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413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属于电力配网抢修技术领域,其包括三角状底板,所述底板的三角处均设有调节组件,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移动组件,底板的上方设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手抓杆,承载座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拉架,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盘缘处固定设有手转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快速的将底板进行调平,调平过程省时省力,调平速度快,能灵活适用各种不平整的崎岖地面,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配网抢修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我国供电网络的建设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配网的故障抢修问题多年来一直是配电网络建设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建设和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用户对停电时长、次数、电能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由于外力破坏、用户监管不到位、恶劣天气等种种原因仍有一定的故障次数,因此配网故障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成为优质服务的首要问题。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是难免的,就配网线路故障原因来看,自然灾害因素是导致线路故障的主要根源。在诸多的自然灾害类型中,雷击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故障,一旦出现雷击事故,就会导致配网线路被烧毁,尤其是野外的架空线路,大多很高,最容易遭到雷击,引起失火、倒杆等多种损害,更加会对整个配电网带来影响,使得供电不稳。其次,大风也容易造成配电网故障,且大风损坏发生几率较大的地区也是农村,这是因为农村人们居住区域分散不集中,各种山势地形都需要铺设输电线路,大风程度较大,造成配电网部分区域损坏。
[0003]在受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电线损坏时,需对电力配网进行抢修。在对电力配网抢修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并爬到故障位置,对电力柜或线路进行抢修。抢修时需要通过支撑装置将工作人员送到指定位置。现有的支撑装置面对不平整的地面时,不能灵活调节以适用不平整的崎岖地面,不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导致在较为崎岖不平整的路段进行抢修时,前序调平支撑装置耗时长,使抢修工作效率低,另外,工作人员作业时不平稳的支撑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包括三角状底板,所述底板的三角处均设有调节组件,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移动组件,底板的上方设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手抓杆,承载座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拉架,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杆。
[000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盘缘处固定设有手转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转座,所述转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固定设有横轴,所述横轴上转动连接有圆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且所述第一组件、
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三个顶角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齿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端、第二支端、第三支端和第四支端,所述第一支端和第二支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支端和第三支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端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支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端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端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四支端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第四支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表面设有啮合齿,齿条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滑凸,所述滑凸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齿条上的啮合齿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前方和后方,导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导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槽,且所述引导槽呈“T”形;所述承载座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导凸,所述导凸滑动连接在所述引导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手拉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右端且竖直向上延伸的两个竖杆,两个竖杆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向外倾斜延伸的斜杆,两个斜杆的上端通过手扶杆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底板设置为三角状,同时在底板的三角处均设置调节组件,进而使三个调节组件相互作用形成三角形支撑,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具有稳定、坚固和耐压的特点。调平时,转动调节组件可快速的将底板调平,另外,将底板设置为三角状,当有一个角的下方不平整时,调节更加方便,节省调平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承载座和手抓杆的设置,当作业人员在承载座上上升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用手抓在手抓杆上,上升过程作业人员更安全,提高安全性。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可快速的将作业人员输送到需要抢修的位置,加快抢修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手拉架和移动组件的设置,便于移动底板,转移底板时更轻松省力。通过导杆的设置,在承载座上升的过程,导杆起到引导承载座平稳上升的作用,提高承载座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6]通过在底板上开设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螺杆,使用时,手握在手转把上转动转盘,转盘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向上或向下移动。当底板下方某个位置崎岖不平整时,利用螺杆的转动使螺杆位于底板下方的一段伸长或缩短,进而快速的补给不平整的地面,快速的将底板进行调平。调平过程省时省力,调平速度快,能灵活适用各种不平整的崎岖地面,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B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C放大图。
[0018]图中:1、底板2、承载座3、手拉架4、导杆5、螺纹孔6、螺杆7、转盘8、手转把9、转座10、支座11、通槽12、横轴13、圆轮14、电机15、齿轮16、第一支端17、第二支端18、第三支端19、第四支端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连接轴23、滑槽24、齿条25、滑凸26、引导槽27、导凸28、竖杆29、斜杆30、手扶杆31、手抓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1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专利技术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如图1

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包括三角状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三角处均设有调节组件,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移动组件,底板1的上方设有承载座2,所述承载座2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竖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三角状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三角处均设有调节组件,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移动组件,底板(1)的上方设有承载座(2),所述承载座(2)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手抓杆(31),承载座(2)与所述底板(1)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拉架(3),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1)上的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固定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上表面盘缘处固定设有手转把(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转座(9),所述转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上开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内部固定设有横轴(12),所述横轴(12)上转动连接有圆轮(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且所述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三个顶角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齿轮(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配网抢修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端(16)、第二支端(17)、第三支端(18)和第四支端(19),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肖艳梅程硕胡云鹏张家宁刘黎光王超英王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民权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