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66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应设备,包括用于进行反应的反应釜,其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槽以及缓冲组件。冷却组件设置于反应釜,冷却组件的进水口用于与注水设备连通;冷却槽通过出水管路与冷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缓冲组件设置于反应釜的下方,且缓冲组件与出水管路连通,以使得冷却组件内的冷却水利用自重流入缓冲组件中。以此当反应釜开始加热后,避免出现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情况,有利于使得反应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加热至指定温度,且减少需要消耗的能源,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是常用的一种反应容器,通过向其内部加入相应的反应材料即可进行相应的化工作业。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反应的需要,经常需要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以确保反应温度满足化工作业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主体表面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水泵和阀组连通冷却水池,出水口则与回收池连通,从而就可以通过水泵持续向冷却装置内注入冷却水。
[0004]但是反应釜往往自身体积较大,因此其安装位置需要根据实际的场地空间来决定,在上述冷却装置直接与回收池连通的方案中,当冷却装置的出水口位置低于回收池的入口时,就会使得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水难以完全排出冷却装置,在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时,热量会被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水吸收,导致反应釜加热到预设条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会耗费较多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在加热过程中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水会吸收热量导致加热过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能源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设备,包括用于进行反应的反应釜,其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槽以及缓冲组件。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水口用于与注水设备连通;冷却槽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下方,且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以使得所述冷却组件内的冷却水利用自重流入所述缓冲组件中。
[0008]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支管,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以及缓冲槽,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下方且与所述缓冲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回流支管,一端与所述缓冲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槽连通;以及回流泵,设置于所述回流支管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缓冲槽内的冷却水抽入所述冷却槽内。
[0010]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回流支管且位于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缓冲槽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控制阀组,设置于所述回流支管以限制冷却水在所述回流支管内的流动方向。
[0012]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缓冲槽。
[0013]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液位计,设置于所述缓冲槽。
[0014]可选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内管,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冷却内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注水设备连通,所述冷却内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路及所述缓冲组件连通;以及冷却外管,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外,所述冷却外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注水设备连通,所述冷却外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路及所述缓冲组件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进水阀,设置于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水口;以及排水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且位于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冷却槽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冷却水为卤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通过在反应釜的下方设置缓冲组件,使得在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前,无法流入冷却槽内的冷却水在自重作用下流入缓冲组件内,则冷却组件内存在残留冷却水的可能性较小。以此当反应釜开始加热后,避免出现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情况,有利于使得反应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加热至指定温度,且减少需要消耗的能源,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设备的缓冲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反应釜;2、冷却组件;20、冷却内管;21、冷却外管;22、进水阀;23、排水阀;24、进水支管;25、出水支管;3、冷却槽;4、缓冲组件;40、缓冲支管;41、缓冲槽;410、温度检测件;411、液位计;412、液位指示仪表;42、回流支管;43、回流泵;44、过滤器;5、出水管路;6、注水管路;7、注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设备
[0028]参照图1和图2,该反应设备包括用于进行反应的反应釜1,还包括冷却组件2、冷却槽3以及缓冲组件4。冷却组件2设置于反应釜1,冷却组件2的进水口用于与注水设备连通;冷却槽3通过出水管路5与冷却组件2的出水口连接;缓冲组件4设置于反应釜1的下方,且缓冲组件4与出水管路5连通,以使得冷却组件2内的冷却水利用自重流入缓冲组件4中。
[0029]具体地,冷却水采用卤水,卤水相比于普通的冷冻水具有更低的凝固点,因此可以通过冷冻压缩机将卤水压缩至较低的温度后再通过注水设备注入到冷却组件2内,以确保较好的冷却效果。
[0030]注水设备主要包括注水管路6和注水泵7,注水管路6的一端与冷却组件2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则与装有较低温度卤水的存储罐连通,注水泵7的抽水口朝向存储罐,出水口朝向冷却组件2,以将卤水持续注入冷却组件2内。
[0031]冷却组件2可以环设在反应釜1的周壁,以提高冷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2的右侧设置进水口,左侧设置出水口。冷却槽3与反应釜1并列设置,冷却槽3的上端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设备,包括用于进行反应的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2),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所述冷却组件(2)的进水口用于与注水设备连通;冷却槽(3),通过出水管路(5)与所述冷却组件(2)的出水口连接;缓冲组件(4),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下方,且所述缓冲组件(4)与所述出水管路(5)连通,以使得所述冷却组件(2)内的冷却水利用自重流入所述缓冲组件(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缓冲支管(40),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5)连通;以及缓冲槽(4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下方且与所述缓冲支管(40)的另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还包括:回流支管(42),一端与所述缓冲槽(4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槽(3)连通;以及回流泵(43),设置于所述回流支管(42)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缓冲槽(41)内的冷却水抽入所述冷却槽(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还包括:过滤器(44),设置于所述回流支管(42)且位于所述回流泵(43)与所述缓冲槽(4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茹李鑫赫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化学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