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宫颈管镜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383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妇科检查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宫颈管镜及其控制系统,子宫颈管镜包括成像镜体,成像镜体外套设有可拆卸的镜鞘;镜鞘包括外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前端的前端成像模组、设置在外套管后端的固定板、套设在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前端成像模组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前端成像模组包括镀膜镜片和光源;固定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识别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像镜体外套设有可拆卸的镜鞘,镜鞘为一次性镜鞘,有效解决了影响镜体在检查过程的光源反光干扰,同时对镜鞘一次性使用进行了电子识别芯片保护,避免了重复使用的安全隐患,也节省了消毒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宫颈管镜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妇科检查医学成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子宫颈管镜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012年WHO/IARC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约53万例,死亡约27万例,新发和死亡病例中85%以上的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约占30%(13.15万),并且发病率显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据上海CDC统计:20世纪80年代宫颈癌发病率为3.7/10万到2003年已上升到4.85/10万,年龄由55~65岁上升到45~55岁,高峰年龄提早10岁,由于宫颈癌病因明确即为HPV感染,因此WHO推荐宫颈癌是唯一可以推广早期预防和早期治愈的癌症。但由于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管内病变(2

3型转化区)却存在明显的“盲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宫颈管内病变因阴道镜不能充分评估,病变组织采集较困难,易导致漏诊;对HPV和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鳞柱交界不可见的患者,补充宫颈管内的检查和靶向活检有实用价值,可极大弥补阴道镜检查的漏诊率,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利用“子宫颈管镜”技术可以像电子阴道镜一样能直接“可视”宫颈管内醋白上皮和血管形态变化状况,为实现即诊即治(See&Treat)理想提供了更多机会。
[0003]目前国际上对子宫颈管的检查只有依赖宫腔镜技术,需要注水膨宫,每次检查都需要消毒处理,操作要求复杂,使用成本高,不适合阴道镜门诊使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2782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诊疗一体化硬质放大阴道镜系统,包括硬质放大阴道镜,硬质放大阴道镜包括硬质内镜端部、冷光源接头、图像数据输出端、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硬质放大阴道镜的各部分结构为一体式结构,每次检查均需要进行整体消毒,影响使用安全和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子宫颈管镜及控制系统,该子宫颈管镜配备了可拆卸的一次性镜鞘,方便快速更换,避免了每次检查完的消毒工作,提高了检查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子宫颈管镜,包括成像镜体,成像镜体外套设有可拆卸的镜鞘;镜鞘包括外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前端的前端成像模组、设置在外套管后端的固定板、套设在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前端成像模组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前端成像模组包括镀膜镜片和光源;固定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识别芯片。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柄,成像镜体固定安装在手柄上。
[0008]进一步的,手柄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槽,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槽内。
[0009]进一步的,安装槽与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误插结构。
[0010]进一步的,防误插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缺口、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卡块,缺口与卡块相匹配防止误插。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外套管外的压盖,压盖与手柄可拆卸连接,压盖将固定板与安装槽压紧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手柄上设置有显示屏和调节按键。
[0013]进一步的,调节按键包括醋酸反应计时按键、光源亮度调节按键、图像采集控制按键。
[0014]进一步的,前端成像模组还包括活检器械通道。
[0015]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子宫颈管镜加上镜鞘在对子宫颈管检查时全程无痛感,成像镜体加镜鞘后的外径小于5mm。
[0016]进一步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光源供电电路、一次性识别芯片、与成像镜体电连接的触点。
[0017]进一步的,压盖上设置有快拆口,方便与镜鞘脱离,在旋转拆卸时避免与镜鞘前段污染部位接触。
[0018]一种子宫颈管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宫颈管镜,还包括病人信息管理模块、检查预约模块、观察检查模块、图片编辑模块、病历管理模块、报告模块;
[0019]病人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病人信息的登记、修改、查看;
[0020]检查预约模块用于检查的预约和检查日期的查看;
[0021]观察检查模块用于控制成像镜体进行拍摄,并通过观察检查模块对成像镜体拍摄到的视频影像进行录制和查看;
[0022]图片编辑模块用于编辑已采集的图片和视频,对其进行添加标识或注释;
[0023]病历管理模块用于进行病历的导入、导出和编辑;
[0024]报告模块用于将病历生成报告、将报告或图片进行对比、以及进行报告的导出或打印。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体外套设有可拆卸的镜鞘,镜鞘用于保护成像镜体避免成像镜体受到污染,镜鞘为一次性镜鞘,在每次检查完成后,直接拆下镜鞘,并更换新的镜鞘进行下一次检查,省去了每次检查完的消毒工作,避免了消毒不彻底的问题,也节省了消毒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此外还有效解决了影响镜体在检查过程的光源反光干扰,同时对镜鞘一次性使用进行了识别芯片保护,避免了重复使用的安全隐患。
[0027]2)本专利技术的光源和固定板的电路板通过连接线电连接,实现电路板对光源的控制,连接线设置在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避免每次拆装镜鞘的过程中,对连接线造成磨损,且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线也不易受到干扰和影响,避免造成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0028]3)本专利技术的前端成像模组包括镀膜镜片和光源,避免了光源对成像镜体的光斑干扰,同时也实现了对成像镜体的防污染保护。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子宫颈管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端成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成像镜体,2

镜鞘,3

手柄,4

压盖,21

外套管,22

内套管,23

固定板,24

前端成像模组,31

安装槽,32

显示屏,33

调节按钮,231

缺口,241

光源,242

镀膜镜片,243

活检器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下面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颈管镜,包括成像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体外套设有可拆卸的镜鞘;所述镜鞘包括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前端的前端成像模组、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后端的固定板、套设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成像模组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成像模组包括镀膜镜片和光源;所述固定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识别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颈管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成像镜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宫颈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宫颈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误插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宫颈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插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卡块,所述缺口与所述卡块相匹配防止误插。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宫颈管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外套管外的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渝汤文申小利谢其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尚医疗仪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