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2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通过油冷却循环系统的设置,使得冷却油能够从油道支承轴的进油口进入,途径浮动油封流入冷却油循环腔,然后从油道支承轴的回油口流出,从而对油道支承轴和浮动油封以及第一轴承形成强冷及热交换作用,带走外界传递进减速机的热量以及减速机运转自身产生的热量;通过刚性连接隔热层的设置,使得传导的热量经过氧化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传动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地下车库、大空间大跨距建筑物众多,生产、运输、存储、使用各环节火灾隐患多。石化类火灾,燃烧面积大、燃烧速度快、易形成流淌火,燃烧中心温度高达1000℃以上、扑救难度大;大型厂房、大跨距建筑以及地铁隧道火灾蔓延速度快、救援现场垮塌风险高、浓烟毒物无法快速消散、顶部高温烟气高达600℃以上、火灾现场难以接近。
[0003]因此,市场需要一款火场适应能力强、耐环境冲击、机动性强且具备清障能力、可灭火能排烟作业效率、智能化水平高可自主行驶及作业、可越过流淌火及火源地作业替代消防指战员冲在灭火救援一线、能独立和协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耐高温消防救援机器人产品。
[0004]消防救援机器人在进入火场进行消防、侦查等作业中,面临着减速机在1000℃的高温环境中能够保证驱动消防机器人进行正常行走,代替消防人员来完成穿越火线、侦查作业、火场救援、自主灭火、清除障碍等作业,而现有的减速机使用温度较低,当环境温度超过50℃时,极其容易损坏,由此造成消防机器人在进入火场后无法作业,甚至埋入火场,具体地有以下几个问题:
[0005]1.减速机在承受外部温度高于50℃及自身运行产生的内部温度时无法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散热;
[0006]2.减速机与履带梁、驱动轮连接时,因为履带梁和驱动轮导热性很好,会传递热量,导致减速机温度急剧上升;
[0007]3.外界高温环境会对减速机壳体、支承轴等外部零部件进行热辐射和热对流,导致减速机急剧升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解决减速机可承受外界火场的高温环境并且保证自身内部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来使减速机内部温度较低。由此使消防机器人可随时进入火场进行特种作业。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包括油冷却循环系统、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第一隔热防护罩、第二隔热防护罩、耐高温驱动轮、内齿圈和行星机构,耐高温减速机安装设于消防机器人的履带梁安装板上,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与履带梁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固定安装设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外侧安装设有耐高温驱动轮,所述耐高温驱动轮与所述内齿
圈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传动轴,耐高温减速机中的行星机构通过齿轮啮合分别与所述内齿圈和所述传动轴啮合连接组成齿轮传动型式,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防护罩,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固定安装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的一侧,所述内齿圈外侧设置有第二隔热防护罩,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固定安装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的另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动器、油道支承轴、浮动油封、轴承座、第一轴承、冷却油循环腔、传动轴、底座、第二轴承和锁母,所述油道支承轴通过螺栓固定设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上,且所述油道支承轴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所述制动器固定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上,所述油道支承轴的外侧成对上下装配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装配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上,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轴承位置处的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油道支承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座,且所述油封座内装配设有浮动油封,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制动器啮合固定,底座通过挡圈固定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上,第二轴承的内圈装配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装配设于所述底座的内孔上,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轴承位置处的所述油道支承轴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油道支承轴通过螺纹连接与开设有内螺纹的锁母相连接,对下侧的所述第一轴承进行压紧,所述油道支承轴内部设置有冷却油循环腔,且所述油道支承轴周向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并与所述冷却油循环腔相连通,所述油道支承轴周向的另一侧开设有回油口并与所述冷却油循环腔相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均设置途径所述浮动油封,所述冷却油循环腔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处相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浮动油封为纯氟胶密封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油道支承轴和轴承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设置于与所述行星机构相啮合的所述内齿圈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轴承座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对耐高温减速机构成完整的隔热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均包括反辐射钢板罩、耐高温隔热涂料和气凝胶毡,所述耐高温隔热涂料喷涂于所述反辐射钢板罩内侧壁,所述气凝胶毡通过高温胶固定设于所述反辐射钢板罩内侧壁并且粘附于耐高温隔热涂料表面。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和所述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均通过多个刚性隔热板叠加组合构成。
[0017]优选地,所述刚性隔热板包括氧化锆

氧化钇热障涂层和耐热合金钢板,所述氧化锆

氧化钇热障涂层通过等离子喷涂方式涂覆于所述耐热合金钢板外表面。
[0018]优选地,所述耐高温驱动轮通过H13模具钢经过二次高温油淬及高温回火处理制成。
[0019]本申请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通过油冷却循环系统的设置,使得冷却油能够从油道支承轴的进油口进入,途径浮动油封流入冷却油循环腔,然后从油道支承轴的回油口流出,从而对油道支承轴和浮动油封以及第一轴承形成强冷及热交换作用,带
走外界传递进减速机的热量以及减速机运转自身产生的热量,从而进行良好且有效的散热作用;通过减速机与履带梁安装板和耐高温驱动轮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的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和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使得履带梁安装板和耐高温驱动轮对外界高温环境传导的热量经过氧化锆

氧化钇热障涂层进行隔绝,从而减少了减速机温度的上升;通过在减速机外表面设置的第一隔热防护罩和第二隔热防护罩,使得当减速机处于高温环境中时,外界环境热量首先经过反辐射钢板罩反射一部分热量的传递,其次经过耐高温隔热涂料进行隔绝部分热量,再次经过气凝胶毡进行完全隔绝余热,从而避免了外界高温环境会对减速机外部零部件进行热辐射和热对流而导致减速机急剧升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

A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的油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包括油冷却循环系统(1)、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2)、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3)、第一隔热防护罩(4)、第二隔热防护罩(5)、耐高温驱动轮(6)、内齿圈(7)和行星机构(8),耐高温减速机安装设于消防机器人的履带梁安装板(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与履带梁安装板(9)固定连接,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9)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2),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中设置有轴承座(104),所述轴承座(104)上固定安装设有内齿圈(7),所述内齿圈(7)外侧安装设有耐高温驱动轮(6),所述耐高温驱动轮(6)与所述内齿圈(7)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二刚性连接隔热层(3),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中设置有传动轴(107),耐高温减速机中的行星机构(8)通过齿轮啮合分别与所述内齿圈(7)和所述传动轴(107)啮合连接组成齿轮传动型式,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防护罩(4),所述第一隔热防护罩(4)固定安装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6)的一侧,所述内齿圈(7)外侧设置有第二隔热防护罩(5),所述第二隔热防护罩(5)固定安装于所述耐高温驱动轮(6)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耐高温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却循环系统(1)包括制动器(101)、油道支承轴(102)、浮动油封(103)、轴承座(104)、第一轴承(105)、冷却油循环腔(106)、传动轴(107)、底座(108)、第二轴承(109)和锁母(110),所述油道支承轴(102)通过螺栓固定设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9)上,且所述油道支承轴(102)与所述履带梁安装板(9)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刚性连接隔热层(2),所述制动器(101)固定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102)上,所述油道支承轴(102)的外侧成对且呈上下分布装配设有第一轴承(105),所述轴承座(104)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05)装配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102)上,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轴承(105)位置处的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油道支承轴(102)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座,且所述油封座内装配设有浮动油封(103),所述传动轴(107)与所述制动器(101)啮合固定,底座(108)通过挡圈固定设于所述油道支承轴(102)上,第二轴承(109)的内圈装配设于所述传动轴(107)上,所述第二轴承(109)的外圈装配设于所述底座(108)的内孔上,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轴承(105)位置处的所述油道支承轴(102)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油道支承轴(102)通过螺纹连接与开设有内螺纹的锁母(110)相连接,所述锁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满意周天雷王坤陈超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道金特种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