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26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属于惰轮轴技术领域。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包括底座、支架、顶紧组件、连杆、检测块、控制组件和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紧组件实现对惰轮轴的定心,再通过连杆带动检测块向下移动,进入到惰轮轴上端内孔中,进行检测,限位板能够标记惰轮轴标准件的孔径大小,根据检测块是否能准确进入到惰轮轴上内孔中,来实现检测的目的,不会出现误触导致检测失误的情况,不用反复调试,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


[0001]本技术属于惰轮轴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

技术介绍

[0002]惰轮轴一般是用于安装惰轮的零部件,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一般的惰轮轴通常是需要进行钻孔、磨削、倒角处理,来配合外部零件连接,为了保证惰轮轴的连接准确性,需要对惰轮轴的孔径进行检测,避免孔径过小,导致装配不匹配的情况出现;
[0003]传统惰轮轴孔径检测都是采用人工手动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人工误触游标卡尺,导致检测错误的情况,同时使用游标卡尺需要进行反复调试,检测效率较慢,劳动强度大;因此,提出了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它可以实现惰轮轴孔径的准确测量,避免出现错漏和提高检测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包括底座、支架、顶紧组件、连杆、检测块、控制组件和限位板;顶紧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下端,顶紧组件输出端贯穿底座与惰轮轴内壁相抵;连杆滑动安装在支架上,检测块固定安装在连杆下端;检测块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检测块上设置有滑槽,限位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锥形块上,且控制组件输出端与限位板连接,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紧组件包括丝杆、把手、左螺母座、右螺母座、左顶杆和右顶杆;丝杆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把手与丝杆一端固定连接,左螺母座和右螺母座均套装在丝杆上,转动丝杆带动左螺母座和右螺母座相向移动;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左顶杆上端贯穿导向槽伸出底座,左顶杆下端与左螺母座固定连接,右顶杆上端贯穿导向槽伸出底座,右顶杆下端与右螺母座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丝杆上对称设置有正丝段和反丝段,左螺母座套装在正丝段上,右螺母座套装在反丝段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支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筒,连杆滑动安装在导向套筒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杆上端设置有限位把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包括螺杆、旋转把手和螺套,螺套固定安装在检测块上端,螺杆上端与螺套螺纹连接,螺杆下端伸入到滑槽内,且螺杆下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旋转把手固定安装在螺杆上端。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通过顶紧组件实现对惰轮轴的定心,再通过连杆带动检测块向下移动,进入到惰轮轴上端内孔中,进行检测,限位板能够标记惰轮轴标准件的孔径大小,根据检测块是否能准确进入到惰轮轴上内孔中,来实现检测的目的,不会出现误触导致检测失
误的情况,不用反复调试,提高检测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转动把手,带动丝杆转动,通过在丝杆上设置的正丝段和反丝段,能够起到带动正螺母座和反螺母座相向移动的目的,从而带动顶板移动,将惰轮轴下端内壁顶紧,实现定心的目的。
[0014]3.本技术设置在支架上设置导向套筒,能够对连杆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增加连杆的移动稳定性。
[0015]4.本技术通过转动螺杆,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调节限位板位置,方便对不同孔径的惰轮轴进行检测,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顶板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顶紧组件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
[0021]1、底座;2、支架;201、导向套筒;3、顶紧组件;301、丝杆;3011、正丝段;3012、反丝段;302、把手;303、左螺母座;304、右螺母座;305、左顶杆;306、右顶杆;307、导向槽;4、连杆;401、限位把手;5、检测块;501、滑槽;6、控制组件;601、螺杆;602、旋转把手;603、螺套;7、限位板;8、惰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4的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包括底座1、支架2、顶紧组件3、连杆4、检测块5、控制组件6和限位板7;
[0023]顶紧组件3包括丝杆301、把手302、左螺母座303、右螺母座304、左顶杆305和右顶杆306;丝杆301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把手302与丝杆301一端固定连接,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均套装在丝杆301上,转动丝杆301带动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相向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槽307,左顶杆305上端贯穿导向槽307伸出底座1,左顶杆305下端与左螺母座303固定连接,右顶杆306上端贯穿导向槽307伸出底座1,右顶杆306下端与右螺母座304固定连接;丝杆301上对称设置有正丝段3011和反丝段3012,左螺母座303套装在正丝段3011上,右螺母座304套装在反丝段3012上;通过丝杆301上的正丝段3011和反丝段3012能够带动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相向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左顶杆305和右顶杆306的间距,进而达到顶紧惰轮轴和定心的目的;
[0024]支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筒201,连杆4滑动安装在导向套筒201内;通过导向套筒201能够对连杆4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目的,增加连杆4移动的稳定性;同时连杆4上端设置有限位把手401;限位把手401能够避免连杆4从导向套筒201中滑脱
[0025]检测块5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检测块5上设置有滑槽501,限位板7滑动安装在滑槽501内,锥形的结构方便检测块5进入到惰轮轴内,同时下小上大的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内径,方便对不同孔径的惰轮轴进行检测;控制组件6包括螺杆601、旋转把手602和螺套603,螺套603固定安装在检测块5上端,螺杆601上端与螺套603螺纹连接,螺杆601下端伸入
到滑槽501内,且螺杆601下端与限位板7转动连接,旋转把手602固定安装在螺杆601上端;通过转动旋转把手602,带动螺杆601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7移动,调节限位板7在检测块5上的位置,进而达到对不同孔径大小的惰轮轴检测的目的。
[0026]工作原理:在本技术中,首先将待检测的惰轮轴套装在左顶杆305和右顶杆306上,转动把手302,带动丝杆301转动,进而带动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向外移动,从而与惰轮轴内壁相抵,将惰轮轴夹持固定住,再将检测块5向下移动至惰轮轴上端内孔中,看限位板7是否能够与惰轮轴上端面相抵,若无法相抵,则惰轮轴孔径过小,检测方式简单,无需反复调试,避免出现误差。
[0027]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顶紧组件(3)、连杆(4)、检测块(5)、控制组件(6)和限位板(7);顶紧组件(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端,顶紧组件(3)输出端贯穿底座(1)与惰轮轴内壁相抵;连杆(4)滑动安装在支架(2)上,检测块(5)固定安装在连杆(4)下端;检测块(5)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检测块(5)上设置有滑槽(501),限位板(7)滑动安装在滑槽(501)内,控制组件(6)固定安装在锥形块上,且控制组件(6)输出端与限位板(7)连接,带动限位板(7)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惰轮轴内孔检具,其特征在于:顶紧组件(3)包括丝杆(301)、把手(302)、左螺母座(303)、右螺母座(304)、左顶杆(305)和右顶杆(306);丝杆(301)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把手(302)与丝杆(301)一端固定连接,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均套装在丝杆(301)上,转动丝杆(301)带动左螺母座(303)和右螺母座(304)相向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槽(307),左顶杆(305)上端贯穿导向槽(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