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42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在支架的内侧,所述支架上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的外侧设有螺旋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体来盘放泵送软管,可以释放旋转体上的泵送软管,也方便收纳更多泵送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划破软管和软管拖地叠加,收纳长度可以随着护筒移动和旋转体旋转做到自动调节,组合收放,不同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软管损坏,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大量人工投入拖拽软管,节约成本,保障安全。保障安全。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小区的建筑中,无论是为了防止地基基础下沉所使用的摩擦桩端承桩还是防止筏板基础上浮所使用的抗浮桩,都会用到桩机施工,桩机使用应用范围很广,小到地基基础施工,大到基坑支护使用,灌注桩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桩机施工方式。
[0003]传统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的软管都是连接在桩机顶部的,水平部分采用随地拖拽的方式,当桩机旋转头升高时,混凝土泵送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提高而被拉高;当随着桩机头连着搅拌杆降入地面以下土层时,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下降而无“组织”的缠绕在一起,存在以下问题:1.泵送软管随着桩机头的降落而无规则的叠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产生无规则的褶皱裂缝,减少软管使用寿命,导致提前报废;2. 泵送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快速降落而撞击甚至缠绕到旋转体上,轻则被旋转体割破,重则缠绕交织在一起;3.泵送软管下落交织在一起将影响再次泵送混凝土,从而增加管内压力,加剧了安全隐患;4.传统的软管防叠加措施都是采用人工拖拽软管来实现,效率低,且地面泥泞不便,容易造成人员跌伤和机械伤害事故;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该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在支架的内侧,所述支架上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的外侧设有螺旋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驱动部驱动移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套设在旋转体的外侧,所述护筒和旋转体之间形成收纳空间。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体用于缠绕泵送软管,所述螺旋轴用于收放泵送软管至收纳空间的内部。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轴上端延伸出所述旋转体,且支撑轴的上端设有顶板,
所述启动部设在顶板上。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启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板,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体的上端设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适配。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内槽,所述驱动部包括螺纹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螺纹丝杆转动设在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支撑架的顶部,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丝杆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有螺母块,且螺母块延伸至内槽的内部,所述螺母块与所述螺纹丝杆相适配。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下方设有底座,且底座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到地面上。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设有蜗轮,且蜗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蜗轮下方位置处的所述支架上设有轴板,且轴板的内侧转动设有蜗杆。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适配的,所述轴板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连接。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筒为上下贯通式筒体,且护筒的底部为锥形头。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体来盘放泵送软管,在桩机头提升时,泵送软管伴着桩机头提升,旋转体正向旋转推出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拖拽旋转体,同时护筒随着受力的方向向上移动,以便释放旋转体上的泵送软管,在桩机头下降时,旋转体反向旋转,利用螺旋轴收纳软管至收纳空间,同时护筒向下移动,以便收纳更多旋转体上的泵送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划破软管和软管拖地叠加,收纳长度可以随着护筒移动和旋转体旋转做到自动调节,组合收放,不同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软管损坏,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大量人工投入拖拽软管,节约成本,保障安全。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蜗杆旋转,使得蜗轮旋转,从而带动转轴旋转,改变支撑轴上旋转体的朝向,便于对不同方向的软管进行取放,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护筒示意图。
[0018]其中:1、支架;2、转轴;3、支撑轴;4、旋转体;5、螺旋轴;6、支撑架;7、移动块;8、护筒;9、顶板;10、第一电机;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内槽;14、螺纹丝杆;15、第二电机;16、底座;17、固定螺栓;18、蜗轮;19、轴板;20、蜗杆;21、第三电机;22、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0020]根据图1、2、3、5、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包括支架1和转轴2,所述转轴2转动设在支架1的内侧,所述支架1上连接有支撑轴3,且支撑轴3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4,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4的外侧设有螺旋轴5;所述转轴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6,且支撑架6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通过驱动部驱动移动,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设有护筒8,所述护筒8套设在旋转体4的外侧,所述护筒8和旋转体4之间形成收纳空间。使用时,将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先行穿过旋转体4的下部,然后盘放在旋转体4上,旋转体4旋转,使得泵送软管全部收放在收纳空间里,在桩机头提升时,泵送软管伴着桩机头提升,旋转体4正向旋转推出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拖拽旋转体4,同时护筒8随着受力的方向向上移动,以便释放旋转体4上的泵送软管,在桩机头下降时,旋转体4反向旋转,利用螺旋轴5收纳软管至收纳空间,同时护筒8向下移动,以便收纳更多旋转体4上的泵送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划破软管和软管拖地叠加。
[0021]所述旋转体4用于缠绕泵送软管,所述螺旋轴5用于收放泵送软管至收纳空间的内部。
[0022]所述支撑轴3上端延伸出所述旋转体4,且支撑轴3的上端设有顶板9,所述启动部设在顶板9上。所述启动部包括第一电机10和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顶板9,所述第一齿轮11连接在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体4的上端设有第二齿轮12,且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1相适配。使用时,第一电机10带动第一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11驱动第二齿轮12旋转,使得选择旋转体4旋转,使得螺旋轴旋转,收纳或者推出软管。
[0023]所述支撑架6的一侧设有内槽13,所述驱动部包括螺纹丝杆14和第二电机15,所述螺纹丝杆14转动设在内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5设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包括支架(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转动设在支架(1)的内侧,所述支架(1)上连接有支撑轴(3),且支撑轴(3)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4),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4)的外侧设有螺旋轴(5);所述转轴(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6),且支撑架(6)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通过驱动部驱动移动,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设有护筒(8),所述护筒(8)套设在旋转体(4)的外侧,所述护筒(8)和旋转体(4)之间形成收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4)用于缠绕泵送软管,所述螺旋轴(5)用于收放泵送软管至收纳空间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3)上端延伸出所述旋转体(4),且支撑轴(3)的上端设有顶板(9),所述启动部设在顶板(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部包括第一电机(10)和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顶板(9),所述第一齿轮(11)连接在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体(4)的上端设有第二齿轮(12),且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1)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