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75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拖车,包括车架、铁链、把手、支撑辊、安装座、支撑轴、支撑轮、支撑管、挡泥瓦、限位组件、升降组件,车架左部底端固定有铁链,且左上部固定有水平的把手,车架左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辊,车架右前部和右后部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座,两安装座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安装有支撑轮,车架固定有两水平的支撑管,两支撑管之间分别固定有挡泥瓦,车架前部安装有限位组件,车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安装有托架。通过配置限位组件来满足船体牢靠的固定运输,并通过升降组件调节托架角度以满足装卸船的要求,进而方便用户装卸船提高使用便利性。进而方便用户装卸船提高使用便利性。进而方便用户装卸船提高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拖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拖车。

技术介绍

[0002]快艇在水域内进行使用时具有较高的航速,而其在陆地上却无法使用,其短途陆路单艘运输时往往需要使用拖车进行运输,而现有的船用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仅能够保持低速运动,因为当其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紧急制动时容易使得船体受到其自身惯性的影响而与拖车发生脱离,从而容易使得船体发生损坏,而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绑扎绳将船体捆缚在拖车上,而这种方法容易因为捆缚力不足而造成船体与拖车的脱离,且在借助捆缚绳索进行绑扎时和需要解除绑扎时都存在一定的不便,突出了其不足之处。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拖车运输可靠性并方便装卸使用的拖车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拖车,通过配置限位组件来满足船体牢靠的固定运输,并通过升降组件调节托架角度以满足装卸船的要求,进而方便用户装卸船提高使用便利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船用拖车,包括车架、铁链、把手、支撑辊、安装座、支撑轴、支撑轮、支撑管、挡泥瓦、限位组件、升降组件,所述车架左部底端固定有铁链,且左上部固定有水平的把手,所述车架左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辊,所述车架右前部和右后部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座,两所述安装座共同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支撑轮,所述车架右前端和右后端分别固定有两水平的支撑管,所述车架右前方的两支撑管之间以及右后方的两支撑管之间分别固定有挡泥瓦,所述车架前部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车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安装有托架。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组件为两套,且互为对称安装在车架的两侧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限位柱、U型架、垫圈、紧固螺母,所述支撑板左右两部各插接有竖直的U型架,且顶端固定有竖直的限位柱,所述U型架前后两部分别插接有垫圈,且前后两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垫圈、支撑板和车架相较于U型架自上而下排列,各所述U型架利用紧固螺母和支撑板捆缚在车架外壁的左前部和左后部的不同地方。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车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上安装有所述托架。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左支撑座、左支撑臂、右支撑臂、左蝶形螺栓、右蝶形螺栓,所述车架中部前后两端各固定有竖直的左支撑座,且右部前后两端各固定有竖直的右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内插接有竖直的左支撑臂,所述右支撑座内插接有
竖直的右支撑臂,所述左支撑臂和和右支撑臂上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左支撑臂上部铰接有托架,且能够在左支撑座内上下移动,所述右支撑臂能够在右支撑座内上下移动,所述托架后部放置在右支撑臂上部的U型结构内,且顶端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托架右部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支撑杆分别同轴转动连接有托轮,所述左支撑座螺纹连接有水平的左蝶形螺栓,所述右支撑座螺纹连接有水平的右蝶形螺栓。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支撑臂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左限位插孔,所述右支撑臂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右限位插孔,各所述左限位插孔在左支撑臂呈上下直线排列,各所述右限位插孔在右支撑臂呈上下直线排列。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蝶形螺栓能够与各左限位插孔相配合插接,所述右蝶形螺栓能够与各右限位插孔相配合插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调节限位组件在车架左前部和左右部的不同位置能够避免船头撞击到车架,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类型的船头,然后配合向左下方倾斜的托架即可避免拖车在紧急制动时船体受到惯性的作用从运动方向脱出,从而避免对船体的损伤,且可调角度的托架不仅在能够方便船体的装载和卸载,同时能够适应重心位置不同的船体,保证船体在运输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向左下方倾斜,通过配置限位组件来满足船体牢靠的固定运输,并通过升降组件调节托架角度以满足装卸船的要求,进而方便用户装卸船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车架的左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车架的右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车架,2、铁链,3、把手,4、支撑辊,5、安装座,6、支撑轴,7、支撑轮,8、支撑管,9、挡泥瓦,10、限位组件,11、升降组件,101、支撑板,102、限位柱,103、U型架,104、垫圈,105、紧固螺母,1101、左支撑座,1102、右支撑座,1103、左支撑臂,1104、右支撑臂,1105、托架,1106、支撑杆,1107、托轮,1108、左蝶形螺栓,1109、右蝶形螺栓,11010、左限位插孔,11011、右限位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21]如图1

图6所示,一种船用拖车,包括车架1、铁链2、把手3、支撑辊4、安装座5、支撑轴6、支撑轮7、支撑管8、挡泥瓦9、限位组件10、升降组件11,所述车架1左部底端固定有铁链2,且左上部固定有水平的把手3,所述把手3方便手动对本装置进行拖动,所述车架1左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辊4,能够转动的支撑辊4在对船体进行支撑的同时能够减小船体的装卸时的摩擦,所述车架1右前部和右后部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座5,两所述安装座5共同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轴6,所述支撑轴6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支撑轮7,所述车架1右前
端和右后端分别固定有两水平的支撑管8,所述车架1右前方的两支撑管8之间以及右后方的两支撑管8之间分别固定有挡泥瓦9,所述车架1前部安装有限位组件10,所述车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升降组件11,升降组件上安装有托架1101。
[0022]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装卸船时,通过升降组件11来调节托架1101的高度和角度,以满足船能够以倾斜的姿态上下托架1101,进而方便进行装卸使用。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限位组件10能够对船头进行限位,其中,限位组件10与两侧的托架1101配合,使得船体牢靠的限制在拖车上。
[0023]其中,所述限位组件10为两套,且互为前后对称安装在车架1的左前部和左后部。
[0024]所述限位组件10包括支撑板101、限位柱102、U型架103、垫圈104、紧固螺母105,所述支撑板101左右两部各插接有竖直的U型架103,且顶端固定有竖直的限位柱102,所述U型架103前后两部分别插接有垫圈104,且前后两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铁链(2)、把手(3)、支撑辊(4)、安装座(5)、支撑轴(6)、支撑轮(7)、支撑管(8)、挡泥瓦(9)、限位组件(10)、升降组件(11),所述车架(1)左部底端固定有铁链(2),且左上部固定有水平的把手(3),所述车架(1)左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辊(4),所述车架(1)右前部和右后部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座(5),两所述安装座(5)共同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轴(6),所述支撑轴(6)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支撑轮(7),所述车架(1)右前端和右后端分别固定有两水平的支撑管(8),所述车架(1)右前方的两支撑管(8)之间以及右后方的两支撑管(8)之间分别固定有挡泥瓦(9),所述车架(1)前部安装有限位组件(10),所述车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升降组件(11),所述升降组件(11)上安装有托架(1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为两套,且互为对称安装在车架(1)的两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包括支撑板(101)、限位柱(102)、U型架(103)、垫圈(104)、紧固螺母(105),所述支撑板(101)左右两部各插接有竖直的U型架(103),且顶端固定有竖直的限位柱(102),所述U型架(103)前后两部分别插接有垫圈(104),且前后两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105),所述紧固螺母(105)、垫圈(104)、支撑板(101)和车架(1)相较于U型架(103)自上而下排列,各所述U型架(103)利用紧固螺母(105)和支撑板(101)捆缚在车架(1)外壁的左前部和左后部的不同地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所述升降组件(11),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刚姚东旭郑辉田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世恩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