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37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包括基底保护层、导电粘贴片与电灸片,导电粘贴片置于基底保护层一个面上,导电粘贴片、电灸片通过电流连接装置进行导电连接,电流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灸的电源和/或电子脉冲治疗仪的脉冲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现有分别设置的电针仪、电热仪联合揿针埋针的电针、温针即时治疗提供了,可以方便组合使用的贴片;此外,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为选择性用于24小时/日埋针、电针、温灸两者或三者或四者或五者(埋针、电针、温灸、磁片、红外线)结合的便捷治疗提供一种可选择复合应用的贴片结构的技术方案。复合应用的贴片结构的技术方案。复合应用的贴片结构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


[0001]本技术属于中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埋针、电针、温灸是针灸
具有典型技术特点的技术方案,根据《针灸学》的教导“电针是利用针和电的两种刺激,激发调整经络之气,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温灸)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皮内针法是指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的皮下,做较长时间留针的方法,其通过柔和而较长久的刺激,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又称埋针疗法”。
[0003]目前还出现的技术方案有:采用电子脉冲治疗仪配合埋针进行短时间(20~30分钟)的电针揿针治疗,或者采用电针和/或电热仪(热敷、温灸)并且同时配合埋针进行短时间(20~30分钟)的电针揿针治疗;用以短时间采用电刺激,激发调整经络之气和/或利用温灸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0004]由于,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的输出部件均为鳄鱼夹或电极片,用鳄鱼夹(即针夹)夹持刺入体内的针灸毫针的针柄进行电针治疗,或者采用电极片贴在皮肤上、对表皮经络穴位进行单一的脉冲电流理疗,并且无法使长时间随身携带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
[0005]又由于这种鳄鱼夹或电极片既没有与电针形成一体结构的输出部件,用于温灸(热敷);更没有与埋针、电针、温灸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相结合的便携、方便使用的24小时/日的输出部件。
[0006]因此,长期以来前述技术方案缺乏既可以三项共同组合实施,又可以两项分别组合实施的、便捷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案。显然解决前述问题,将能为中医针灸
埋针、电针、温灸的三种技术方案按需分别互补互动相辅相成的组合实施、提供一种可以方便随身应用的新的产品。
[0007]此外,以往的电极片还不具有能够配合红外线随身穴位治疗的需求结构,并且其还缺乏(置有磁体)能使电极片在输出脉冲电流应用时、具有经络穴位磁疗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可以供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为可选择性地用于24小时/日埋针、电针、温灸两者或三者结合的便捷的治疗提供(输出的贴片部件)一种技术方案;并且还可为已有(即临床正在分别应用)的电针仪、电热仪(热敷、温灸)多种设备联合揿针埋针进行的电针、温针即时治疗、提供了综合输出的穴位贴片技术,成为可以方便组合使用的工具。另外,该贴片还可以制有红外线穿透孔(以提供红外线穿透贴片的穴位治疗用);该贴片的电极连接扣还
可采用(具有磁疗作用的)磁性材料予以制作。
[0009]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包括基底保护层、导电粘贴片与电灸片,所述的导电粘贴片置于基底保护层的一个面上、导电粘贴片通过电流连接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的电灸片安置于基底保护层和导电粘贴片之间,电灸片通过电流连接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电流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灸的电源和/或电子脉冲治疗仪的脉冲电流。
[0011]此外,所述的导电粘贴片的作用面上(即本技术产品作用面上)还覆盖有一片离型膜的保护层。该贴片上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上下贯通的红外线穿透孔,以提供贴片外红外线穿透贴片照射穴位用。
[0012]进一步,所述电灸片包括电热层和绝缘层,所述的电热层为电热丝层或电热膜或电热片,所述的电热层与所述电灸的电流连接装置形成导电连接,而电热层表面采用绝缘层(绝缘技术如膜、片、涂层等)予以隔离绝缘。
[0013]进一步,所述的导电粘贴片由基材、导电层以及导电胶层组成,所述导电层为导电膜或导电网或导电浆料网膜,所述基材的作用面设有导电层和导电胶层,所述导电层应该置于基材作用面与导电胶层之间,所述导电层、导电粘贴片与所述导电贴片电流连接装置形成导电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导电粘贴片的基材可选择采用:塑料、导电布、无纺布、皮革、导电薄膜或导电金属片等片状材料,采用常规的已有技术予以应用。
[0015]进一步,所述导电粘贴片的导电膜或导电网或导电浆料网膜可以选择采用:金、银、铜、碳等导电浆(或复合导电浆、如:银包铜导电浆料;或在银中掺杂金属Ni、Al、Cu等其他导电物质的导电浆料)或材料等等,并采用常规的(印刷、丝网印刷、喷涂、感光、编织、切割、挤压、喷、注等)工艺技术予以应用。
[0016]进一步,所述的导电粘贴片的基材还可以与所述的导电粘贴片采用一种以上的材料(如采用导电胶带、导电薄膜等),制成具有整体导电性能的基材(即基材与导电层合一),该具有整体导电性能的基材再与导电胶层共同组成导电粘贴片、予以应用。
[0017]进一步,所述导电粘贴片的导电胶层则由医用粘胶剂与导电粒子组成。
[0018]进一步,所述的电流连接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电连接头以及导电连接线,所述的电连接头为电极连接扣或导电连接线或电极连接柱(即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线或两线以上的连接扣或插头或插座予以应用),所述电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电灸片和所述导电粘贴片通过导电连接线形成导电连接,能用于使所述电灸片通电、用于所述导电粘贴片通电;所述的电连接头安置于导电粘贴片上。
[0019]进一步,所述电流连接装置设置有绝缘的电隔离层,例如电热层与所述电灸的电流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头通过导电连接线与所述的电灸片形成导电连接、其的电连接头被电隔离层予以隔离、而其间的导电连接线也被(其绝缘层)予以隔离;又如所述导电贴片电流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头通过导电连接线与所述导电粘贴片的导电膜或导电网或导电浆料网膜形成电连接、其的电连接头被该电隔离层予以隔离、而其间的导电连接线也被(其绝缘层)予以隔离。
[0020]进一步,当所述的导电粘贴片和所述电灸片叠置形成一个区域结构时,所述电连接头可以是两个电极连接柱(即连接两组导电连接线),也可以是四个连接扣(即两个连接
扣为一组,每个连接扣连接一根导电连接线),分别与该区域所述的导电粘贴片和所述电灸片形成导电连接。
[0021]进一步,叠置的所述导电粘贴片和所述电灸片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区域结构时(即每个区域分别置有一片导电粘贴片与一片电灸片叠置),所述电连接头可以是两个电极连接柱(即连接两组导电连接线),也可以是四个连接扣(即两个连接扣为一组,每个连接扣连接一根导电连接线),分别与该区域两片所述导电粘贴片和两片所述电灸片形成导电连接。
[0022]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区域结构,该分置于两个区域的导电粘贴片可通过电流连接装置(两个区域间通过导电连接线)连接成一组(可外接电子脉冲治疗仪的脉冲电流)导电连接;所述的两个区域结构,该分置于两个区域的电灸片可通过电流连接装置(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导电连接线)连接成一组(可外接电灸电源)导电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包括基底保护层(1)、导电粘贴片(2)与电灸片(3),所述的导电粘贴片(2)置于基底保护层(1)的一个面上、导电粘贴片(2)通过电流连接装置(4)进行导电连接,所述的电灸片(3)安置于基底保护层(1)和导电粘贴片(2)之间,电灸片(3)通过电流连接装置(4)进行导电连接,所述电流连接装置(4)用于连接电灸的电源和/或电子脉冲治疗仪的脉冲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灸片(3)包括电热层(300)和绝缘层(301),所述的电热层(300)为电热丝层或电热膜或电热片,所述的电热层(300)与所述电流连接装置(4)形成导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贴片(2)包括基材(200)、导电层以及导电胶层(202),所述导电层为导电膜或导电网或导电浆料网膜(201),其设置于所述基材(200)的作用面与所述导电胶层(202)之间,所述导电粘贴片(2)通过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流连接装置(4)形成导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内针埋针用的电针和/或温针、温灸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连接装置(4)至少包括两个电连接头以及导电连接线(402),所述的电连接头为电极连接扣或导电连接线或电极连接柱,所述电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电灸片(3)和/或所述导电粘贴片(2)通过导电连接线(402)形成导电连接,能够用于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伦张大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元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