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内板本体形成有镂空部,镂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组件位于镂空部内,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侧壁。加强组件位于镂空部,加强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背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背离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本申请能够提升发动机罩内板综合性能。综合性能。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罩内板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内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几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交通安全也渐渐成为我们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行人保护性能为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分支,主要从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角度出发,在汽车相关零部件上减弱对交通弱势群体的伤害,发动机罩为交通事故发生时行人撞击的主要位置,所以行人保护性能常规要求发动机罩偏软,才能达到对行人的保护效果。
[0003]在现有的发动机罩的设计中,发动机罩的抗凹性能需求、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点位置需求以及发动机罩锁安装点位置要求发动机罩偏强,而行人保护需求要求发动机罩偏软。因此,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与发动机罩的抗凹性能、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点刚度、发动机罩锁安装点刚度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现有的发动机罩无法合理解决此类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能够有效提升发动机罩的综合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内板本体形成有镂空部,镂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组件位于镂空部内,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侧壁;加强组件位于镂空部,加强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背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背离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
[000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一端与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另一端与加强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侧壁连接,两个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加强组件固定连接。
[000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弱化台阶,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第一侧壁,第一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第一弱化台阶呈水平设置;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用于朝向发动机罩外板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板延伸方向相同。
[000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弱化台阶固定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呈钝角设置。
[000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第三支撑件一端与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三支撑件另一端与加强组件固定连接,两个第三支撑件位于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两端;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支撑件,第四支撑件一端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第四支撑件另一端与加强组件固定连接,两个第四支撑件位于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之间。
[00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件包括第三固定板以及与第三固定板连接的第三弱化台阶,第三固定板固定于第一侧壁,第三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加强筋,第三弱化台阶呈水平设置;第四支撑件包括第四固定板以及与第四固定板连接的第四弱化台阶,第四固定板固定于第二侧壁,第四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加强筋,第四弱化台阶呈水平设置。
[00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连接筋,第一连接筋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第一连接筋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
[00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组件还包括若干个第二连接筋,若干个第一连接筋和若干个第二连接筋之间呈V形和/或W形组合设置。
[001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用于朝向发动机罩外板凹陷设置有至少一个胶槽。
[001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板本体靠近镂空部的一圈凸设有第一凸台部,内板本体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二凸台部,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均用于朝向发动机罩外板凸起设置。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内板本体形成有镂空部,镂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组件位于镂空部内。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侧壁。加强组件位于镂空部,加强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背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加强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背离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通过在内板本体设置镂空部能够减小行人头部的伤害,进而能够提升发动机罩内板的行人保护性能。另外,镂空部内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加强组件相互配合,能够提升发动机罩内板刚度,进而提升发动机罩内板中抗凹性能、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点刚度性能以及发动机罩锁安装点刚度性能。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发动机罩内板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7]图1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具有第一支撑件);
[0021]图5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一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示意图(具有第二支撑件);
[0022]图6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一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示意图(具有第三支撑件);
[0023]图7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一实施例的第四局部示意图(具有第四支撑件);
[0024]图8是本申请发动机罩内板中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100、发动机罩内板;1、内板本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镂空部;16、第一凸台部;17、第二凸台部;18、弱化槽;19、凹槽;2、支撑组件;210、第一支撑组件;220、第二支撑组件;21、第一支撑件;211、第一固定板;212、第一弱化台阶;221、第二固定板;213、第一加强筋;214、第一连接板;22、第二支撑件;221、第二固定板;222、第一凸起部;223、第二加强筋;224、第一凹陷部;225、第一连接部;23、第三支撑件;231、第三固定板;232、第三弱化台阶;233、第三加强筋;234、第三连接板;235、拐点加强筋;236、第二连接部;24、第四支撑件;241、第四固定板;242、第四弱化台阶;243、第四加强筋;244、第四连接板;3、加强组件;32、第一连接筋;33、第二连接筋;34、胶槽;35、隔音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形成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组件,位于所述镂空部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加强组件,位于所述镂空部,所述加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另一端与所述加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强组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弱化台阶,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弱化台阶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朝向发动机罩外板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延伸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弱化台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呈钝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彤,项生田,王昌胜,彭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