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型塔板及板式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37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射型塔板及板式塔。喷射型塔板包括设有一个以上进气通孔的塔盘、一个以上喷射部件和一个以上气液分离板;各喷射部件依次包括设有内腔连通的第一喷射段和第二喷射段;各第一喷射段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进液通孔,且各第一喷射段与各进气通孔连通,第一喷射段从远第二喷射段端至近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第二喷射段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各气液分离板设于各喷射部件的上方且设有一个以上气液分离通孔。板式塔包括塔体和设于塔体内的一层或多层喷射型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化气液传质传热,操作弹性大,适用范围广,分离精度高,抗堵塞性能强。抗堵塞性能强。抗堵塞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型塔板及板式塔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喷射型塔板及板式塔。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行业中,塔设备是一种主要的分离设备,现有的塔设备主要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气液两相逐层接触,在塔盘上进行传质传热,填料塔主要利用液膜进行传质传热,液相在经过填料表面会形成一层液膜,气相经过时会与填料表面的液膜进行传质传热。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单纯的填料塔和板式塔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广大工作人员开始通过增加塔盘数量,以此来提高分离精度;通过开发各种新型填料来提高填料塔的处理量与分离精度,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出处理量大,抗堵塞能力强,传质传热效率高的塔设备是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严峻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型塔板及板式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纯的板式塔和填料塔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射型塔板,包括塔盘、一个以上喷射部件和一个以上气液分离板;
[0005]所述塔盘设有一个以上进气通孔;
[0006]各喷射部件依次包括设有内腔连通的第一喷射段和第二喷射段;各第一喷射段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进液通孔,且各第一喷射段与各进气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喷射段从远第二喷射段端至近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喷射段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0007]各气液分离板设于各喷射部件的上方且设有一个以上气液分离通孔。
[0008]优选地,所述喷射部件还包括设有内腔的第三喷射段,所述第一喷射段、所述第三喷射段和所述第二喷射段的内腔依次连通,且所述进液通孔设于所述第三喷射段的侧壁;
[0009]和/或,所述喷射型塔板还包括降液板和受液盘,所述降液板和所述受液盘设于所述塔盘的两侧。
[0010]更优选地,所述第三喷射段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为等面积。
[0011]优选地,所述喷射部件还包括第四喷射段/和第五喷射段;
[0012]所述第二喷射段和所述第四喷射段的内腔依次连通,或者,所述第二喷射段、所述第四喷射段和所述第五喷射段的内腔依次连通;
[0013]所述第四喷射段的内腔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五喷射段的内腔横截面面积。
[0014]更优选地,所述第四喷射段从近第二喷射段端至远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为等面积,所述第五喷射段从近第四喷射段端至远第四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为等面积;
[0015]和/或,所述第四喷射段和所述第五喷射段圆滑过渡连接。
[0016]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五喷射段的内腔间距与所述第四喷射段的内腔间距的比值为1.2~1.6:1。
[0017]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板呈V形,V形的夹角为90~150
°

[0018]和/或,所述气液分离板依次包括第一气液分离段、第二气液分离段和第三气液分离段,所述第一气液分离段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段之间的夹角为90~150
°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段与所述第三气液分离段之间的夹角为90~150
°

[0019]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段平行于所述塔盘;
[0020]和/或,所述第一气液分离段和所述第三气液分离段设有一个以上所述气液分离通孔。
[00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板式塔,包括塔体和设于所述塔体内的一层或多层上述喷射型塔板。
[0022]优选地,包括降液板,所述降液板与所述塔体内壁设有间距,当所述板式塔包括多层喷射型塔板时,相邻喷射型塔板中降液板在不同侧;
[0023]和/或,所述降液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塔盘垂直且朝向气相流动方向的溢流堰;
[0024]和/或,所述板式塔包括降液板,所述受液盘与所述塔体内壁连接,当所述板式塔包括多层喷射型塔板时,相邻喷射型塔板中降液板朝向下一层喷射型塔板的受液盘;
[0025]和/或,所述板式塔还包括与塔体内壁连接的支撑圈,所述喷射型塔板设于所述支撑圈上。
[002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项:
[0027]1)本技术喷射型塔板中喷射部件包括从远第二喷射段端至近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第一喷射段和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第二喷射段,具有良好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强化气液相的传质传热,进一步喷射部件还包括第四喷射段/和第五喷射段,进一步强化气液相的传质传热。
[0028]2)本技术喷射型塔板中第一喷射段和/或第三喷射段设有一个以上进液通孔,让液相能大量进入喷射部件,在气相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下,液相被分解成无数的液滴,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
[0029]3)本技术喷射型塔板中气液分离板设于喷射部件的上方且设有一个以上气液分离通孔,板上气液分离,板下气液再次接触,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喷射型塔板的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喷射型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不含气液分离板)。
[0032]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喷射型塔板中喷射部件的轴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喷射型塔板中喷射部件的轴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34]附图标记:
[0035]1塔盘
[0036]11进气通孔
[0037]2喷射部件
[0038]21第一喷射段
[0039]22第二喷射段
[0040]23第三喷射段
[0041]24第四喷射段
[0042]25第五喷射段
[0043]26进液通孔
[0044]3气液分离板
[0045]31气液分离通孔
[0046]32第一气液分离段
[0047]33第二气液分离段
[0048]34第三气液分离段
[0049]4降液板
[0050]5受液盘
[0051]α1第一气液分离段与第二气液分离段之间的夹角
[0052]α2第二气液分离段与第三气液分离段之间的夹角
[0053]L1第五喷射段的内腔间距
[0054]L2第四喷射段的内腔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56]一种喷射型塔板,如图3所示,包括塔盘1、一个以上喷射部件2和一个以上气液分离板3;
[0057]塔盘1设有一个以上进气通孔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型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盘(1)、一个以上喷射部件(2)和一个以上气液分离板(3);所述塔盘(1)设有一个以上进气通孔(11);各喷射部件(2)依次包括设有内腔连通的第一喷射段(21)和第二喷射段(22);各第一喷射段(2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进液通孔(26),且各第一喷射段(21)与各进气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喷射段(21)从远第二喷射段端至近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喷射段(22)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各气液分离板(3)设于各喷射部件(2)的上方且设有一个以上气液分离通孔(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型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件(2)还包括设有内腔的第三喷射段(23),所述第一喷射段(21)、所述第三喷射段(23)和所述第二喷射段(22)的内腔依次连通,且所述进液通孔(26)设于所述第一喷射段(21)和/或所述第三喷射段(23)的侧壁;和/或,所述喷射型塔板还包括降液板(4)和受液盘(5),所述降液板(4)和所述受液盘(5)设于所述塔盘(1)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型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射段(23)从近第一喷射段端至远第一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为等面积。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射型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件(2)还包括第四喷射段(24)/和第五喷射段(25);所述第二喷射段(22)和所述第四喷射段(24)的内腔依次连通,或者,所述第二喷射段(22)、所述第四喷射段(24)和所述第五喷射段(25)的内腔依次连通;所述第四喷射段(24)的内腔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五喷射段(25)的内腔横截面面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型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喷射段(24)从近第二喷射段端至远第二喷射段端的内腔横截面面积为等面积,所述第五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军荣茅柳柳陈高俊莫俊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