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门辅助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4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一种舱门辅助支座,用于推动舱门打开并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舱门之间的干涉,其特征在于,上述舱门辅助支座包括碰撞件、支承座和压缩弹簧,上述碰撞件以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与上述支承座连接,用于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中的一方碰撞,并且经由上述支承座支承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冲压空气涡轮舱门中的另一方,上述压缩弹簧被上述碰撞件和上述支承座从第一方向的两侧按压。通过上述舱门辅助支座,能够提高舱门打开效率并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干涉。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干涉。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舱门辅助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门辅助支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的能够提高舱门的打开速度并避免干涉的舱门辅助支座。

技术介绍

[0002]RAT(Ram Air Turbine:冲压空气涡轮)舱门是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维护舱门,该舱门通过连杆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连接,当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在作动器的作用下进行收放运动时,该冲压空气涡轮系统会同时带动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打开、关闭。但是针对这种协同运动存在较多的设计约束,该设计约束包括:
[0003]动静部件之间的间隙要求:1)在舱门运动的过程中,铰链与门框开口之间的间隙要求;2)当舱门打开到极限位置时,舱门蒙皮与机身蒙皮之间的间隙要求。
[0004]动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要求:1)在舱门运动的过程中,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的门体之间的间隙要求;2)在舱门运动的过程中,冲压空气涡轮系统与主体到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的铰链之间的间隙要求;
[0005]高速部件之间的间隙要求:冲压空气涡轮的叶片的旋转包络面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的门体之间的间隙要求。
[0006]由于上述设计约束的原因,在冲压空气涡轮系统释放的初期,对于舱门转动打开的效率存在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以往的系统中,推动舱门打开的分力较小,从而存在舱门开门的速度较慢这样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释放初期的速度非常快,在释放之后的约0.08s的时间内,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间隙会达到最危险的程度。在某些危险的工况下,有可能会发生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干涉这样的危险情况。
[000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舱门打开速度并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干涉的装置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门辅助支座,该舱门辅助支座的重量较轻、占用空间较小,并且便于布置,能够提高冲压空气涡轮舱门的打开效率,并且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干涉。
[0009]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提供一种舱门辅助支座,用于推动舱门打开并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舱门之间的干涉,其特征在于,上述舱门辅助支座包括碰撞件、支承座和压缩弹簧,上述碰撞件以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与上述支承座连接,用于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中的一方碰撞,并且经由上述支承座支承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冲压空气涡轮舱门中的另一方,上述压缩弹簧被上述碰撞件和上述支承座从第一方向的两侧按压。
[0010]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够通过压缩弹簧对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冲压空气涡轮的舱
门之间的碰撞进行缓冲,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推动舱门打开。
[0011]优选的是,上述碰撞件具有碰撞头和杆部,上述杆部从上述碰撞头朝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延伸,上述支承座具有供上述杆部贯穿的支承座通孔,上述压缩弹簧套设于上述杆部,上述杆部具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杆部通孔,在上述杆部通孔中插设有锁止销。
[0012]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叶片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之间的干涉的舱门辅助支座。
[0013]优选的是,上述舱门辅助支座还包括缓冲防磨件,上述缓冲防磨件由耐磨损的材料形成,并且设置在上述碰撞头的与上述杆部相反的一侧。
[0014]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缓冲防磨件,能够保护碰撞件免受磕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舱门辅助支座的使用寿命。
[0015]优选的是,上述舱门辅助支座还包括弹簧调节垫片,上述弹簧调节垫片夹设在上述支承座的设置有上述支承座通孔的部分与上述锁止销之间。
[0016]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弹簧调节垫片,能够对压缩弹簧的压缩量进行调整,并且调节压缩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从而确保舱门辅助支座能够有效地对被碰撞体进行支承。
[0017]优选的是,上述舱门辅助支座还包括高度调节垫片,上述支承座经由上述高度调节垫片支承于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和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中的另一方。
[0018]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高度调节垫片,能够调整舱门辅助支座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控制碰撞发生的时机。
[0019]优选的是,上述碰撞头的与上述杆部相反的一侧形成为朝向与上述杆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弧面。
[0020]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在碰撞头上设置弧面,能够使碰撞头与被碰撞体更紧密地贴合,从而更可靠地推动舱门打开。
[0021]优选的是,上述支承座具有上述座部和一对支承脚,上述座部设置有支承座通孔,上述一对支承脚从上述座部的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位于上述支承座通孔的两侧的部位朝上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延伸。
[0022]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一对支承脚,能够扩大与安装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可靠地对支承座进行支承。
[0023]优选的是,在上述支承座的两侧形成有翼片,上述翼片分别与上述支承座的上述座部及支承脚接触。
[0024]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设置翼片,能够极大地提高支承座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所能承受的冲击力。
[0025]优选的是,上述碰撞件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0026]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够更有效地对碰撞进行缓冲。
[0027]优选的是,上述舱门辅助支座布置在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舱门的铰链上、或者布置在舱门的表面上、或者布置在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表面上。
[0028]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够将舱门辅助支座简单地布置在铰链、舱门的表面或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表面上,无需更改原运动机构的参数设计,设计简单。
附图说明
[0029]参考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下面的技术方案中清楚地描述,并且其优点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附图以示例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舱门辅助支座相对于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的布置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舱门辅助支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
[0032]1 舱门辅助支座;11 缓冲防磨件;12 碰撞件;12a 碰撞头;12b 杆部;13 压缩弹簧;14 锁止销;15 高度调节垫片;16 弹簧调节垫片;17 支承座;17a 翼片;2 舱门;3 铰链;4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5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示出在附图中。尽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下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及其它的实施方式。
[0034]以下,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舱门辅助支座1相对于冲压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门辅助支座(1),用于推动舱门(2)打开并避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4)的叶片(5)与舱门(2)之间的干涉,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辅助支座(1)包括碰撞件(12)、支承座(17)和压缩弹簧(13),所述碰撞件(12)以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承座(17)连接,用于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4)和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2)中的一方碰撞,并且经由所述支承座(17)支承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4)和冲压空气涡轮的舱门(2)中的另一方,所述压缩弹簧(13)被所述碰撞件(12)和所述支承座(17)从第一方向的两侧按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辅助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件(12)具有碰撞头(12a)和杆部(12b),所述杆部(12b)从所述碰撞头(12a)朝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承座(17)具有供所述杆部(12b)贯穿的支承座通孔,所述压缩弹簧(13)套设于所述杆部(12b),所述杆部(12b)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杆部通孔,在所述杆部通孔中插设有锁止销(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门辅助支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防磨件(11),所述缓冲防磨件(11)由耐磨损的材料形成,并且设置在所述碰撞头(12a)的与所述杆部(12b)相反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门辅助支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调节垫片(16),所述弹簧调节垫片(16)夹设在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成卢燚钧葛奕林袁修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