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8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左右方向相邻排布的两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对信号端子、以及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具有一敞口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敞口分别设于所述屏蔽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屏蔽壳设于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并与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电性隔离,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的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第二壁体相互接触;相邻排布的两个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相接触。本申请能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性能。申请能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性能。申请能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接地屏蔽性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习知的插头连接器,如中国专利CN202110858895.2,其说明书第[0049]段记载,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接在导向基座内的若干个差分合件,差分合件包括定位座、屏蔽壳体、信号排和屏蔽板。参见其附图16和图17,以及说明书第[0050]至[0052]段,每个所述屏蔽壳包括一U型槽体,用以收容对应的差分信号对,所述屏蔽板设有若干方槽来和U型槽体的侧壁上的卡扣相卡接固定,由此屏蔽板得以固定在所述U型槽体的敞口侧。
[0003]上述插头连接器,若干个所述差分合件并列排布后,仅能将同一个所述差分合件中的所述屏蔽壳和所述屏蔽板电性连接,未能充分利用多个所述差分合件的屏蔽壳和屏蔽板来加强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接地件是接触屏蔽壳的第二壁体,第二壁体和敞口是分别位于屏蔽壳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模块的屏蔽壳是和第二连接模块的接地件相邻近的,本申请不仅能将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的屏蔽壳和接地片电性连接,还能进一步将第一连接模块的屏蔽壳接触到第二连接模块的接地片,使得相邻两个连接模块的屏蔽壳、接地片整体形成一个接地屏蔽结构,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性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左右方向相邻排布的两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对信号端子、以及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具有一敞口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敞口分别设于所述屏蔽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屏蔽壳设于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并与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电性隔离,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的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第二壁体相互接触;其中,相邻排布的两个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相接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壁体设有多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左右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的所述敞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壁体的边缘朝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凸设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沿所述屏蔽壳的延伸长度方向相互间隔排布,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凸部;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一第一外表面,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信号端子靠近于所述第一外表面,自所述第一外表面凹设有多个显露孔,每一所述显露孔显露所述第二连接
模块的所述接地片,每一所述凸部伸入对应一个所述显露孔,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部分进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壳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壁体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壁体相连接的一第三壁体,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壁体具有一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前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上下方向相对设置,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第三壁体围成的屏蔽空间内;所述接地片具有向前延伸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显露部,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显露部相接触,所述显露部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延伸部。
[0010]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四对所述信号端子和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四个所述屏蔽壳,每一所述屏蔽壳围设于对应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电连接器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排布的一第一对接槽和一第二对接槽,其中两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槽,另外两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槽;所述接地片的一部分向前延伸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并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四个所述屏蔽壳中的中间两个相邻所述屏蔽壳之间的间隔空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片具有向前延伸并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显露部、一第二显露部和一第三显露部,所述第一显露部、所述第二显露部和所述第三显露部沿所述上下方向排布,所述接地片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显露部和所述第二显露部之间的一第一间隔槽、以及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显露部和所述第三显露部之间的一第二间隔槽,所述第二显露部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所述间隔空间并同时与相邻两个所述屏蔽壳相接触;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信号端子靠近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多个分隔肋以及自所述第二外表面凹设形成的四个收容槽,相邻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具有一个所述分隔肋,每一所述收容槽收容对应的至少一所述屏蔽壳和所述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向前延伸超过所述收容槽的一第一凸伸部和一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间隔槽,所述第二凸伸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间隔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对接槽和所述第二对接槽之间的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具有至少两个夹持口,每一所述夹持口用以夹持对应一个所述接地片的所述第二显露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屏蔽壳相互接触,使得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连通形成同一个接地整体,同时,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相接触,能进一步将两个相邻所述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所述接地片都连通在一起,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效果。另外,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能同时被两个所述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固定,增加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模块的结构连接稳固性。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左右方向相邻排布的两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对信号端子、以及
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具有一敞口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敞口分别设于所述屏蔽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屏蔽壳位于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且与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电性隔离,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的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第二壁体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延伸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延伸部;其中,相邻排布的两个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相邻排布的两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对信号端子、以及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接地片和至少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具有一敞口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敞口分别设于所述屏蔽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屏蔽壳设于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并与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电性隔离,位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模块中的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第二壁体相互接触;其中,相邻排布的两个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壁体设有多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左右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屏蔽壳的所述敞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壁体的边缘朝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凸设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沿所述屏蔽壳的延伸长度方向相互间隔排布,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凸部;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一第一外表面,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信号端子靠近于所述第一外表面,自所述第一外表面凹设有多个显露孔,每一所述显露孔显露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接地片,每一所述凸部伸入对应一个所述显露孔,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绝缘本体部分进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壁体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壁体相连接的一第三壁体,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壁体具有一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前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上下方向相对设置,至少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和所述第三壁体围成的屏蔽空间内;所述接地片具有向前延伸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显露部,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所述显露部相接触,所述显露部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延伸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四对所述信号端子和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四个所述屏蔽壳,每一所述屏蔽壳围设于对应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电连接器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排布的一第一对接槽和一第二对接槽,其中两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槽,另外两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槽;所述接地片的一部分向前延伸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并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四个所述屏蔽壳中的中间两个相邻所述屏蔽壳之间的间隔空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具有向前延伸并显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显露部、一第二显露部和一第三显露部,所述第一显露部、所述第二显露
部和所述第三显露部沿所述上下方向排布,所述接地片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显露部和所述第二显露部之间的一第一间隔槽、以及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显露部和所述第三显露部之间的一第二间隔槽,所述第二显露部沿所述左右方向遮蔽所述间隔空间并同时与相邻两个所述屏蔽壳相接触;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接地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信号端子靠近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惠周伯叡彭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