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4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涉及蹲便器技术领域,在蹲便器进水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流分流通道,水流分流通道与进水孔连通,水流分流通道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水流导向台阶,冲刷盆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分流通道中的水导入水流导向台阶处的弧形分流块,弧形分流块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水流分流通道中的部分水继续按照原方向流动的通水孔,通过通水孔的水汇聚于出水腔,出水腔设置有用于使出水腔中的水进入冲刷盆体的出水口。利用水流分流通道、弧形分流块以及水流导向台阶的配合,使得进水冲刷时,整体的冲刷力度强,冲刷覆盖全面,冲水效果更好。冲水效果更好。冲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蹲便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各类卫生洁具走入了普通家庭,比如浴盆、智能马桶、蹲便器等,使用最多的一般是智能马桶和蹲便器,其中蹲便器以其成本低,冲刷效果好而广泛用于公共卫生间或偏远地区。现有的蹲便器,一般是在进水口处通过设置分水管道和布水孔来将水流输送到冲刷盆体中进行冲刷,这种蹲便器工艺上容易制造,但有以下缺陷:
[0003]1、利用分水管道和布水孔进行引导水流冲刷,但容易造成冲刷压力不足,冲刷洁净度不够。2、需要设置布水孔,使得工艺程序加多,且打孔操作对于工人来说,其技术要求较高。3、水流经过分水管道后布水孔后,其水流势能损失严重,水的利用率较低。
[0004]故现有蹲便器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使得水流流下时,其整体的冲刷力度强,冲刷覆盖全面,冲水效果更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包括踩踏板和冲刷盆体,所述踩踏板覆盖于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所述踩踏板留有用于粪便落入冲刷盆体中的开口,所述踩踏板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冲刷盆体的盆底设置有排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流分流通道,所述水流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水流分流通道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水流导向台阶,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分流通道中的水导入水流导向台阶处的弧形分流块,所述弧形分流块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水流分流通道中的部分水继续按照原方向流动的通水孔,通过所述通水孔的水汇聚于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位于所述冲刷盆体远离进水孔的一端,所述出水腔设置有用于使出水腔中的水进入冲刷盆体的出水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从进水孔处进入,再通过水流分流通道的导向作用朝着出水腔的方向流动,直到撞上弧形分流块,此时一部分水在弧形分流块的导向作用下流到水流导向台阶处,再沿着水流导向台阶一边流动,一边从水流导向台阶上流向冲刷盆体的内侧面进行冲刷,而另一部分水漫过弧形分流块进入通水孔,经过通水孔的水最后汇聚于出水腔,然后从出水口处流出,流向冲刷盆体的内侧面进行冲刷。这种利用弧形分流块分流和不设布水孔的蹲便器结构,能够较大程度的保留水流势能且使水流分布均匀,从而提升蹲便器的冲刷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设置有水平放置的U型水道壁,所述U型水道壁围绕着冲刷盆体的盆口,所述U型水道壁朝向所述出水腔,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所述U型水道壁以及所述踩踏板围合形成所述水流分流通道。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孔进入后,首先会撞在U型水道壁上,发生分流现象,水会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水沿着U型水道壁往冲刷盆体的左侧流动,然后沿着U型水道壁朝着靠近出水腔的方向流动,而另一部分水沿着U型水道壁往冲刷盆体的右侧流动,然后沿着U型水道壁朝着靠近出水腔的方向流动。利用U型水道壁、冲刷盆体的上侧面以及踩踏板围合形成的水流分流通道,造型简单且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保留水流势能。
[0011]进一步地,所述U型水道壁朝向弧形分流块的端头与所述弧形分流块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弧形分流块的一端向所述水流分流通道内延伸,所述弧形分流块的另一端向所述水流导向台阶延伸。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沿着U型水道壁朝着靠近出水腔的方向运动时,会撞在弧形分流块上,水流分流通道内的水一部分会顺着弧形分流块流向水流导向台阶。
[0013]进一步地,所述踩踏板的下侧面与所述弧形分流块的上侧面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形成通水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踩踏板和弧形分流块的间隔形成通水孔,不需要单独打孔,简化了制造工艺。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流导向台阶围绕着所述冲刷盆体的盆口。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经由水流导向台阶导向进入冲刷盆体的内侧面时,对冲刷盆体的内侧面覆盖较广,冲洗效果更好。
[0017]进一步地,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设置有水平放置的U型腔壁,所述U型腔壁围绕着所述冲刷盆体的盆口,所述U型腔壁朝向所述进水孔,所述冲刷盆体的上侧面、所述U型腔壁、所述弧形分流块以及所述踩踏板围合形成所述出水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冲刷盆体的上侧面、U型腔壁、弧形分流块以及踩踏板围合形成的出水腔,结构简单且制造方便。
[0019]进一步地,所述踩踏板的下侧面与所述U型腔壁的上侧面间隔一端距离,从而形成出水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踩踏板和U型腔壁间隔形成的出水口,不需要单独打孔,简化了制造工艺,且因为不是通过打孔出水,而是通过踩踏板和U型腔壁的间隔所形成的出水口出水,就会减少腔壁的阻挡作用,而使得出水时,水的势能较大。
[0021]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腔远离出水口处的空间大于所述出水腔靠近出水口处的空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漫过弧形分流块进入出水腔时,水会不断聚集在出水腔中,由于出水腔远离出水口处的空间大于所述出水腔靠近出水口处的空间,所以水在从出水口处流向冲刷盆体中前,是从较大的空间流向较小的空间的,在这个过程中水会不断积聚压力和势能,直到从出水口处喷出。这种结构使得水从出水口处流出时,压力更大,冲刷效果更好。
[0023]进一步地,所述踩踏板朝向冲刷盆体盆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遮挡出水口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出水口。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能够减少水流从出水口处流出时的溅水现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利用U型水道壁、弧形分流块、水流导向台阶、U型腔壁、出水腔、出水口之间的配合,将水流导向冲刷盆体的各处并从冲刷盆体的内侧面流向,进行冲刷,该结构能够降低水流势能的损耗,且有利于增大水流冲刷时的覆盖面。(2)出水腔和出水口的设置有利于积聚势能,使得从出水口处流向冲刷盆体内侧面利用阻挡块进行泄压和分流、利用分流块进行分流,利用水流导向台阶将水全面输送到蹲便器内侧面,对蹲便器内侧面进行全面覆盖与冲刷,其冲刷力度强,冲刷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踩踏板的整体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冲刷盆体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突显水流分流通道和出水腔的剖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突显通水孔的剖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突显出水口的剖视图。
[0033]附图标记:1、踩踏板;2、开口;3、冲刷盆体;4、进水孔;5、排水孔;6、水流分流通道;7、水流导向台阶;8、U型水道壁;9、出水腔;10、弧形分流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包括踩踏板(1)和冲刷盆体(3),所述踩踏板(1)覆盖于所述冲刷盆体(3)的上侧面,所述踩踏板(1)留有用于粪便落入冲刷盆体(3)中的开口(2),所述踩踏板(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孔(4),所述冲刷盆体(3)的盆底设置有排水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流分流通道(6),所述水流分流通道(6)与所述进水孔(4)连通,所述水流分流通道(6)靠近开口(2)的一侧设置有水流导向台阶(7),所述冲刷盆体(3)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分流通道(6)中的水导入水流导向台阶(7)处的弧形分流块(10),所述弧形分流块(10)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水流分流通道(6)中的部分水继续按照原方向流动的通水孔(11),通过所述通水孔(11)的水汇聚于出水腔(9),所述出水腔(9)位于所述冲刷盆体(3)远离进水孔(4)的一端,所述出水腔(9)设置有用于使出水腔(9)中的水进入冲刷盆体(3)的出水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盆体(3)的上侧面设置有水平放置的U型水道壁(8),所述U型水道壁(8)围绕着冲刷盆体(3)的盆口,所述U型水道壁(8)朝向所述出水腔(9),所述冲刷盆体(3)的上侧面、所述U型水道壁(8)以及所述踩踏板(1)围合形成所述水流分流通道(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水道壁(8)朝向弧形分流块(10)的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林四南安双通赖隆焜刘双兰焦田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