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17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涉及起重机防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包括底部滑轨、移动底架、侧面支撑架以及设置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检测机构和位于底部滑轨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检测机构由开设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以及设置在第一通槽内部的第一风速传感器和设置在第二通槽内部的第二风速传感器。该起重机防风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风速传感器以及第二风速传感器可对穿过单位时间穿过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的空气流速进行检测,防止起重机发生滑动,实现了快速响应的效果,降低安全隐患,通过第一风速传感器以及第二风速传感器和报警器的的设置,进行提醒,防止周围有物体靠近。防止周围有物体靠近。防止周围有物体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防风
,具体为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称为风速。风速随时间不断变化,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时,风速有一平均值称为平均风速。围绕此平均风速变化的部分称为脉动风速。风速可看成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的代数和。我国气象观察记录多为空旷地区离地面10m高处,2分钟时距的平均风速,起重机械在电力建设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起熏机的事故频繁发生,不但延误了生产和施工项目的如期完成,更给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起重机械事故的结果分析来看,有些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或间接受大风影响而造成。起重机工作状态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是采用瞬时风速。非工作状态是采用2分钟时距平均风速。瞬时风速约为2分钟时距平均风速的2倍。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6072772U中公开的一种门式起重机防风装置,虽然该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防止吊桥侧翻以及对底部进行配重和固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防风,但是存在以下缺陷:一、该种起重机防风装置相对于大多数的起重机防风装置来说均采用人工进行操作电器或者直接操作固定机构进行锚定,操作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存在疏忽,具备一定的安全隐患,二、对于风力大小等级难以进行检测和警报,并且不能及时对大风天气时风速的监控和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包括底部滑轨、移动底架、侧面支撑架以及设置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检测机构和位于底部滑轨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所述移动底架在底部滑轨上移动,侧面支撑架设置在移动底架的上表面,检测机构由开设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以及设置在第一通槽内部的第一风速传感器和设置在第二通槽内部的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均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的高度不同,位于底部滑轨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由开设在底部滑轨两侧内底壁上的底部凹槽和位于底部凹槽内部的液压卡柱组成,移动底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信号接收器以及报警器。
[0008]可选的,侧面支撑架在每个移动底架的顶部均对称分布有两组,侧面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梁,端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移动小车。
[0009]可选的,每组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均设置在同一水平上,且第一通
槽与第二通槽的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均与电控箱内部的信号接收器导电连接,信号接收器与中央控制器导电连接。
[0010]可选的,移动底架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且红外发射器设置有两个,关于移动底架对称分布,底部滑轨端头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与红外发射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红外接收器与中央控制器导电连接。
[0011]可选的,移动底架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侧面卡槽,侧面卡槽的中心处于移动底架上表面的中线上,侧面卡槽的直径大于液压卡柱伸出端的直径,液压卡柱的最大伸长量超过侧面卡槽的底面,液压卡柱的最小伸长量与底部滑轨的内底壁平齐。
[0012]可选的,报警器与中央控制器导电连接,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均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起重机防风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风速传感器以及第二风速传感器可对穿过单位时间穿过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的空气流速进行检测,当达到中央控制器设定的阈值后,会自动启动起重机沿着底部滑轨进行移动,通过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控制液压卡柱的顶部精准卡接在侧面卡槽中,对起重机进行锚定,防止起重机发生滑动,实现了快速响应的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0016]2、该起重机防风装置,通过第一风速传感器以及第二风速传感器和报警器的的设置,在平常时也可以监测风速,可进行一定的预知,实现了提前进行防护,并且当风速达到中央控制器控制启动报警器的阈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进行提醒,防止周围有物体靠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通槽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部滑轨;2、移动底架;3、侧面支撑架;4、端梁;5、横梁;6、移动小车;7、第一通槽;8、第二通槽;9、第一风速传感器;10、第二风速传感器;11、电控箱;12、中央控制器;13、信号接收器;14、报警器;15、侧面卡槽;16、底部凹槽;17、液压卡柱;18、红外发射器;19、固定座;20、红外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包括底部滑轨1、移动底架2、侧面支撑架3以及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内部的检测机构和位于底部滑轨1内部
的限位固定机构,侧面支撑架3在每个移动底架2的顶部均对称分布有两组,侧面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梁4,端梁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5,横梁5上设置有移动小车6,所述移动底架2在底部滑轨1上移动,侧面支撑架3设置在移动底架2的上表面,检测机构由开设在侧面支撑架3内部的第一通槽7、第二通槽8以及设置在第一通槽7内部的第一风速传感器9和设置在第二通槽8内部的第二风速传感器10,第一风速传感器9与第二风速传感器10均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风速传感器9与第二风速传感器10的高度不同,每组第一风速传感器9与第二风速传感器10均设置在同一水平上,且第一通槽7与第二通槽8的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风速传感器9与第二风速传感器10均与电控箱11内部的信号接收器13导电连接,信号接收器13与中央控制器12导电连接,位于底部滑轨1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由开设在底部滑轨1两侧内底壁上的底部凹槽16和位于底部凹槽16内部的液压卡柱17组成,移动底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控箱11,电控箱11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12、信号接收器13以及报警器14。
[0025]使用时,首先实时通过第一通槽7以及第二通槽8内部的第一风速传感器9和第二风速传感器10对穿过第一通槽7以及第二通槽8的气流流速进行检测和记录,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电控箱11内部的中央控制器12上,可在电控箱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包括底部滑轨、移动底架、侧面支撑架以及设置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检测机构和位于底部滑轨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架在底部滑轨上移动,侧面支撑架设置在移动底架的上表面,检测机构由开设在侧面支撑架内部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以及设置在第一通槽内部的第一风速传感器和设置在第二通槽内部的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均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传感器的高度不同,位于底部滑轨内部的限位固定机构由开设在底部滑轨两侧内底壁上的底部凹槽和位于底部凹槽内部的液压卡柱组成,移动底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信号接收器以及报警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面支撑架在每个移动底架的顶部均对称分布有两组,侧面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梁,端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移动小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风速传感器与第二风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梦琪胡梦豪胡国义李新玲胡绍东田世龙高薪嫄韩启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泰隆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