件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清扫组件和通孔组件的方式需要在第一驱动箱及综合箱上开设移动槽,上述方式可避免开设移动槽导致水流入第一驱动箱和综合箱内,从而影响装置运行。
[0010]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盒,清扫盒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个旋转座固定连接,清扫盒与第一限位组件连接,清扫盒内固定连接有清扫杆,清扫杆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毛刷与滤网抵触,清扫盒内底部为斜坡结构,清扫盒底部靠近第一驱动箱一端高于靠近集污箱一端,清扫盒靠近集污箱一端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另一端与综合箱抵触,清扫盒底部设置有减压组件。
[0011]采用以上结构,当清扫盒向上移动时,毛刷与滤网抵触,毛刷将滤网上附着的杂物以及通孔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箱(2)和综合箱(3),第一驱动箱(2)和综合箱(3)之间设置有滤网(4),第一驱动箱(2)内靠近滤网(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四个第一传动辊(6)和四个第二传动辊(7),第一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啮合有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0),第三齿轮(10)通过转轴与第一驱动箱(2)旋转连接,第二齿轮(9)与位于右上角的第一传动辊(6)固定连接,第三齿轮(10)啮合有第四齿轮(11),第四齿轮(11)与位于左上角的第二传动辊(7)固定连接,四个第一传动辊(6)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2),四个第二传动辊(7)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3),第一传送带(12)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清扫组件,第二传送带(1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通孔组件,通孔组件所在的水平位置高于清扫组件,综合箱(3)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将综合箱(3)分隔为集污箱(15)和第二驱动箱(16),集污箱(15)内设置有集污组件,集污组件与清扫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箱(16)内靠近滤网(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四个第三传动辊(18)和四个第四传动辊(19),第二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20),第五齿轮(20)啮合有第六齿轮(21)和第七齿轮(22),第六齿轮(21)与位于右上角的第三传动辊(18)固定连接,第七齿轮(22)啮合有第八齿轮(23),第八齿轮(23)与位于左上角的第四传动辊(19)固定连接,四个第三传动辊(18)上设置有第三传送带(24),四个第四传动辊(19)上设置有第四传送带(25),第三传送带(24)通过连接组件与清扫组件连接,第四传送带(25)通过连接组件与通孔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箱(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与清扫组件连接,第二限位机构与通孔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四个磁铁(26)和四个旋转座(27),四个磁铁(2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第三传送带(24)和第四传送带(25)上,其中两个旋转座(27)与清扫组件连接,另外两个旋转座(17)与通孔组件连接,四个旋转座(27)上均设置有滚轮(28),滚轮(28)为金属材质,综合箱(3)和第一驱动箱(2)靠近滤网(4)一侧均开设有滚轮槽(44),滚轮(28)位于滚轮槽(44)内,第一驱动箱(2)、综合箱(3)和隔板(14)等均为塑料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活动式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盒(29),清扫盒(29)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个旋转座(27)固定连接,清扫盒(29)与第一限位组件连接,清扫盒(29)内固定连接有清扫杆(30),清扫杆(30)上固定连接有毛刷(31),毛刷(31)与滤网(4)抵触,清扫盒(29)内底部为斜坡结构,清扫盒(29)底部靠近第一驱动箱(2)一端高于靠近集污箱(15)一端,清扫盒(29)靠近集污箱(15)一端开设有排污口(32),排污口(32)上固定连接有弯管(33),弯管(33)另一端与综合箱(3)抵触,清扫盒(29)底部设置有减压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张生宝那建堂尤建栋连义刘宏博赵梦涛韩明瑜霍庆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