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17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步骤一、施工准备,对定位钢支架和首段钢壳制造拼装完成,并完成验收;根据设计提供的导线、水准点,完成导线复测、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具备放样条件,施工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校正;根据两个相邻钢棒之间的间距及张拉力的要求。该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通过设置定位设备,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内部的两个限位架的相对运动将安装台固定在定位钢支架上,并随着首段钢壳的下降通过偏移装置带动定位装置进行移动,持续对首段钢壳进行定位,进而控制首段钢壳能够准确的放置到定位钢支架上与定位钢支架进行对接,提高了对首段钢壳的安装效率。提高了对首段钢壳的安装效率。提高了对首段钢壳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壳混凝土索塔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充分利用了钢和混凝土自己的优点,对比传统混凝土索塔,具备无需模板,安装快速、外形美观、结构轻、刚度大等优点,但对于曲线型钢壳混凝土索塔首段钢壳的安装,其对大型吊装设备要求高,安装精度要求高,且钢壳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现场施工控制难度大,钢壳首段现场安装时吊装设备选择、安装精度、安装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保障是施工的重难点,因此设计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的曲线型钢壳混凝土索塔首段钢壳的安装,其对大型吊装设备要求高,安装精度要求高,且钢壳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现场施工控制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步骤一、施工准备,对定位钢支架和首段钢壳制造拼装完成,并完成验收;
[0005]根据设计提供的导线、水准点,完成导线复测、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具备放样条件,施工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校正;
[0006]根据两个相邻钢棒之间的间距及张拉力的要求,设计制造完成张拉千斤顶和辅助工装,并完成千斤顶的标定工作;
[0007]步骤二、混凝支墩施工,混凝土支墩采用与承台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混凝土,浇筑前预留混凝土支墩与定位钢支架连接的地脚螺栓的螺栓孔,待混凝土支墩浇筑完成后,进行洒水养护,模板拆除后,将混凝土支墩四周和顶部进行凿毛处理,并严格保证凿毛质量,其中混凝土支墩共7组,每组两个,位于首段钢壳内外壁板正下方;
[0008]步骤三、定位钢支架施工,在混凝土支墩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三层承台钢筋和塔座预埋钢筋的安装,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承台顶层钢筋作为施工平台,安装定位钢支架,对于与对定位钢支架冲突的钢筋进行割除并补强;
[0009]步骤四、摆放钢棒,在定位钢支架安装完成后,从上往下穿设定位钢支架上的高强钢棒,将定位钢支架上的钢棒通过定位钢支架上的钢棒孔插入到第三层承台钢筋内,并将其他钢棒先也提前插入到第三层承台钢筋内摆放到位,便于后续钢棒的穿设;
[0010]步骤五、设置垫梁和限位装置,在外侧3个定位钢支架上利用钢棒中间间隙处横纵向分层放置作为垫梁,在定位钢支架外侧设置限位板,用于首段钢梁的初步定位;
[0011]步骤六、首段钢壳吊装,配合定位设备对钢壳进行定位;
[0012]步骤七、钢棒安装,待首段钢壳落至临时支墩上后,人工进行钢棒的穿设,钢棒穿设时由于钢棒与钢壳内壁板、钢壳防水板构件冲突较多,均采用从下往上穿的方式;
[0013]步骤八、首段钢壳下放以及精调定位,所述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定位钢支架的一侧,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安装台和用于对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定位钢支架之间进行安装的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定位装置进行移动的偏移装置;
[0014]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台一侧表面的固定口,所述固定口的内壁滑动插接有两组交错设置的限位架;
[0015]其中,所述偏移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台上表面的横向限位框,所述横向限位框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横向限位框的内壁的横向螺纹杆;
[0016]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滑动台的下表面的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顶部呈齿状的定位台;
[0017]步骤九、钢棒底部锚固装置安装以及第三层承台浇筑;
[0018]步骤十、钢棒张拉,第三层承台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高强钢棒的张拉。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定位钢支架精确固定的设计控制精度要求为:轴线纵、横平行偏位不大于
±
5mm,定位钢支架横桥向与理论横轴线偏差不大于
±
2mm,纵桥向与理论轴线偏差不大于
±
1mm,定位钢支架高程误差不大于﹢5mm,横桥向相邻两定位钢支架高差不得大于1mm,顺桥向相邻两定位座高差不得大于2.4mm;
[0020]在混凝土支墩上设置定位钢支架精调装置,精调装置是采用在每组混凝土支墩边角位置预埋钢筋,预埋钢筋顶端距离定位钢支架间距2cm,并在预埋钢筋端头位置车丝,拧上长度7cm的套筒,利用拧动套筒使其顶升定位钢支架来精确调节定位钢支架的四角标高,保证其安装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定位钢支架平面位置和四角标高精调到位后,安装地脚螺栓,并将定位钢支架用地脚螺栓固定,再采用灌浆料将定位钢支架与混凝土支墩之间的间歇10cm填充密实。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六中首段钢壳重量80.3t,综合项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100t龙门吊进行吊装,吊装前需对龙门吊进行检查,确保龙门吊状态良好,并在吊装前先将龙门吊的横向位置移动到首段钢壳安装的同一直线上,减少吊装后的门吊的整体移动,将首段钢壳利用100t龙门吊缓慢吊放,吊放过程中定位设备对钢壳进行定位,吊放至距离,利用龙门吊点动和手拉葫芦粗调钢塔平面位置,手拉葫芦一端与钢壳塔外壁板高栓孔连接,一端与钢围堰围檩连接,手拉葫芦依据首段钢壳偏位方向斜向设置。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八中所有钢棒安装完成后,将首段钢壳用龙门吊吊起5cm,拆除垫梁,待垫梁全部拆除后,检查钢棒与定位钢支架孔位内壁,以及周围钢筋干涉情况,若有干涉则对钢棒进行微调,使得钢棒与钢壳预留孔居中,然后缓慢下放首段钢壳,通过定位设备再次定位首段钢壳,钢壳缓慢下放至距定位钢支架后,通过定位支架相对应的轴线点,以及首段钢壳节段大里程侧两点坐标控制钢壳姿态,采用手拉葫芦精确调整,确保平面精度控制误差<5mm。
[0023]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架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两组旋向相反的螺旋口,所述固定口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主轴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螺旋口的内壁螺纹配合的双向螺纹杆。
[0024]优选地,所述横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限位框,所述竖向限位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
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竖向限位框内部的竖向螺纹杆,所述竖向限位框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与所述竖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配合的滑动台。
[0025]优选地,所述滑动台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主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定位台的上表面啮合传动,进而控制所述定位台沿所述安装滑槽的横向进行往复移动。
[0026]优选地,所述定位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定位组,所述定位台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内壁安装有双轴电机,且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偏转柱,所述偏转柱的一端表面安装有偏转定位组,所述偏转定位组与所述激光定位组均由漫反射式光电开关组成。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九中首段钢壳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施工准备,对定位钢支架(1)和首段钢壳(2)制造拼装完成,并完成验收;根据设计提供的导线、水准点,完成导线复测、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具备放样条件,施工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校正;根据两个相邻钢棒之间的间距及张拉力的要求,设计制造完成张拉千斤顶和辅助工装,并完成千斤顶的标定工作;步骤二、混凝支墩施工,混凝土支墩采用与承台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混凝土,浇筑前预留混凝土支墩与定位钢支架(1)连接的地脚螺栓的螺栓孔,待混凝土支墩浇筑完成后,进行洒水养护,模板拆除后,将混凝土支墩四周和顶部进行凿毛处理,并严格保证凿毛质量,其中混凝土支墩共7组,每组两个,位于首段钢壳(2)内外壁板正下方;步骤三、定位钢支架(1)施工,在混凝土支墩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三层承台钢筋和塔座预埋钢筋的安装,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承台顶层钢筋作为施工平台,安装定位钢支架(1),对于与对定位钢支架(1)冲突的钢筋进行割除并补强;步骤四、摆放钢棒,在定位钢支架(1)安装完成后,从上往下穿设定位钢支架(1)上的高强钢棒,将定位钢支架(1)上的钢棒通过定位钢支架(1)上的钢棒孔插入到第三层承台钢筋内,并将其他钢棒先也提前插入到第三层承台钢筋内摆放到位,便于后续钢棒的穿设;步骤五、设置垫梁和限位装置,在外侧3个定位钢支架(1)上利用钢棒中间间隙处横纵向分层放置作为垫梁,在定位钢支架(1)外侧设置限位板,用于首段钢壳(2)的初步定位;步骤六、首段钢壳(2)吊装,配合定位设备对首段钢壳(2)进行定位;步骤七、钢棒安装,待首段钢壳(2)落至临时支墩上后,人工进行钢棒的穿设,钢棒穿设时由于钢棒与首段钢壳(2)内壁板、首段钢壳(2)防水板构件冲突较多,均采用从下往上穿的方式;步骤八、首段钢壳(2)下放以及精调定位,所述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定位钢支架(1)的一侧,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安装台(3)和用于对所述安装台(3)与所述定位钢支架(1)之间进行安装的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台(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定位装置进行移动的偏移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台(3)一侧表面的固定口(4),所述固定口(4)的内壁滑动插接有两组交错设置的限位架(41);其中,所述偏移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台(3)上表面的横向限位框(5),所述横向限位框(5)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1)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横向限位框(5)的内壁的横向螺纹杆(52);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滑动台(57)的下表面的安装滑槽(6),所述安装滑槽(6)的内壁滑动插接有顶部呈齿状的定位台(61);步骤九、钢棒底部锚固装置安装以及第三层承台浇筑;步骤十、钢棒张拉,第三层承台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高强钢棒的张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钢壳安装定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定位钢支架(1)精确固定的设计控制精度要求为:轴线纵、横平行偏位不大于
±
5mm,定位钢支架(1)横桥向与理论横轴线偏差不大于
±
2mm,纵桥向与理论轴线偏差不大于
±
1mm,定位钢支架(1)高程误差不大于﹢5mm,横桥向相邻两定位钢支架(1)高差不得大于1mm,顺桥向
相邻两定位座高差不得大于2.4mm;在混凝土支墩上设置定位钢支架(1)精调装置,精调装置是采用在每组混凝土支墩边角位置预埋钢筋,预埋钢筋顶端距离定位钢支架(1)间距2cm,并在预埋钢筋端头位置车丝,拧上长度7cm的套筒,利用拧动套筒使其顶升定位钢支架(1)来精确调节定位钢支架(1)的四角标高,保证其安装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定位钢支架(1)平面位置和四角标高精调到位后,安装地脚螺栓,并将定位钢支架(1)用地脚螺栓固定,再采用灌浆料将定位钢支架(1)与混凝土支墩之间的间歇10cm填充密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洋司培国张其玉邬洪卫潘文钊赵晓宇丁访乔汤剑辉候治邦郭志伟李云鹏曹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