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4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由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烯丙苯噻唑或噻唑锌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剂组合物经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对靶标罗汉果青枯病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其防治效果。可以提高对其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罗汉果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其主要为害植株的基部和茎部。发病初期,植株基部表皮粗糙易裂,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病叶有褪绿现象。发病植株先是顶端叶片萎焉下垂,然后整株叶片凋萎,病程发展迅速,病株几天即死亡。通过喷施化学药剂可以防治罗汉果青枯病,但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容易引起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还会降低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而复配配方可以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因此,筛选对罗汉果青枯病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配方具有重要意义。
[0003]金核霉素是含有腺嘌呤和特殊十一碳糖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从金色链霉菌SP

371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对柑橘溃疡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金核霉素的结构式如下:
[0004][0005]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筛选出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烯丙苯噻唑或噻唑锌的复配配方,相关复配配方在一定范围内对靶标具有增效作用。目前还未见到这方面的相关报道。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以解决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存在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由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烯丙苯噻唑或噻唑锌复配而成。
[0010]更为具体的,所述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的质量比1

20:20

1。
[0011]更为具体的,所述金核霉素和烯丙苯噻唑的质量比1

8:30

1。
[0012]更为具体的,所述金核霉素和噻唑锌的质量比1

5:9

1。
[0013]更为具体的,所述金核霉素和噻唑锌的质量比5:1。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罗汉果青枯病中应用。
[0015]更为具体的,所述罗汉果青枯病由青枯雷尔氏菌侵染引起。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组合物经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对靶标罗汉果青枯病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其防治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组合物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0019](3)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组合物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病害的防治成本,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金核霉素复配后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22]1.供试病菌: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采自广西罗汉果种植园内的罗汉果青枯病样本在实验室内进行分离纯化获得。
[0023]用NA培养基于30℃细菌培养箱中培养供试病菌48h,挑取单菌落于30mLNB培养基中,30℃,120r/min,震荡培养至供试病菌到对数生长期,然后用无菌水将菌悬液浓度调节至1
×
107cfu/mL,备用。
[0024]2.培养基
[0025]NA培养基:聚蛋白胨6g,酵母粉1g,牛肉膏3g,蔗糖15g,琼脂17g,加蒸馏水定容至1L,并用10mol/L NaOH调至pH 7.0。
[0026]NB培养基:聚蛋白胨6g,酵母粉1g,牛肉膏3g,蔗糖15g,加蒸馏水定容至1L,并用10mol/L NaOH调至pH 7.0。
[0027]3.供试药剂
[0028]94%金核霉素原药、95%申嗪霉素原药、95%烯丙苯噻唑原药、95%噻唑锌原药,以上药剂均为市售。
[0029]将供试药剂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后用质量分数0.1%的吐温

80水溶液稀释成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和每组混配药剂设置5个系列质量浓度梯度,每个质量浓度药液50mL,备用。
[0030]4.试验方法(参考《NT/T 1156.16

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6部分:抑制细菌生长量试验浑浊度法》)
[0031]在无菌条件下,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加入30mL NB培养基中,并设加无菌水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然后向各处理后的NB培养基中分别接种100μL供试病菌悬浮液,置于30℃,12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
[0032]开始培养前分别测定各处理的浑浊度,待空白对照处理供试病菌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再次分别测定各处理的浑浊度,计算供试病菌的生长抑制率。
[0033][0034]4.数据分析: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为x,对应的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各处理药剂的EC
50
,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35]根据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

3。
[0036]表1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复配对青枯雷尔氏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7]药剂名称及配比EC
50
(mg/L)ATITTICTC金核霉素6.4135100.0000
‑‑‑‑
申嗪霉素20.452631.3579
‑‑‑‑
金核霉素1:申嗪霉素2014.767743.429234.6265125.4218金核霉素1:申嗪霉素1512.608250.867735.6480142.6944金核霉素1:申嗪霉素1010.017064.026237.5981170.2911金核霉素1:申嗪霉素57.466485.898242.7982200.7049金核霉素1:申嗪霉素15.9961106.961265.6789162.8546金核霉素5:申嗪霉素13.8876164.973288.5596186.2849金核霉素10:申嗪霉素14.2025152.611593.7598162.7686金核霉素15:申嗪霉素15.2281122.6736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罗汉果青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由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烯丙苯噻唑或噻唑锌复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核霉素和申嗪霉素的质量比1

20:2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核霉素和烯丙苯噻唑的质量比1

8:30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琼谭海文于琴芝潘玲华李玉洪覃柳兰阳颖李家文范大泳莫建军庄映红李刚邹虎成莫庚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