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桶,内装有酸洗药剂,置换桶,内装有碱洗药剂,清洗器,内装有待清洗的反渗透膜,清洗器上设置有药剂进口和药剂出口,药剂进口连通清洗桶的出口和置换桶的出口,分流单元,分流单元上设置有分流进口、第一分流出口和第二分流出口,分流进口连通药剂出口,用于接收来自清洗器的药剂并分为两股分流,第一股分流经第一分流出口回流到清洗桶或置换桶,第二股分流经第二分流出口外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反渗透膜清洗装置中的药剂利用率低导致清洗成本高的使用问题。率低导致清洗成本高的使用问题。率低导致清洗成本高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洗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废水的深度回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反渗透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反渗透膜的污染情况,而污染的反渗透膜会进一步导致产水通量下降和能耗的上升。对此,为恢复反渗透膜的产水通量和运行经济性,会对受污染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0003]专利公开号(CN212758064U)公布了一种反渗透膜清洗装置,该反渗透膜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所述第一清洗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清洗框、架栏、超声波处理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第二清洗组件包括底板、第二清洗框和架板。清洗过程中,反渗透膜上的污染物在液相中与酸和碱分别发生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沉淀,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本装置采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即在酸液和碱液中分别采用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过程中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然而,上述技术方案的反渗透膜清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对酸液和碱液回收利用,导致药剂的利用率低,从而提高清洗的成本,不利于大型的工业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解决在反渗透膜清洗装置中的药剂利用率低导致清洗成本高的使用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桶,内装有酸洗药剂,置换桶,内装有碱洗药剂,清洗器,内装有待清洗的反渗透膜,清洗器上设置有药剂进口和药剂出口,药剂进口连通清洗桶的出口和置换桶的出口,分流单元,分流单元上设置有分流进口、第一分流出口和第二分流出口,分流进口连通药剂出口,用于接收来自清洗器的药剂并分为两股分流,第一股分流经第一分流出口回流到清洗桶或置换桶,第二股分流经第二分流出口外排。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分流单元,可以通过管道的三通电磁阀结构实现,既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只回流不排放,也可以在清洗过程中维持大部分的回流,仅有少部分的排放。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二者的流量比例,这是由于全回流的情况下,当反渗透膜的污染情况严重的时候,没有及时排走会导致后续的清洗效率降低。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清洗系统的流量阀的流量。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清洗器上平均设有若干个药剂进口和药剂出
口。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若干个药剂出口处分别设置有pH传感器,若干个药剂进口处分别设置有流量阀。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药剂进口和药剂出口的数目各设置三个。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单元,连通第一分流出口,活性炭吸附单元接收第一股分流,用于去除反渗透膜清洗剂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后输送回清洗桶或置换桶。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蒸发单元,连通活性炭吸附单元的出口,用于蒸发药剂的部分水分后输送回清洗桶。上述指的药剂包括酸洗药剂和碱洗药剂。
[0013]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连通清洗桶和清洗器的管道上设置有pH传感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的酸洗和碱洗的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中增设分流单元,对从清洗器中流出的清洗后药剂进行分流,既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只回流不排放,也可以在清洗过程中维持大部分的回流,仅有少部分的排放,从而提高药剂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清洗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18]图中:
[0019]1‑
清洗桶;2
‑
置换桶;3
‑
清洗器;31
‑
药剂进口;32
‑
药剂出口;4
‑
分流单元;41
‑
分流进口;42
‑
第一分流出口;43
‑
第二分流出口;5
‑
pH传感器;6
‑
流量阀;7
‑
活性炭吸附单元;8
‑
蒸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桶1,内装有酸洗药剂,置换桶2,内装有碱洗药剂,清洗器3,内装有待清洗的反渗透膜,清洗器3上设置有药剂进口31和药剂出口32,药剂进口31连通清洗桶1的出口和置换桶2的出口,分流单元4,分流单元4上设置有分流进口41、第一分流出口42和第二分流出口43,分流进口41连通药剂出口32,用于接收来自清洗器3的药剂并分为两股分流,第一股分流经第一分流出口42回流到清洗桶1或置换桶2,第二股分流经第二分流出口43外排。本实施例的分流单元采用管道的三通电磁阀结构实现,既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只回流不排放,也可以在清洗过程中维持大部分的回流,仅有少部分的排放。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二者的流量比例。此外,为了方便控制药的用量,上述各个单元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流量阀。清洗桶和置换桶
共用同一管道和清洗器连通,管道上设置泵提供输送动力。本实施例的清洗系统依次对清洗器中的进行酸洗和碱洗,其中,酸洗和碱洗过程中相应的药剂部分回流部分排出,从而提高药剂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清洗成本,本实施例中,药剂的消耗量较原本直接清洗降低35%。
[0022]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清洗系统的流量阀的流量,可以预先设定程序清洗,而无须人手操控流量阀。
[0023]对于大型的反渗透膜,为了节省清洗的时间和提高效率,优选地,清洗器3上平均设有若干个药剂进口31和药剂出口32。本实施例中,药剂进口和药剂出口的数目各设置三个。
[0024]由于反渗透膜本身的污染情况并不是均匀相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调整酸洗和碱洗的药剂用量。优选地,若干个药剂出口32处分别设置有pH传感器5,若干个药剂进口31处分别设置有流量阀6。通过pH传感器的数值情况,可以判断出反渗透膜的每一段的污染情况,从而根据药剂进口处的流量阀分配每一个进口的药剂用量,从而提高清洗的效率和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桶(1),内装有酸洗药剂;置换桶(2),内装有碱洗药剂;清洗器(3),内装有待清洗的反渗透膜,所述清洗器(3)上设置有药剂进口(31)和药剂出口(32),所述药剂进口(31)连通所述清洗桶(1)的出口和所述置换桶(2)的出口;分流单元(4),所述分流单元(4)上设置有分流进口(41)、第一分流出口(42)和第二分流出口(43),所述分流进口(41)连通所述药剂出口(32),用于接收来自清洗器(3)的药剂并分为两股分流,第一股分流经所述第一分流出口(42)回流到所述清洗桶(1)或置换桶(2),第二股分流经所述第二分流出口(43)外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清洗系统的流量阀(6)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线的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器(3)上平均设有若干个药剂进口(31)和药剂出口(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