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装置及填料塑料生产机,其包括:第一机座、第二机座、上模座、下模座和气压机构,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之间设置有加工区域;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位于加工区域的两侧,下模座连接于第一机座,上模座连接于第二机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的至少其一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气压机构设置于上模座和下模座,气压机构能够对上模座和下模座的至少其一对加工区域施加正气压或负气压。通过气压对在合模时对物料进行进一步地施力,从而可以对物料整体进行更加均衡的施力,从而便于成型后的产品的厚度趋向于均匀。并且避免物料发生细小边角处无法成型到位的问题。边角处无法成型到位的问题。边角处无法成型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装置及填料塑料生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填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及填料塑料生产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其填料对热水进行冷却。冷却塔中的填料部件,通常为塑料材料成型制成的淋水片。目前,淋水片主要由成型模具对物料进行挤压成型而制成。然而,目前的淋水片,在挤压成型时,时常会因为成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在合模时存在有缝隙,从而导致物料存在有无法成型到位的细小边角,以及成型后的产品存在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成型装置,能够减少或避免物料出现无法成型到位的细小边角以及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成型装置的填料塑料生产机。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机座、第二机座、上模座、下模座和气压机构,所述第一机座和所述第二机座之间设置有加工区域;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位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两侧,所述下模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座,所述上模座连接于所述第二机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至少其一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气压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所述气压机构能够通过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至少其一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负气压,所述气压机构能够通过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至少其一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正气压。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成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物料被运送至加工区域处之后,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上模座和下模座运动靠近,从而使得二者可以合模,从而对物料进行成型作业。在成型的过程中,气压机构将会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在合模时对物料输送正气压和/或负气压,从而使得物料,尤其是物料的边角处得到气压对其的施力效果。
[0007]通过气压对在合模时对物料进行进一步地施力,从而可以对物料整体进行更加均衡的施力,从而便于成型后的产品的厚度趋向于均匀。并且,气压也可以对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间隙进行施力,从而有效地使得物料边缘的细小边角处亦能够得到有效地施力处理,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物料发生细小边角处无法成型到位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料的成型和冷却速度。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扭矩电机和剪叉结构,所述减速扭矩电机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相互靠近或远离。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机座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模座连接于所述下压板;所述第二机座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模座连接于所述上压板;所述第一机座的
中部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下压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机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支撑气缸并通过所述平衡支撑气缸与所述下压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机座的中部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上压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机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支撑气缸并通过所述平衡支撑气缸与所述上压板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压机构为至少两个,所述上模座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压机构,所述下模座连接有至少一个气压机构;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其中之一通过所述气压机构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正气压,另一通过所述气压机构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负气压。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座连接有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有型腔,所述气压机构包括真空接管,所述型腔内设置有气孔,所述真空接管与所述气孔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座连接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设置有型芯,所述气压机构包括真空接管,所述型芯上设置有气孔,所述真空接管与所述气孔连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座连接有上模芯,所述下模座连接有下模芯,所述上模芯和所述下模芯能够配合进行合模;所述上模芯和/或所述下模芯上设置有冷却管路。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填料塑料生产机,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成型装置,以及:上料装置、加热装置、裁断装置、修整装置和下料装置,上料装置能够带动物料运动靠近所述加工区域;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及所述上料装置之间,所述加热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加热;裁断装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远离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裁断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横截裁断;修整装置位于所述裁断装置远离所述加工区域的一侧,所述修整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冲孔和/或飞边裁切作业;下料装置能够带动物料运动远离所述加工区域。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填料塑料生产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料机构启动后,将会带动物料运动靠近加热装置。随后,加热装置将会对物料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地减小物料的成型压力,进而便于物料进行后续的成型作业。随后,物料离开加热装置并到达工作区域处,并由上模座和下模座对物料进行合模成型,并在合模时采用气压机构对物料施加正气压和/或负气压。成型结束后,物料将会被输送至裁断装置处,并由裁断装置对物料进行分离,进而便于物料成型为尺寸额定的片材。随后,修整装置将会对物料进行冲孔加工和/或裁飞边加工,从而对物料进行进一步地完善。最后,下料装置将会带动物料离开,从而便于物料进行后续的加工或者包装输送作业。
[0016]通过气压对在合模时对物料进行进一步地施力,从而可以对物料整体进行更加均衡的施力,从而便于成型后的产品的厚度趋向于均匀。并且,气压也可以对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间隙进行施力,从而有效地使得物料边缘的细小边角处亦能够得到有效地施力处理,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物料发生细小边角处无法成型到位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料的成型和冷却速度。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机座、所述第二机座、所述裁断装置和所述修整装置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位移,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够对所述第一机座、所述第二机座、所述裁断装置和所述修整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设置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两端分别于所述上料装置及所述下料装置对接并能够带动物料运动,所述输送轨道依次穿过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工区域、所述裁断装置和所述修整装置。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成型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示出的成型装置的侧部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示出的成型装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示出的成型装置的上模座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示出的成型装置的下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座(100)和第二机座(200),所述第一机座(100)和所述第二机座(200)之间设置有加工区域;上模座(300)和下模座(400),分别位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两侧,所述下模座(400)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座(100),所述上模座(300)连接于所述第二机座(200),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的至少其一连接有驱动机构(150);所述驱动机构(150)能够带动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相互靠近或远离;气压机构(350),设置于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所述气压机构(350)能够通过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的至少其一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负气压,所述气压机构(350)能够通过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的至少其一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正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50)包括减速扭矩电机(250)和剪叉结构,所述减速扭矩电机(250)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上模座(300)或所述下模座(400)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相互靠近或远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座(100)连接有下压板(190),所述下模座(400)连接于所述下压板(190);所述第二机座(200)连接有上压板(290),所述上模座(300)连接于所述上压板(290);所述第一机座(100)的中部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下压板(190)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机座(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支撑气缸(170)并通过所述平衡支撑气缸(170)与所述下压板(190)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机座(200)的中部通过所述剪叉结构与所述上压板(290)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机座(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支撑气缸(170)并通过所述平衡支撑气缸(170)与所述上压板(290)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机构(350)为至少两个,所述上模座(300)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压机构(350),所述下模座(400)连接有至少一个气压机构(350);所述上模座(300)和所述下模座(400)的其中之一通过所述气压机构(350)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正气压,另一通过所述气压机构(350)对所述加工区域施加负气压。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东,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煜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