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5336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补骨脂酚20~50份、表面活性剂2~10份、油脂1~10份、水2~10份、助溶剂0~5份、甘油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为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补骨脂酚能促进ESF

1细胞的增殖,促进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RNA的表达, 从而发挥皮肤抗衰老的作用。但是,补骨脂酚较为粘稠,且难溶于水,如果采用传统的乳化方法,感官效果并不理想,且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差,不便于应用,限制了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做了不少工作。 文献《酚

黄复方微乳的体外透皮特性考察》报道,以油酸乙酯为油相,tween

8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

400(PEG

400)为助乳化剂,其余为水,能制备出粒径较小的微乳液,增加了皮肤透过性,能很好的在水中分散,但是其负载量较低,补骨脂酚和黄芩苷合计0.95%,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
[0004]文献《Design and Engineering of“green”Nanoemulsions for Enhanced Topical Delivery of Bakuchiol Achieved in a Sustainable Manner:ANovel Eco

Friendly Approach to Bioretinol》(《一种提升补骨脂酚局部给药的“绿色”纳米乳液的可持续方法的设计和制造: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生物视黄醇方法》)报道,用椰油基甜菜碱和生物表活素,来制备补骨脂酚的纳米乳液,当对补骨脂酚的负载量达到1

2%时,可以很好的包裹,粒径较小,但是当补骨脂酚的负载量达到5%时,则出现相分离,存在的问题仍旧是负载量低,应用受到限制。
[0005]专利CN111544317公开了一种抗衰老组合物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其中补骨脂酚的含量为1

3%,粒径小于200 nm,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补骨脂酚在化妆品中应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中负载补骨脂酚含量低,使其在化妆品中应用仍旧受到局限。
[0006]文献《Self

micro emulsifying formulation improved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bakuchiol》(《提高补骨脂酚肠道吸收和口服生物利用率的自微乳化配方》)采用补骨脂酚:PEG

40氢化蓖麻油:PEG

8 辛酸/癸酸甘油酯类=4:3:3比例做了自乳化微乳液配方,优点是可以得到负载补骨脂酚的微纳米颗粒,解决了补骨脂酚在水中分散度低的问题,可以负载高达40%的补骨脂酚。但是存在缺陷是表面活性剂含量非常高达到60%,在皮肤护理产品中出现刺激性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及提供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技术方案,该微纳米乳液粒径较小,增加了皮肤透过性,能很好的在水中分散,补骨脂酚负载量高,在化妆品中应用受到限制小。
[0008]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补骨脂酚20~50份、表面活性剂2~10份、油脂1~10份、水2~10份、助溶剂0~5份、甘油30

68份。
[0009]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补骨脂酚25~45份、表面活性剂4~8份、油脂3~7份、水4~8份、助溶剂1~4份、甘油33

66份;优选补骨脂酚30~40份、表面活性剂5~6份、油脂4~5份、水5~6份、助溶剂2~3份、甘油40

50份。
[0010]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卵磷脂或/和氢化卵磷脂,其中,卵磷脂和氢化卵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含量>70%;所述油脂为角鲨烷、白池花籽油、油橄榄果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溶剂为丙二醇、1,3

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1,2

戊二醇、1,2

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1]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甘油、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水,加热至65

70℃,搅拌至溶解均匀,作为第一相备用;2)将补骨脂酚和油脂混合均匀,加热至65

70℃,作为第二相,将第二相加入第一相中,采用高剪切均质机以4000

5000rpm的速度高速搅拌得到初乳;3)将初乳通过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150

250MPa,循环2

5次,在处理过程中,开启水浴降温,保证温度50

60℃,出料后,降温至35℃以下,即得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
[0012]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温度67

68℃;步骤2)中:加热温度67

68℃,高剪切均质机转速为4500

4800rpm;步骤3)中:均质压力200

220MPa,循环3

4次,水浴温度在54

56℃。
[0013]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14]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微纳米乳液在化妆品中质量百分含量为0.05

20%,优选1

18%,更优选5

15%,再优选8

10%,所述的化妆品为水剂、乳剂、膏霜、精华、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面膜或啫喱。
[0015]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品为护肤乳液,由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组分制成:A相:EDTA

2Na0.05%、聚丙烯酸钠0.5%、丁二醇5%、余量为水;B相:向日葵籽油2%、角鲨烷3%、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2%、鲸蜡醇1%;C相: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10%;D相:苯氧乙醇0.6%;该护肤乳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称量A相,加热至65

70℃,400

600rpm搅拌均匀备用;称量B相,加热至65

70℃,搅拌均匀;将B相加入A相,用IKA均质器,4000

5000rpm高速搅拌5

10分钟;降温至35℃以下,依此加入C、D相,400

600rpm搅拌均匀,即可。
[0016]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补骨脂酚20~50份、表面活性剂2~10份、油脂1~10份、水2~10份、助溶剂0~5份、甘油30

6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补骨脂酚25~45份、表面活性剂4~8份、油脂3~7份、水4~8份、助溶剂1~4份、甘油33

66份;优选补骨脂酚30~40份、表面活性剂5~6份、油脂4~5份、水5~6份、助溶剂2~3份、甘油40

5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卵磷脂或/和氢化卵磷脂,其中,卵磷脂和氢化卵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含量>70%;所述油脂为角鲨烷、白池花籽油、油橄榄果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溶剂为丙二醇、1,3

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1,2

戊二醇、1,2

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甘油、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水,加热至65

70℃,搅拌至溶解均匀,作为第一相备用;2)将补骨脂酚和油脂混合均匀,加热至65

70℃,作为第二相,将第二相加入第一相中,采用高剪切均质机以4000

5000rpm的速度高速搅拌得到初乳;3)将初乳通过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150

250MPa,循环2

5次,在处理过程中,开启水浴降温,保证温度50

60℃,出料后,降温至35℃以下,即得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温度67

68℃;步骤2)中:加热温度67

68℃,高剪切均质机转速为4500

4800rpm;步骤3)中:均质压力200

220MPa,循环3

4次,水浴温度在54

5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学阳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未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