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97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及汽车,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包括储物盒本体、收纳盒和外盖板,收纳盒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内腔,所述收纳盒的顶部形成有敞口,敞口构成收纳盒放入口,外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的一侧,并可盖合在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开口端,所述储物盒本体上安装有拉绳式空气阻尼器,所述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钩连接在所述收纳盒上。汽车包括前述副仪表板侧储物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钩连接在收纳盒上,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缓缓拉住收纳盒,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抵消部分弹性件的反弹力,避免弹性构件在开启收纳盒,对收纳盒的连接点施力过大,提升储物盒的使用寿命。汽车质量好。盒的使用寿命。汽车质量好。盒的使用寿命。汽车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中控箱结构主要为中控箱本体、换挡面板、杯托、手套箱、装饰件等组件,常见的中控箱储物空间有杯托、前端储物盒、扶手箱等。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规汽车储物盒布置在副驾前端,外型与汽车的X向呈钝角,解锁后依靠重力将收纳盒自然打开,而竖直设置副仪表板侧储物盒解锁后,需要通过弹性构件将收纳盒迅速弹开,导致收纳盒的连接点受冲击力过大,降低储物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使储物盒缓慢开启,提升储物盒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包括储物盒本体、收纳盒和外盖板,所述收纳盒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内腔,所述收纳盒的顶部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构成收纳盒放入口,所述外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的一侧,并可盖合在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开口端,所述储物盒本体上安装有拉绳式空气阻尼器,所述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钩连接在所述收纳盒上。
[000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储物盒本体上安装有拉绳式空气阻尼器,并将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钩连接在收纳盒上,当收纳盒被扭簧的复位力弹开时,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缓缓拉住收纳盒,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抵消部分弹性件的反弹力,避免弹性构件在开启收纳盒,对收纳盒的连接点的冲击力过大,提升储物盒的使用寿命。r/>[0008]优选的,所述储物盒本体上安装有用于锁止所述收纳盒的自动锁止机构,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旋转型联动件、解锁按键和锁杆,所述旋转型联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储物盒本体上,旋转型联动件连接有自复位扭簧,旋转型联动件铰接有延伸至所述储物盒本体两侧的L型,锁杆的主体直线段与旋转型联动件铰接,所述锁杆的弯折段沿储物盒本体对应侧壁延伸,并伸入可到所述储物盒本体内腔与收纳盒连接;其中,储物盒本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储物盒本体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具有供锁杆移动和摆动的活动范围;且一锁杆的弯折部通过楔形配合面与所述解锁按键连接通过楔形配合面与所述解锁按键连接,解锁按键用于推动锁杆的弯折部朝远离储物盒本体对应侧壁的方向运动,所述解锁按键还连接有自复位弹簧。
[0009]这样,解锁按键连接的锁杆在解锁按键的作用下,对应锁杆的弯折部朝远离储物盒本体对应侧壁的方向运动,其锁杆的主体直线段在限位块和旋转型联动件的共同限制下,作移动和摆动的复合运动,与此同时,旋转型联动件转动带动另一锁杆的主体直线段作
移动和摆动的复合运动,其弯折部相应作远离储物盒本体对应侧壁的方向运动,直到与收纳盒脱离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解锁。松开解锁按键后,解锁按键在复位弹簧下自动复位,旋转型联动件在自复位扭簧作用下复位,锁杆处在锁止状态。关闭收纳盒时,收纳盒对应侧壁触碰锁杆的弯折部,使两弯折部同时外张,并保持与收纳盒侧壁接触,直到在关闭到位后,自复位扭簧使收纳盒保持锁止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自动锁止机构还包括锁舌套,所述锁舌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上,所述锁舌套上形成有锁孔,所述锁孔可与锁杆的自由端相配合。
[0011]这样,通过将锁舌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上,锁舌套的锁孔可与锁杆的自由端相配合,当开启收纳盒时在解锁按键的作用下,使锁钩与锁舌孔解除锁止,当未按压解锁按键后的锁钩恢复原位,在关闭收纳盒时,使锁钩与锁舌孔配合,将收纳盒锁在储物盒内。
[0012]优选的,锁杆的自由端形成有锁杆钩,所述锁杆钩可与所述锁孔相配合。
[0013]通过设置锁杆钩可与所述锁孔相配合,对收纳盒进行锁止。
[0014]优选的,所述储物盒本体上形成有供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通过的通孔。
[0015]这样,通过在储物盒本体上设置通孔,便于拉绳通过,使拉绳钩固定连接在收纳盒上。
[0016]优选的,所述储物盒本体上形成有两个支座,所述支座上形成有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轴孔配合有连接轴,所述收纳盒上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轴相轴孔配合,将所述收纳盒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内腔。
[0017]通过设置连接轴,便于将收纳盒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内腔,便于收纳盒开启和关闭。
[0018]优选的,所述扭簧套设连接轴上。
[0019]通过设置扭簧,便于在锁钩与锁孔解除配合时,通过扭簧的复位力将收纳盒从储物盒内翻出开启。
[0020]优选的,所述收纳盒上形成有凹槽,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扭簧的端部相配合。
[0021]这样,通过设置凹槽,使凹槽与所述扭簧的端部相配合,防止扭簧在复位时不能带动收纳盒转动。
[0022]优选的,所述拉绳式空气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外侧。
[0023]这样,将方便将拉绳式空气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外侧,避免拉绳式空气阻尼器占用储物盒内腔的空间。
[00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副仪表板侧储物盒。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储物盒本体上安装有拉绳式空气阻尼器,并将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钩连接在收纳盒上,当收纳盒被弹性件弹开时,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的拉绳缓缓拉住收纳盒,通过拉绳式空气阻尼器抵消部分弹性件的反弹力,避免弹性构件在开启收纳盒,对收纳盒的连接点施力,提升储物盒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自动锁止机构当开启收纳盒时在解锁按键的作用下,使锁钩与锁舌孔解除配合,当未按压解锁按键后的锁钩恢复原位,在关闭收纳盒时,使锁钩与锁舌孔配合,将收纳盒锁在储物盒内。设置扭簧,便于在锁钩与锁孔解除配合时,通过扭簧的复位力将收纳盒从储物盒内翻出。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去掉外盖板后的结构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去掉储物盒本体,收纳盒开启后的结构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去掉储物盒本体,收纳盒未启的结构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图5中A

A的截面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图1中B

B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3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物盒本体1、收纳盒2、收纳盒放入口21、旋转型联动件31、解锁按键32、锁杆33、锁杆钩331、锁舌套34、锁孔341、拉绳式空气阻尼器4、拉绳41、拉绳钩411、扭簧5、连接轴6、外盖板7。
[0035]参见图1至图7,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包括储物盒本体1、收纳盒2和外盖板7,所述收纳盒2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1内腔,所述收纳盒2的顶部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构成收纳盒放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盒本体(1)、收纳盒(2)和外盖板(7),所述收纳盒(2)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物盒本体(1)的内腔,所述收纳盒(2)和所述储物盒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5),所述收纳盒(2)的顶部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构成收纳盒放入口(21),所述外盖板(7)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2)的一侧,并可盖合在所述储物盒本体(1)的开口端,所述储物盒本体(1)上安装有拉绳式空气阻尼器(4),所述拉绳式空气阻尼器(4)的拉绳钩(411)连接在所述收纳盒(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侧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本体(1)上安装有用于锁止所述收纳盒(2)的自动锁止机构,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旋转型联动件(31)、解锁按键(32)和锁杆(33),所述旋转型联动件(31)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储物盒本体(1)上,旋转型联动件(31)连接有自复位扭簧,旋转型联动件(31)铰接有延伸至所述储物盒本体(1)两侧的L型锁杆(33),锁杆(33)的主体直线段与旋转型联动件(31)铰接,所述锁杆(33)的弯折段沿储物盒本体(1)对应侧壁延伸,并伸入可到所述储物盒本体(1)内腔与收纳盒(2)连接;其中,储物盒本体(1)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储物盒本体(1)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具有供锁杆(33)移动和摆动的活动范围;且一锁杆(33)的弯折部通过楔形配合面与所述解锁按键(32)连接,解锁按键(32)用于推动锁杆(33)的弯折部朝远离储物盒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尹王小斌许中山谢丹雷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