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以及混风管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31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以及混风管道,其中,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包括:轴部;第一内框,第一内框套设于轴部的外侧,第一内框与轴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导风区;第二内框,第二内框套设于第一内框的外侧,第二内框与第一内框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导风区;外框架,第二内框设置于外框架的内侧,轴部设置于外框架的中心位置。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通过第一导风区和第二导风区的内外配合使得稳定形成方向不同的气流以相互碰撞,从而获得温度和组分含量更为均匀的气流,在降低了不必要的风阻的同时适用范围更广,且尤其适用于矩形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难度和工艺难度都较低,且自身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自身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自身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以及混风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气流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以及混风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目前的气流混合需求而言,往往需要将不同温度或不同组分的气流进行混合以实现温度或组分含量的平衡,简单的混合下,即将一种气流直接通入另一种气流的容器中,往往不能够使得整个气流混合均匀,混合后的气流在同一通风截面的不同位置处仍存在明显的温度或组分含量的差异。
[0003]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地会采用过滤器等足阻力装置来产生具有一定交叉涡旋混风从而掺匀,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扇叶结构等来旋转产生旋流从而混风掺匀。然而,上述两种现有的混风掺匀方式往往风阻较大,难以适用于大风量的场合,风阻的增加还使得送风系统的耗能增加,此外,这两种方式往往只形成单一的混合旋流,其最终和混匀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矩形的风道等更是难以进行适配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包括:
[0005]轴部,所述轴部的一端具有一迎风面,所述轴部的另一端具有一出风面;
[0006]第一内框,所述第一内框套设于所述轴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内框与所述轴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导风区;
[0007]若干第一导风板,若干所述第一导风板围绕所述轴部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与所述轴部的外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内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沿所述迎风面至所述出风面倾斜地延伸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沿第一螺旋方向或第二螺旋方向移动;
[0008]第二内框,所述第二内框套设于所述第一内框的外侧,所述第二内框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导风区;
[0009]若干第二导风板,若干所述第二导风板围绕所述轴部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外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二内框的内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沿所述迎风面至所述出风面倾斜地延伸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沿第二螺旋方向或第一螺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方向相反设置;
[0010]外框架,所述第二内框设置于所述外框架的内侧,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外框架的中心位置。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框包括:至少两内框部,至少两所述内框部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套设,其中至少一所述内框部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导风
区,其中至少两相邻的所述内框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三导风区。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呈矩形结构设置。
[00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框包括:多个框板,多个所述框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封闭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围绕所述轴部设置。
[00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呈弧形设置。
[00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具有靠近迎风面的第一弧形部和靠近出风面的第二弧形部,且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切线与所述迎风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切线与所述出风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0度至10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0度至30度。
[00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靠近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朝向所述轴部移动。
[0017]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混风管道,包括至少两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具有一出风口和一进风口,所述管道本体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两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之间形成有一间隔。
[00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一导风区引导气流沿第一螺旋方向移动,该一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二导风区引导气流沿第二螺旋方向移动,其中另一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一导风区引导气流沿第二螺旋方向移动,该另一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二导风区引导气流沿第一螺旋方向移动。
[001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气流换位装置,所述气流换位装置设置于两所述低阻混风掺匀装置之间,所述气流换位装置用于将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的中部的气流引导至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外侧,并将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的外侧的气流引导至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中部。
[0020]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通过第一导风区和第二导风区的内外配合使得稳定形成方向不同的气流以相互碰撞,从而获得温度和组分含量更为均匀的气流,在降低了不必要的风阻的同时适用范围更广,且尤其适用于矩形风道;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难度和工艺难度都较低,且自身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迎风面侧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混风管道的整体示意图。
[0029]附图中:
[0030]1、轴部;2、迎风面;3、出风面;4、第一内框;5、第一导风区;6、第一导风板;7、第二内框;8、第二导风区;9、第二导风板;10、外框架;11、第一弧形部;12、第二弧形部;13、第三导风板;14、管道本体;15、出风口;16、进风口;17、间隔;18、气流换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包括:轴部1,轴部1的一端具有一迎风面2,轴部1的另一端具有一出风面3;第一内框4,第一内框4套设于轴部1的外侧,第一内框4与轴部1之间形成有第一导风区5;若干第一导风板6,若干第一导风板6围绕轴部1依次设置,每一第一导风板6均与轴部1的外侧连接,每一第一导风板6均与第一内框4的内侧连接,每一第一导风板6均沿迎风面至出风面倾斜地延伸设置,若干第一导风板6用于引导气流沿第一螺旋方向或第二螺旋方向移动;第二内框7,第二内框7套设于第一内框4的外侧,第二内框7与第一内框4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导风区8;若干第二导风板9,若干第二导风板9围绕轴部1依次设置,每一第二导风板9均与第一内框4的外侧连接,每一第二导风板9均与第二内框7的内侧连接,每一第二导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部,所述轴部的一端具有一迎风面,所述轴部的另一端具有一出风面;第一内框,所述第一内框套设于所述轴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内框与所述轴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导风区;若干第一导风板,若干所述第一导风板围绕所述轴部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与所述轴部的外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内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沿所述迎风面至所述出风面倾斜地延伸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沿第一螺旋方向或第二螺旋方向移动;第二内框,所述第二内框套设于所述第一内框的外侧,所述第二内框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导风区;若干第二导风板,若干所述第二导风板围绕所述轴部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外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与所述第二内框的内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沿所述迎风面至所述出风面倾斜地延伸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沿第二螺旋方向或第一螺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外框架,所述第二内框设置于所述外框架的内侧,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外框架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框包括:至少两内框部,至少两所述内框部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套设,其中至少一所述内框部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导风区,其中至少两相邻的所述内框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三导风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呈矩形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混风掺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框包括:多个框板,多个所述框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封闭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围绕所述轴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霞丁宇峰郭世权朱宇杰许珍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震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