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套圈夹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设有夹具外壳,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夹具外壳中心处设有中轴,中轴顶端设有转动螺栓,转动螺栓远离中轴的一端设有调节旋钮,转动螺栓远离调节旋钮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转动螺栓的一端设有转轴,转轴连接设有第二连接杆,中轴外部底端靠近第二连接杆位置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调节旋钮调节转动螺栓与中轴的连接深度,使连接杆从活动槽中移出从内部对轴承圈进行夹紧,外部通过转杆使位于双头丝杆两端的固定板相互靠近,对轴承圈的外部进行夹紧,架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稳定,增强装置的整体实用性。增强装置的整体实用性。增强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夹具
,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机械装备的重要支撑部件,对于机械的运动、功能、做功及效率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机械装备的质量和寿命。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轴承套圈生产中,需要经过车削、热处理、磨削等多道工序,其中磨削加工是整个轴承生产重要工序。套圈作为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5847033U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包括底盘,底盘的上表面边缘固定安装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外壁固定座,外壁固定座的底面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外壁固定座上与弹簧一和螺栓互相对应的位置等距贯穿开设有四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与限位槽之间活动连接,夹持板与限位槽的形状互相匹配且夹持板左侧面由上向下倾斜,轴承套圈的底部挤压夹持板的左侧面,轴承套圈与夹持板的左侧面互相挤压将夹持板外露的部分挤压进限位槽内,由于夹持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弹簧一,弹簧一的另一端与外壁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挤压下,弹簧一被压缩,夹持板会反向挤压轴承套圈外壁从而使其在装置中更加稳定。
[0004]上述专利产品中通过夹持板的设置将轴承圈固定在夹具中间,便于调节,但在使用时,由于上述专利产品中的夹持板自上而下呈递增的倾斜设置,便于放入,可在取出时倾斜底面会抵住轴承圈,摩擦力增大不方便取出,且弹簧容易发生形变,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导致装置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有夹具外壳,所述工作台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内部中间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中轴、转动螺栓、调节旋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轴以及活动槽,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中心处设有中轴,所述中轴顶端设有转动螺栓,所述转动螺栓远离所述中轴的一端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转动螺栓远离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螺栓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中轴外部底端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位置设有活动槽。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槽由内之外呈向下倾斜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螺栓与所述中轴通过螺纹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工作台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内部两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杆、双头丝杆、螺纹块、固定板以及移动槽,所述夹具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工作台顶端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且位于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双头丝杆,所述双头丝杆其中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外连接设有转杆,所述双头丝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靠近所述移动槽的一端设有固定板。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呈弧形设置,所述螺纹块与所述双头丝杆丝母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上述专利产品中的夹持板自上而下呈递增的倾斜设置,便于放入,可在取出时倾斜底面会抵住轴承圈,摩擦力增大不方便取出,且弹簧容易发生形变,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导致装置寿命较短的问题,本申请采用了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调节旋钮调节转动螺栓与中轴的连接深度,使连接杆从活动槽中移出从内部对轴承圈进行夹紧,外部通过转杆使位于双头丝杆两端的固定板相互靠近,对轴承圈的外部进行夹紧,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夹紧的形变和使用寿面较短的问题,架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稳定,增强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夹紧机构结构剖面图。
[0017]图中:1、工作台;101、夹具外壳;2、固定机构;201、转杆;202、双头丝杆;203、螺纹块;204、固定板;205、移动槽;3、夹紧机构;301、中轴;302、转动螺栓;303、调节旋钮;304、第一连接杆;305、第二连接杆;306、转轴;307、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有夹具外壳101,所述工作台1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101内部中间设有夹紧机构3,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中轴301、转动螺栓302、调节旋钮303、第一连接杆304、第二连接杆305、转轴306以及活动槽307,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101中心处设有中轴301,所述中轴301顶端设有转动螺栓302,所述转动螺栓302远离所述中轴301的一端设有调节旋钮303,所述转动螺栓302远离所述调节旋钮30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304,所述第一连接杆304远离所述转动螺栓302的一端设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304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305,所述中轴301外部底端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305位置设有活动槽307,所述转轴30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0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0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05铰接,所述活动槽307由内之外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转动螺栓30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有夹具外壳(101),所述工作台(1)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101)内部中间设有夹紧机构(3),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中轴(301)、转动螺栓(302)、调节旋钮(303)、第一连接杆(304)、第二连接杆(305)、转轴(306)以及活动槽(307),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夹具外壳(101)中心处设有中轴(301),所述中轴(301)顶端设有转动螺栓(302),所述转动螺栓(302)远离所述中轴(301)的一端设有调节旋钮(303),所述转动螺栓(302)远离所述调节旋钮(30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304),所述第一连接杆(304)远离所述转动螺栓(302)的一端设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304)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305),所述中轴(301)外部底端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305)位置设有活动槽(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0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06)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丛超,邓昭华,魏本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双喜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