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加庆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38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涉及防水外墙技术领域,包括防水外墙主体,所述防水外墙主体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有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外壁固定涂刷有丙烯酸防水涂料,所述丙烯酸防水涂料的外壁固定涂刷有防水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水外墙主体前后两侧外壁均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增加墙体内外的防水性能,且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外层涂有丙烯酸防水涂料,可进一步增加防水性能,丙烯酸防水涂料的外侧涂有防水漆,具备美观作用的同时兼具防水作用,解决了在公开专利中墙体防水性能不完善的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墙体内外防水性能,防止雨水以及水渍渗透的效果。水以及水渍渗透的效果。水以及水渍渗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外墙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

技术介绍

[0002]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它具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功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根据公开专利号CN210482599U所述:包括安装墙体、防水板,防水板固定连接在安装墙体的一侧上,防水板的内部上下依次贯穿有若干导流板,导流板的内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内部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密封板,两个密封板之间通过连接导线固定相连,本技术防水板内部倾斜在导流板设计,以及导流板内部倾斜设置的导流槽设计,从而在防水板通过导流板与安装墙体之间固定连接后,可将密封板从导流板内部的导流槽中拉出,从而使导流槽导通,从而在日常防水板使用时,空气能通过导流槽接触到墙体,从而避免墙体湿气堆积的情况,同时防护罩方式雨水进入到墙体中,更实用。
[0004]在公开专利中采用导流板的设计使空气能通过导流槽接触到墙体,从而避免墙体湿气堆积,而防护罩虽然能防止雨水通过进入,但空气中的湿气还是会通过导流槽进入墙体内部,导致出现无法避免墙体内部湿气堆积的情况,同时墙体防水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包括防水外墙主体,所述防水外墙主体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有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外壁固定涂刷有丙烯酸防水涂料,所述丙烯酸防水涂料的外壁固定涂刷有防水漆,所述防水外墙主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波形沥青防水板,所述波形沥青防水板的位于有防水层的内侧,所述波形沥青防水板的内侧外壁搭接有吸湿棉球;
[0008]所述防水外墙主体的中端内腔固定安装有横放钢板,所述横放钢板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透气板,所述横放钢板的上下中端外壁焊接有竖放钢板,所述横放钢板的外壁设置防潮剂。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放钢板的外壁与透气板的内侧外壁搭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湿棉球的外壁与透气板的外侧外壁搭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气板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气孔的内壁设置有倾斜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放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钢板防
锈层,所述钢板防锈层的外壁与防潮剂的外壁搭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采用防水漆、丙烯酸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合,通过在防水外墙主体前后两侧外壁均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增加墙体内外的防水性能,且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外层涂有丙烯酸防水涂料,可进一步增加防水性能,丙烯酸防水涂料的外侧涂有防水漆,具备美观作用的同时兼具防水作用,解决了在公开专利中墙体防水性能不完善的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墙体内外防水性能的效果。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采用波形沥青防水板、吸湿棉球、透气板、通气孔、防潮剂的配合,因天气潮湿墙体内部出现湿气后,通过波形沥青防水板隔离大量湿气,再通过吸湿棉球吸收少量湿气,最后防潮剂通过透气板上开设的通气孔对吸湿棉球进行除潮,保持墙体内部的干燥,解决了在公开专利中无法避免墙体内部湿气堆积情况的问题,达到了防止墙体内部过于潮湿,提高墙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防水外墙主体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防水层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透气板剖面示意图;
[0021]图5为A处地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防水外墙主体;11、波形沥青防水板;12、吸湿棉球;13、透气板;131、通气孔;132、倾斜板;14、横放钢板;141、竖放钢板;142、钢板防锈层;15、防潮剂;2、防水层;21、防水漆;22、丙烯酸防水涂料;23、聚氨酯防水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包括防水外墙主体1,防水外墙主体1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防水层2,防水层2包括有聚氨酯防水涂料23,聚氨酯防水涂料23的外壁固定涂刷有丙烯酸防水涂料22,丙烯酸防水涂料22的外壁固定涂刷有防水漆21。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防水外墙主体1前后两侧外壁均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23增加墙体内侧外侧的防水性能,且在聚氨酯防水涂料23的外层涂有丙烯酸防水涂料22,可进一步增加防水性能,丙烯酸防水涂料22的外侧涂有防水漆21,具备美观作用的同时兼具防水作用,聚氨酯防水涂料23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3,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丙烯酸防水涂料22是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他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

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防水外墙主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波形沥青防水板11,波形沥青防水板11的位于有防水层2的内侧,波形沥青防水板11的内侧外壁搭接有吸湿棉球12,防水外墙主体1的中端内腔固定安装有横放钢板14,横放钢板14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透气板13,横放钢板14的上下中端外壁焊接有竖放钢板141,横放钢板14的外壁设置防潮剂15。
[0029]在本实施例中,波形沥青防水板11被称为土工膜。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最基本原料制成的特殊防渗材料,因天气潮湿导致墙体内部出现湿气后,通过波形沥青防水板11隔离大量湿气,再通过吸湿棉球12吸收残留的少量湿气,最后防潮剂15通过透气板13上开设的通气孔131对吸湿棉球12进行除湿,保持墙体内部的干燥,通过墙体内部横放钢板14与竖放钢板141的交叉焊接增加防水外墙主体1的墙体强度,防潮剂15也可放置于交叉的钢板上。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1

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横放钢板14的外壁与透气板13的内侧外壁搭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外墙,包括防水外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墙主体(1)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包括有聚氨酯防水涂料(23),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23)的外壁固定涂刷有丙烯酸防水涂料(22),所述丙烯酸防水涂料(22)的外壁固定涂刷有防水漆(21),所述防水外墙主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波形沥青防水板(11),所述波形沥青防水板(11)的位于有防水层(2)的内侧,所述波形沥青防水板(11)的内侧外壁搭接有吸湿棉球(12);所述防水外墙主体(1)的中端内腔固定安装有横放钢板(14),所述横放钢板(14)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透气板(13),所述横放钢板(14)的上下中端外壁焊接有竖放钢板(141),所述横放钢板(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加庆
申请(专利权)人:宋加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